鎳半年報:結構分化延續 淺近慮深遠憂

鎳半年報:結構分化延續 淺近慮深遠憂

★結構性分化延續:紅土鎳礦偏松,硫化鎳礦偏緊:

印尼礦迴歸市場加速,菲律賓礦政策約束減弱,紅土鎳礦供給整體趨於寬鬆。硫化鎳礦投資走出冰凍期,前期停產產能預計明年迴歸市場,2H18硫化鎳礦供給仍將偏緊。今年鎳礦產量增速或達到8.8%,較年初預期下調。下半年需要警惕印尼政策變動。

★結構性分化延續:精煉鎳產出修復有限,鎳鐵產出突飛猛進:

國內精煉鎳產出瓶頸已現,海外精煉鎳產出增長可期。從礦端至冶煉端,精煉鎳產出修復加速料在2019年。投產與盈利擴增雙週期刺激,印尼鎳鐵產量突飛猛進,國內也受到高盈利促進,但環保行動對產出形成約束,下半年警惕鎳鐵受擾全面升級。

★結構性分化延續:海外需求加速,國內需求減速:

印尼新增產能投產,疊加歐美不鏽鋼廠增產,海外不鏽鋼對鎳料需求階段加速。內憂外患,國內不鏽鋼基本面轉弱,下半年鋼廠盈利被擠壓恐將更加嚴重,鋼廠減停轉壓力增大,國內不鏽鋼對鎳料需求階段減速。新能源汽車對鎳料短期支撐有限。

★投資建議:

供需缺口在今年料將擴大,明年缺口或轉入收縮。考慮到下半年環保形勢更為嚴峻,短期基本面對鎳價支撐仍將繼續。下半年宏觀對鎳價影響更大,精煉鎳庫存變化受預期指引,基本面轉勢尚需時日,但宏觀利空如果超預期,可以短期扭轉預期。這是下半年鎳價最大的下行風險點。

下半年鎳價波動將更大且更頻繁,2018年LME年度均價或上漲至14000-14500美元/噸。節奏上看,三季度或強於四季度。套利方面,重點關注做多滬倫比的機會。

【更多行情,可關注期金管家官方網】

★風險提示:

政策性因素干擾供給;終端需求顯著收縮。

1

結構性分化延續:紅土鎳礦偏松,硫化鎳礦偏緊

近20年來,全球鎳礦供給的結構性變化有兩大特徵:一是亞洲地區供給增長顯著,佔比不斷擴大;二是紅土鎳礦供給在總量中的佔比不斷加大。這種結構性變化本身由需求端結構性變化所推動,但未來卻變數重重。我們認為接下來硫化鎳礦的供給將更為市場所關注,自上而下去看,其變化將決定精煉鎳供給的彈性深度。

硫化鎳礦方面:

由於債務問題的困擾,疊加下游需求驅動不強,全球Greenfield項目投資停滯不前。雖然鎳價已經回升至15000美元/噸以上,但礦企在投資Greenfield項目方面仍然非常謹慎,我們認為問題的癥結有以下幾點:

1.海外礦企去槓桿週期遠未結束;2.鎳價前景不明朗;3.紅土鎳礦對硫化鎳礦的替代威脅;4.缺乏優質礦山的勘探發現等。這些長期性因素暫未因為鎳價上漲而發生實質改變,這意味著1-2年內我們將很難看到Greenfield項目投資有實質性進展,未來硫化鎳礦的接續難題或由此埋下隱患。

從統計情況看,全球硫化鎳礦增量項目投產多集中在2020年及之後,其中,Skalisty,Raglan,Onaping Depth,Eagle East屬於接續項目,旨在維持整個地區產量的平穩,並不會帶來太多的額外增量。RNC旗下Dumont礦山是為數不多的Greenfield項目,該項目預計2019年開工建設,2020年正式投產,最初年產量約3.3萬鎳噸,5年後將增長到5.4萬鎳噸。總體上看,2020年之前,全球硫化鎳礦增量項目的投產將非常有限,增量不足將給供給收縮埋下隱患,那麼這是否意味著當前硫化鎳礦供給偏緊的局面將有所延續,這個問題還需要“一分為二”來看待,2020年之前主要關注點還在於存量項目。

