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新區:「爲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周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改革開放是改變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今天,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走過40年。從沿海開放到內陸開放,40年來,我們的祖國發生了滄桑鉅變,我們的故鄉重慶也發生了巨大變化,成為“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撐點。重慶兩江新區因改革而立、因改革而興,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推向內陸腹心地帶的重大改革標誌。回望改革之路,是為了更好的前行。從今天開始,我們推出“為時代喝彩——兩江新區與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報道,深入兩江山水,探尋歷史足跡,聚焦兩江新區這片土地的時代變化,以更好的推進兩江新區在新時代的改革開放歷史進程。

「兩江新區:“為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週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人和,南臨嘉陵,北枕華瑩,跨金雕聆聽古墓峰晨鐘暮鼓,依虎賁靜觀萬壽山古廟彌勒,轄和睦路、龍壽路、萬年路、人興路、萬紫山、萬壽山、邢家橋、金和、金祥、天湖美鎮十個社區,以及一個萬和苑籌備組,面積1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2萬。

這個依山傍水的地方,承載了數代人的悲歡離合,濃縮著一方水土的煙火氣息,生生不息,嫋嫋至今。

從瓦店子到人和

兩江新區版的“六尺巷”

人人都道,人和以和為貴,但鮮有人知,人和此前不和。

人和,古名瓦店子,直到今天,不少老居民依舊這麼稱呼它。據《江北縣誌》記載,道光年間,瓦店子大鬧水荒,田土龜裂,唯有四口古井——王家井、段家井、萬年井、螺絲井終年不枯。這裡住了顏、葉、李、蒙四大家族,他們為了取水起紛爭,矛盾日益尖銳,時有流血事件發生。重慶有一位名士段大章,在雲南做副學政,恰逢他回鄉省親,得知此事,便出面調停:“天干數月,人命關天,天賜水源,共度難關,人以和為貴。”

「兩江新區:“為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週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1994年,原人和鎮場口

眾人聞言自律,排序汲水,不僅悄然平息搶水之紛爭,並從此新開平和謙讓之民風,“天地與惠,貴在人和”亦成為先賢古訓,其後,當地百姓故將瓦店子更名為人和場。

康熙年間,大學士與鄰居相互謙讓,兩家各自退讓三尺,形成“六尺巷”的故事廣為流傳,而瓦店子的更名軼事便是兩江新區人和版本的“六尺巷”。

近代以來,人和行政管轄幾經變更,1929年設人和鎮,1941年撤鎮建人和鄉,1953年更名為鴛鴦區,1957年區公所遷駐人和場,故更名為人和區,轄翠雲、禮嘉、大石、人和、龍溪、鴛鴦6鄉。1958年建人和人民公社,1984年再改鄉,1992年建鄉級鎮,1994年撤人和區,人和鎮擴製為區級鎮。2005年,撤鎮建街,將天宮殿等村分出後,人和街道所餘幅員157平方公里。

歷史的人和,物產豐富,民風淳樸,又地處要衝,所以,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稱為風水寶地,沉積了深厚的歷史文化。

在重慶人口中,人和還被稱作“重慶後花園”,這個雅稱,並非是後人有意貼金。

1891年,重慶開埠,資本裹挾著商業和人口湧入西部腹地,城市空間陷入窘迫。人和場因緊鄰主城,清末明初以來,眾多達官顯貴把此處視為風水寶地,紛紛“北上”,來此建公館、花園,規模較大的有李家花園、蒙家花園、楊家花園、段家花園。

其中,最負盛名的,便是 “楊家花園”。1926年,號稱“商界奇才”的楊廷武買下人和梨樹村約200畝地修建楊家花園,園內小溪環繞,種滿奇花異草。抗戰時,蔣介石曾來此觀賞,為花園題匾“奇花之冠”。

