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翰:【回乡记】乡村“静”美

春节后,人们都陆续离开了家乡,带着家乡的一草一木,还有久久回味的乡土气息,也开始了新年进城的拼搏。

郭翰:【回乡记】乡村“静”美

这排核桃树,经历风雨,一直坚守村口

多少年来,人们都像“朝拜”一样,尽量让这一份感情,如血液一样滴落在心灵深处,因为爱家乡,所以都得回去,那怕拥挤,那怕寂寞,那怕喧嚣,都要留住这样一种强烈的渴望,原因就是那顿团圆的“年夜饭”,胜过任何温情。

很多年轻人都一样,带着大包小包回到家里,一个周末的短暂“狂欢”,又到了说“再见”的时候,留下空荡荡的“家”乡,安静而沉默,继续向需要自己的地方涌流。

这个过程,不知道多少人暗许诺言?也不知多少人情感灼伤?就是家乡那段持续不断的影像,才是“家”最温暖的吸引。

郭翰:【回乡记】乡村“静”美

肥沃的梯田,春节过后,很多主人远走了

然而,三天的新年,七天的假期,欢乐也好,心情复杂也罢?送走家乡的一切,社会依然如一盘棋局,自己就是一枚棋子,还得在牌局上,走出自己的奋斗“路线”。所以,离开那个既定的脚印,就是希望再回来,重新起步。

整个春节,不说是收获满满,至少也留下来不少思考与期待。

这么多年来,家乡“蜕变”不少,青山绿水人家绕,乡村发展如火如荼。显然,很多都像故事,确实动人心魄,也彻夜难眠。

这是“家”,是无数人的“根”,农业在国人眼里,永远都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图像。因为每个人,也都经历了农业蜕变的自我,每个人,也都是这个“图像”中找得出原型的真我。所以,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也是很多时候思考之后,觉得不吐不快,而又立足乡土,算是自我感悟,体验真切的一种情感再现。

郭翰:【回乡记】乡村“静”美

水泥路在春节期间被车轮碾的光滑,春节后,估计不会是这个样子

因为过去一年,我们依然经历了无数思索,整体社会构架的重组,以及无数乡村事件的思考,都是这个时代留给每个人的机会。

离开乡村,不是因为走远,而是乡村里,需要更多的改变和召唤。虽然达不到某些人情感逼真的那种感叹,也达不到某些媒体描绘的那么美轮美奂,但至少乡村的存在,确实需要更多这个时代的人来提升。比如,城乡发展失衡;农村“空楼”的表面繁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普遍现象,农村产业链与时代发展的脱轨等等。导致了春节后,乡村“静”美。

印象深刻的一点,中央很多政策极具吸引力,然而落实到基层,还是普遍困难,农村人才短缺,基础发展不好,观念跟不上,地方发展保障不到位,教育依然落后……这一系列问题,提升缓慢,很多成了“静”美。似乎有改进的机会,就是没实体的机制真正落实。

春节后,各人离开,感叹归感叹,思考归思考,村头的老树,一样迎风招展,闲置的土地,还得依然荒芜。有钱任性,无钱还得凭感觉。每个人都会抱着来年“再战”,而真正回到自己的“家”,时间一长,还是会迷恋外面的世界。

郭翰:【回乡记】乡村“静”美

这一片就是荷花地,昔日荷花,如今痕迹还在

在家乡,前年就有一个老板投资种植荷花,千亩良田,成为了荷花的美景,这是一个众人期待的“好事”,有花有草,有水,有景,自然是乡村的田园风光,更是发展其他产业的壮美期待。可好事不随人愿,投资老板车祸去世,如今很多良田荒废,村民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很多人不得不放弃发展的机遇,重新背上行囊,继续远方“流浪”,“家”被搁置,生存发展成了主选择。

虽然,这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可以看出,乡村发展的风险,还是完全不可控,加上很多产业发展受到市场、气候,以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有胆有识,不一定离成功很近。因此,很多让“家”发展的机会,依然还是在外努力来得“巴适”。

从城乡差距来说,乡村更大的机遇,不是资金和人才,恰恰是需要一个能够力度够大,落地真实的好政策。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农村人进城,让城市繁荣富强,房价再高,也愿意城市一张床,也不要农村一栋房,原因就是城市方便和保障的一切好政策。那怕辛苦,拼搏到一套房,就是城市一个“家”,孩子读书,未来发展,就是基础。

而相对农村,虽然很多基础发展有了改变,人们的家乡真情还在,但相对城市来说,更多的还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乡村成为了城市人“羡慕”的地方,可哪一个城市人又真正愿意扶持和建设?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政策力度根本没有落实到位。

郭翰:【回乡记】乡村“静”美

这是短暂的,如今这样的视角,乡村已然不再

这个春节确实很美,不仅家人团聚,而且春风得意,整整七天,家乡都风和日丽,这是对游子们回家,家乡最大的热情。这几年,人人骄傲,因为小“家”的背后,还有一个富强发展的国家。这是中华民族的好时代,也是每个中国人发展的机遇。

七天春节假期,落下无数感慨,也带来许多幸福和快乐,只是离开家乡的时候,确实暗暗回头,这一切历历在目,算是用文字记录时光。明天,不管我在哪里?依然自信面对,“家”乡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