3Q14-1Q16,鎳價單邊下行,處於成本曲線高位的鎳礦不少被迫停產維護。據不完全統計,涉及的項目年產量約在11.4萬金屬噸以上,這個量對於硫化鎳礦而言是個不小的邊際量(參考2017年硫化礦產量,佔比近8.5%)。

考慮到LME鎳價已在14000美元/噸以上運行,且礦山對未來鎳需求態度樂觀,我們認為接下來這些項目將逐漸開啟復產,重啟時點最早或今年下半年,但預計真正步入正常生產最早將在1H19,核心邏輯有以下幾點:

1. 從利潤角度,這些項目已具備復產條件;

(LME鎳價已高於6.4美元/磅 vs. 高成本項目現金成本多低於6美元/磅)

2. 從運營角度,這些項目停產維護不但不會產生現金流,還將產生維護開支;

3. 從併購角度,這些項目流轉而重啟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全球鎳礦併購趨於活躍)

4. 礦企復產阻力:資金到位、人員招聘、設備重啟等。

(預計啟動復產—試生產需要一個季度以上時間)

綜上所述,全球硫化鎳礦投資正在逐漸走出冰凍期,但由於礦企債務隱憂,以及宏觀環境不穩定等因素,Greenfiled項目投資仍然鳳毛麟角,當前投資恢復的主要圍繞Brownfiled項目,以接續項目為主。總體上我們判斷,2020年之前全球硫化鎳礦增量項目投產將非常有限,增量不足將為中期供給收縮埋下隱患。中期看增量,短期看存量,2018-2019年硫化鎳礦供給變化取決於停產維護項目的復產,

我們判斷部分項目將在今年下半年開啟復產,這對緩解市場供給偏緊預期將大有裨益,但實際產出鎳礦時間預計將在4Q18之後。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年內全球硫化鎳礦供給偏緊仍難得到實質性解決。

紅土鎳礦方面:

政策變動與市場調節是下半年紅土鎳礦供給變化的關鍵。菲律賓方面,從政策變動角度看,市場下半年關注的焦點應該是DENR即將公佈的鎳礦審查結果。年報中我們已經詳細分析了環保執法行動可能的走向,經過半年的觀察,新部長Roy Cimatu上任之後,礦業監管不再一味強調環保,而是兼顧環保與經濟發展,何況礦業協調委員會(MICC)也介入調查。可以判斷,菲律賓環保督察對鎳礦供給的實質影響將有所減弱。

據路透報道,菲律賓政府專家組已對27座礦山進行了評估,23座礦山通過了評審,4座礦山未通過評審,其中3座為鎳礦山。此評審結果已提交菲律賓總統及DENR做最後審核,三季度最終結果可能將公之於眾。按照這個結果,關停的鎳礦僅僅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對於最終結果,我們認為被關停的礦山很有可能是2017年已經停產的礦山,其關停對現階段供給幾乎沒有影響。但如果Hinatuan、Marcventures、Eramen、Benguet等礦山最終獲得通過,理論上菲律賓鎳礦未來增產的潛力將會增大。總體上看,政策方面我們看到了明顯的鬆綁跡象。

 從市場調節角度看,菲律賓鎳礦市佔率正在下降,其低品位礦山的生存空間繼續被壓縮。印尼礦迴歸市場加速,其經濟性及礦石質優備受國內冶煉廠青睞。據我們調研的情況看,今年國內多數鎳鐵廠已增加印尼礦的使用,接下來如果印尼礦流入繼續擴大,無疑鎳鐵廠將進一步提高印尼礦的使用比例。菲律賓中低品位礦的市場需求接下來恐將進一步承壓。

據鐵合金在線數據,二季度伊始,菲律賓鎳礦離港量同比開始下滑,出貨下降的核心我們認為在於需求。但是,年迄今菲律賓Tawi-Tawi地區鎳礦出貨量卻增長明顯,主要是新項目投產及礦石品位較高的影響。預計Tawi-Tawi地區在下半年出貨量將穩中有增,保守預計2018年該地區鎳礦出貨同比將增加200萬實噸,摺合金屬量3萬多噸。