而今,楊家花園的原址上,又建起了另一座花園,即龍湖動步花園。

重慶向北

從鄉村到城市

悠悠中華五千年,農耕文明是發展的底色,滄海桑田數百載,鄉土人和的本質也依舊是農耕文化。

據《江北縣誌》記載,人和地處淺丘,西北高東南低,有耕地168萬畝,水利灌溉面積72%,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併產油菜籽、花生等,為縣漁業、奶類、蔬菜生產基地之一。

脫胎於農業社會的農耕文化,以自給自足、小農經濟、熟人社會為關鍵詞,穩定與舒適是傳統中國人最樸實的追求。可是,在整個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中,農業社會發生了大變革,農耕文化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不過,從農業向工業轉變,從鄉村社會生活向城市社會生活轉變,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在這種時代的浪潮裡,小到人和,大至整個中國,都在經歷轉型的陣痛。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決定了整個中國未來的命運:從即時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摒棄“以階級鬥爭為綱”,全黨工作的重點轉向經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圖徐徐展開。

「兩江新區:“為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週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街道辦公大樓)

40年眾志成城,40年春風化雨,40年間,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從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在這場宏大敘事中,人和昔日低矮的房屋變成了高樓大廈,曾經的老街變成了都市裡繁華的廣場,人和場從純粹的鄉村變成了城市。

人和的變革,始於1992年。那一年,重慶被列為長江沿線開放城市,享受沿海開放城市的政策。時任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視察重慶,第一次提出重慶主城區的發展應“北移東下”。

彼時的江北縣委召開八屆五次全委擴大會議,學習鄧小平南巡講話,提出抓住機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並根據“北移東下”的發展方向,將人和、龍溪、鴛鴦、回興、兩路沿著210國道雙紅線,規劃為北部新城區。

規劃中的北部新城區首先是發展交通,人和也開始零星徵地。“老百姓巴不得,地被徵了,戶口就可以農轉非,成為城裡人了,那時候的人對農轉非很嚮往,期待一舉實現‘鯉魚跳龍門’。”人和街道黨工委書記蔣興益望了望窗外,那一年,他 26歲,在渝北區計生委工作,2001年,蔣興益被調到人和街道,至今快20年。他見證了人和街道的滄桑鉅變,也參與了人和街道的城市化進展。

“小開發”時的人和鎮波瀾不驚,除了建築,一切似乎都未改變,可是後來,老百姓對徵地的態度就轉了180度大彎。

1994年到2006年,人和開始大規模徵地,改革的陣痛隨即顯現。

人和地處城鄉結合部,臨近主城,加之自身農業發達,地裡的收成、喂的豬、養的魚、種的花,拉到城裡都不愁賣,當時的渝北區,人和還率先實現免交農村統籌提留和農業稅,率先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社社通摩托便道。

“那時的人和,家家戶戶的收入都看得見,手裡有糧,心裡不慌,誰會願意放棄安寧的日子呢?”蔣興益明白,城市化進程將打破鄉土人和長久以來的生活習慣,“大家都很恐懼,況且,失去了田地,也意味著他們賴以生存的農業技能,也沒有施展之地了”。

「兩江新區:“為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週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啟蒙禮包發放)

百姓富裕只願穩定是一方面,徵地補償政策幾經變動又是另一方面。於是,村民對徵地的態度由一開始的歡天喜地變成了冷眼相待。

在彼時的人和,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種了三年菜,擔了三年磚,修了三層樓,住了不到三年,今天要拆遷……

“拆遷中的難和苦,幾天幾夜都說不完,”回憶起當初的拆遷歷程,蔣興益嘆了口氣,“老百姓當然捨不得自己家,自己的土地,那是他們一生的情感。”

2005年,人和徵地拆遷陷入僵持的時候,時任人和街道辦事處主任的蔣興益曾飽含深情地寫過一封公開信《給人和父老鄉親的一封信》:

