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發布

【青蛙化工網訊】

生態環境部土壤環境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兩項標準的出臺,將為開展農用地分類管理和建設用地准入管理提供技術支撐,對於貫徹落實“土十條”,保障農產品質量和人居環境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這位負責人介紹,農用地標準以保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為主要目標,創造性提出了兩條線(即篩選值和管制值)的標準修訂思路。

農用地土壤中汙染物含量等於或者低於風險篩選值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農作物生長或土壤生態環境的風險低。對此類農用地,應切實加大保護力度。

農用地土壤中汙染物含量超過風險管制值的,食用農產品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等,農用地土壤汙染風險高。對此類農用地,原則上應當採取禁止種植食用農產品、退耕還林等嚴格管控措施。

農用地土壤汙染物含量介於篩選值和管制值之間的,原則上應當採取農藝調控、替代種植等安全利用措施,降低農產品超標風險。

這位負責人說,建設用地標準以人體健康為保護目標,規定了保護人體健康的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篩選值和管制值。建設用地土壤構成風險有三要素:汙染源、暴露途徑和受體(如人群)。比如土壤存在汙染,如果採取隔離措施,人不接觸,也就是切斷了暴露途徑,土壤汙染對人的健康風險消除或大大降低。

城市建設用地分為第一類用地和第二類用地。第一類用地主要是居住用地,兒童和成人均存在長期暴露風險。第二類用地主要是工業用地、物流倉儲用地等,主要是成人存在長期暴露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