綜上所述,菲律賓政策鬆綁意味濃厚,DENR接下來公佈的最終審查結果,預計僅有少數“殭屍礦山”將被關停,對現階段供給變化影響有限,同時,政策鬆綁無疑將增加菲鎳礦未來增產之潛力。菲律賓鎳礦市佔率下降,市場需求結構變化恐導致菲律賓中低品位礦山出貨下降,即便有Tawi-Tawi地區增量補充,2018年菲律賓鎳礦整體出貨量恐將出現萎縮。但由於出貨整體品位將會提高,以金屬量計算,出貨量或與2017年持平,為此,我們下調了年報中菲律賓鎳礦出貨預期。除此之外,菲律賓Nickel-Cobalt Sulfide出貨預計將有所提高,這點從亞洲鎳業的增產計劃可以確定。

印尼方面,從政策層面來看,2019年將迎來印尼大選,在此之前,佐科維政府料將延續現行政策,經濟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印尼鎳礦出口政策的大方向料不會發生變化。據我們統計,截止6月中旬,印尼已批准鎳礦出口配額約3200多萬噸,從2017年4月份至2018年5月份,SMM監測的印尼鎳礦出貨量接近1200萬噸,粗略估算剩餘可出口配額在1800萬以上(1Q17與2018年6月取預估值,合計估計200萬噸),這個配額應該說足以保障下半年國內鎳鐵廠對印尼礦需求。

有消息稱,印尼政府將在3Q18對已獲得原礦出口配額的企業進行審查,主要是監督這些企業冶煉廠建設的進度。目前來看,Blackspace、Integra、Toshida等礦企冶煉項目進展緩慢,重壓之下理論上這些企業接下來冶煉廠建設進度會有加速。但外部環境的變化值得高度關注:全球貿易摩擦升級,疊加美聯儲加息節奏加快,新興市場國家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投資外流的現象已經出現。局面如果繼續惡化,我們認為即便是中資企業,也會重新評估在印尼的投資風險,資金面緊張也是項目建設的阻礙之一。雖然外部環境變化可能導致外資在印尼建廠進度放緩,但是同樣印尼政府也將在政策上設置更大的彈性已避免外資撤離,下半年這種角力或將成為印尼鎳礦政策變動的最大看點,我們的觀點是冶煉廠建設進度可能會有所放緩,但印尼政府不會因此對鎳礦出口設置阻礙,相反可能會進一步鼓勵鎳礦出口以換取建設資金。

市場目前對配額接續的問題存有擔憂,根據前面分析,我們認為部分礦山獲得接續配額的可能性偏大。Harita與Ifeshdeco配額已經使用完,Ceria Nugraha配額即將到期,涉及配額是否能展期的問題,Blackspace與Intergra配額使用量較低,假設將這些可能出問題的配額排除在外,在年底前能正常出貨約在800萬左右,也基本能夠滿足我們此前預計的全年1500萬進口量的預期。因此,我們對印尼礦配額接續問題持樂觀態度。

綜上所述,下半年印尼礦將加速回歸市場,尤其是菲律賓雨季期間,齋月對出貨的影響具有短期特徵,7月份開始影響將明顯減弱。政策方面,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外資在印尼建設冶煉廠進度恐將放緩,但印尼政府可能不會為此去壓降企業的出口配額,相反可能會進一步鼓勵鎳礦出口以換取建設資金。

由於外部環境變化,我們下調了印尼下半年原生鎳(包括鎳硫)產出預期,預計全年鎳產量或在34.9(NPI-25+Vale-7.3+Antam-2.6)萬金屬噸附近(2017年約28(18.5+7.3+2.2)萬金屬噸),出口至中國的鎳礦增量摺合金屬量保守估計在14萬金屬噸以上。由內外需倒推供給,2018年印尼鎳礦供給摺合金屬量增幅或在21萬金屬噸以上。

綜合各方面因素,我們預計2018年全球鎳礦產量將增長8.8%至234萬金屬噸,較年報上調了印尼產量預期,下調了其他地區產量預期。硫化鎳礦產出恢復已在醞釀,但實際產出增長預計在4Q18之後。年內紅土鎳礦供給偏寬鬆,硫化鎳礦供給偏緊張料將延續。事件方面,下半年重點關注印尼與菲律賓鎳礦政策變動,尤其是印尼鎳礦出口配額的變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