“夜已經很深了,我卻不能入睡,”蔣興益曾興益嘆了口氣,“老百姓當知生存的艱辛與不易。開發建設在給老百姓帶來希望的同時,也帶來不小的困難。我充分理解大家的焦躁不安和憂心忡忡。走出田坎、融入城市,是時代的必然選擇。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街道黨工委、辦事處是知道大家難處的,正同上級政府一道,積極著手採取一系列措施,解決大家的實際困難,我們會和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

在那幾年,不管拆遷工作再難,人和的基層幹部們始終秉承“天地與惠,貴在人和”的古訓,堅持敬畏土地與善待鄉親。“無論是百日攻堅、決戰決勝還是掃尾清場,我們都做到了和諧拆遷,即使個別案例要走司法程序,我們也嚴格按法律辦事。”蔣興益說,每一位基層幹部的奮鬥目標,只是為了建設更加幸福的未來。

對千萬普通老百姓而言,幸福不是空談規劃,只有實實在在讓他們的生活得到保障,才能讓他們樹立對未來的信心,才能建設和諧穩定的新城。

“對於‘小’,政府讓所有農轉非子女的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全免;對於‘老’,我們積極爭取養老保險;對於中間層的老百姓,我們提供了一系列農轉非群眾職業技能培訓……”在基層幹部的不懈努力下,人和,為“重慶向北”奉獻出一片又一片土地。

從村民到市民

社會治理任重而道遠

歷時十餘載,兩江新區人和的徵地大開發告一段落,在這浸滿眼淚與汗水的歲月裡,這座土地正逐步展現出它的卓爾不凡。

大小公園星羅棋佈,高科技樓宇星光璀璨,學校醫療配置齊全,便捷交通川流不息……

蔣興益說,人和百姓奉獻了自己的土地,匯入了時代的洪流;人和幹部不負使命,投身改革大潮,共同促進了從鄉村到城市的社會歷史進程。

可是,這並不是終點。

蔣興益很清楚,城市化首先是人的城市化,城市文明的融入和建設,最終要落腳到人上。“如果說,拆遷徵地與開發建設,是一個物化的過程。那麼,引導居民從農民到文明市民,就是一個內化的過程,物理意義上的社區遠達不到這一要求。此後的社區治理,是一個更漫長的過程。”

一個難以迴避的現象是,在疾風驟雨的大規模徵地告一段落之後,村民們陸續進城,儘管下至社區,上至街道都出臺了很多政策以保障農轉非居民的生活,但還是出現了很多“水土不服”。

現和睦路社區黨總支書記金紅自2004年就開始在人和街道工作,那時,她是邢家橋社區的一名幹部,在她的記憶中,邢家橋農轉非居民即便是當了城市居民,也依舊保留著從前的生活習慣。

“啥子籮筐、揹簍,這些舊農具全部堆在樓道里,不僅影響通行,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社區綠樹成蔭,他們就在在樹上曬鋪蓋、晾衣服,有些甚至還去找空地繼續種菜。”

金紅說,她當然理解居民們對這些農具的感情,那是他們的寄託和鄉愁。

「兩江新區:“為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週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2013年5月,第五屆“魅力人和”群眾文化活動-壩壩舞比賽)

“最初開展潔淨家園行動時,你將雜物清理了,他們特別不理解,一直要跟你要說法”。後來,包括她在內的社區幹部挨家挨戶做工作,講道理,“說得口乾舌燥”,慢慢地,居民的觀念就開始發生了轉變。

“現在的邢家橋以及和睦路社區,在過道堆雜物的比較少了,大家逐步融入了城市生活,”金紅頓了頓,“你是不知道,當年我們清理雜物時, 卡車都裝了幾十輛!”

和金紅一樣,人和街道每一位基層幹部所面對的,全是這樣瑣碎卻又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事。從小處說,是觀念的變化,是社區建設。從大處說,是城鄉社會變遷、經濟轉型、城市轉型,是改革在人們的身邊一點點在積攢、在變化。

5月18日下午,第七屆“和諧人和”全民健身活動開幕,共吸引來自轄區內各企事業單位、居民群眾約700人參加,除了在開幕式開展的項目,街道所有社區還陸續舉辦了健步走、趣味運動會等系列活動,以此促使全民參與,增強轄區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

而這,僅僅是人和街道繁榮轄區居民文化生活,打造宜居宜業新人和工作的一部分。

藉助2005年撤鎮建街這一契機,人和街道提出創建“和諧示範街道”這一目標,結合實際全面推進社區建設12345工程,全面推進社區建設。

所謂“12345”工程,即圍繞創建和諧示範街道這一目標,抓好隊伍陣地、市民素質兩項建設,完善社區建設指導、參與、共建三個機制,開展“四評四創”活動,做好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環境衛生、文化體育和安全穩定五項服務,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談到“12345”工程的核心,蔣興益說:“就是眼中有人,心中有情,用細心、耐心、愛心去幫扶群眾。”

“眼中有人,心中有情”不是一句空話,人和街道的每位基層工作者都將它落到了實處,至於效果,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最有發言權。

「兩江新區:“為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週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2006年10月,街道舉辦首屆“和諧人和”全民健身活動-登山比賽)

楊軍,人興路社區居民,四娃蔬菜店店主。自2012年從老家合川搬到人興路社區華夏城小區居住,已經在人興路社區生活了近6年。

剛入住的時候,商鋪較少,每天為了買菜楊軍都要走很遠的路。社區修農貿市場的時候,她租了個攤位開始擺攤賣菜,方便照顧小孩同時,還可以做生意貼補家用。

由於種種原因,農貿市場逐漸倒閉了。瀕臨倒閉,農貿市場老闆催楊軍撤走攤位的同時,在租期未到的情況下,既沒退租金也沒退違約金。“這時,社區出面幫我跟農貿市場老闆協調,最終,我得到了一定的補償金。”楊軍說。

離開農貿市場後,楊軍在馬路邊租了一個門面,重新開起了蔬菜店。“門市租金比較貴,我陸陸續續又開始賣肉類、生活百貨,日子一天天好起來。”社區一天天發展起來,居民多了,顧客也就多了,楊軍的蔬菜店生意也越來越好。

楊軍家有三個小孩,由於生意繁忙,沒太多時間照顧孩子,社區幫了她大忙。“每當有適合孩子們的社區活動,社區都會通知我和我家孩子。我的孩子們前段時間還參加了社區組織的‘認識花花草草’的活動、‘大學生志願’等活動呢。”楊軍說,社區對她家幫助很大,“為我報名技能培訓,逢年過節,也都會來我們家走訪。社區的工作人員我幾乎全都認識,路過我的店,我們都會打招呼吶”。

2月8日,時值中國的“小年”,人和街道萬年路社區空壩上擺開30張大圓桌,就地搭建起大鍋大灶,400多位社區居民團聚在一起吃,包水餃,吃“百家宴”。而這種融洽的情景,在社區成立之初,是想象不出的。在那團團圓圓的氣氛裡,大家依稀感到那濃得化不開的鄉情。

2008年底,萬年路社區成立,但卻出現了單體樓居民不參與社區活動,農轉非居民與渝中搬遷入住居民之間牴觸情緒大,三方居民互不往來的局面。

鑑於此,社區以文化活動為切入點,將“三方”文藝積極份子聚集在一起,讓城市居民鼓勵並帶動農轉非居民加入文化隊伍,把他們從麻將桌請了下來,走進文化隊伍。

通過文化活動,萬年路社區架起了三方居民間的友誼橋樑。“大家都住到一個社區了,又有相同的愛好,這就是緣分。” 從渝中區搬來的熊豔說,感情是聚出來的,社區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把大家請出來,成了鄰居情誼的潤滑劑。

2012年5月,人和街道圍繞放心、暖心、安心、舒心、悅心啟動“幸福一生,五心服務”共5個大項50個小項的服務內容。2015年,街道深入挖掘“五心服務”內涵,不斷拓展外延,系統提出了“五化促五心”全面升級民生服務。這是一項潤物無聲的社會改革,悄無聲息,卻是中國社會建設日益細化深化,社會轉型和變革更加深入的縮影。

“五化促五心就是扶貧精準化,讓居民更‘放心’;為民服務多樣化,讓居民更‘暖心’;小區管理精細化,讓居民更‘舒心’;社區治理網格化,讓居民更‘安心’;文化活動品牌化,讓居民更‘悅心’。”蔣興益說,街道黨工委要求,針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必須跟蹤回訪,漸漸落實。

時光流轉,新城屹立,在街道基層幹部與百姓的磨合理解中,人和街道的社區治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先後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街道、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全國安全社區(街道)、全國社會保障系統優質服務窗口、全國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國際安全社區(街道)、重慶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從兩江融入國際

推動高質量發展 打造高品質生活

2016年2月24日,重慶市委市政府撤銷北部新區、其職能職責劃歸兩江新區,人和街道又迎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四個紮實”要求,人和街道不斷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助力兩江新區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生活

近年來,致力於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兩江新區在國際合作和對外貿易上發力迅猛。2018年5月,兩江新區管委會正式印發《兩江新區加快推進國際合作平臺建設方案》(下簡稱《方案》)。《方案》顯示,計劃到2020年,兩江新區將重點打造中新、中德、中意、中瑞、中韓、中日6個在建國際合作平臺,並積極推進中以、中英、中美擬建國際合作平臺的建設,累計集聚以上重點國家外資項目250個,其中先進製造業項目150個,現代服務業項目100個。

「兩江新區:“為時代喝彩——我與改革開放40週年”」兩江新區人和:改革開放40年來的城鄉變遷

(2014年9月22日,街道舉辦第五屆“和諧人和”全民健身活動-男子籃球比賽)

受此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來兩江新區安家落戶、置業發展。“從去年3月份到現在,我們社區內的外籍人士從最初的6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900餘人。”據和睦路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外籍人士大多在兩江新區的世界500強、合資企業、新型金融機構等工作,來自英、德、韓、新加坡等24個國家和地區,其家庭、子女也選擇在兩江新區入住、就學。

為更好地向社區的國際友人提供優質的服務,兩江新區和睦路社區通過積極與轄區單位和職能部門深度聯動、摸底走訪、優化服務平臺、舉辦系列文化活動等方式,通過生活融合、文化融合、促進感情融合,打破空間上的距離感,消除文化上的陌生感,讓身處他鄉的外籍友人更有獲得感、歸屬感。2017年以來,該社區先後舉辦了端午歡樂頌、“有鄰有愛”感恩公益行、國際家庭端午中秋party、水上運動會、“舌尖之味”棕櫚美食節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的國際居民融入到兩江新區的現代化城市建設當中,使新區獲得更多的外商資本和高端人才。

和睦路社區與國際的接軌,只是人和街道助力兩江新區加快發展的一個縮影。為全力推進服務好招商引資和項目落地,人和街道把保障項目建設、促進企業發展、服務高端人才作為街道服務新區的重點工作。

隨著兩江新區開發開放建設的推進,人和街道轄區產業也在進一步轉型升級,由傳統工業轉向先進製造業和新興服務業,而這,又進一步促使轄區居民實現高品質生活。

人和,歷經百年洗禮,在改革開放40年的浪潮中,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人和街道中的每一位居民,都是時代的見證者和開創者。

面向未來,作為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兩江新區正迎來更大的歷史機遇。“天地與慧,貴在人和”,人和,這片秉承古訓的美麗土地,正匯入新一輪改革的時代大潮中,繼往開來,開啟新時代更美好的篇章。

(部分資料參考《人和史話》、《人和蝶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