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财经豹社】上周我们提到了美国血制品行业发达,供给充足,然而,血制品不能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制造,在全球血制品还是供给不足,缺口巨大,据MRB数据,2015年全球血液制品销售额达318亿美元,2016年则达335亿美元,预计2016年到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4.9%,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接近426美元。

国内血液制品行业政策限制壁垒高

从2001年起我国不在批准新的血液制品企业,除血白蛋白和重组人凝因子VIII之外的血液制品不允许进口;血制品企业设立新的浆站、采集过程、生产过程等都要受到有关部门的严格监管,而且采浆需在划定的区域,不可以跨区域采集,每批制品出厂上市或者进口时进行强制性检验、审核,检验不合格或者审核不被批准的,则禁止上市或进口。避免血制品污染,遏制艾滋病、肝病等血液传染病。

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目前我国血液行业为血站和单采血浆站二者并行“双轨制”运行架构,但两者在献血者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叠和竞争,但单采血浆站不能影响血站采血的任务为前提,相比国际血液制品工业生产,采血中心既可以采血又可以单采血浆,献浆量和献浆频率规定也较为宽松,且采血水平也高于我国。

美国实全球主要采浆和最大血制品消费国,美国浆站数量已突破500家,全球三大血制品巨头中,Grifols的159个血浆站全部在美国,CSL有128个血浆站,有120个在美国,Baxalta有87个血浆站,有80个在美国,2016年美国采浆量约3.8万吨,相对人口基数大的中国,采浆量才7100吨!

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国内市场规模、集中度和产品消费结构均有较大提升空间,全国投浆量主要集中在华兰生物、天坛生物、泰邦生物、上海莱士这四家企业中。2017年国内血制品市场规模为235亿元左右,仅占全球血制品市场的11%,预测2018年我国采浆量9000吨,但国内需求量在10000吨以上。

我国市场供应缺口大刺激行业增长

美国实全球最大的血制品消费国,市场消费额占全球的40%,美国实全球上唯一一个可以血制品自给自足的国家,欧美15%的人口消费超65%的血制品,且允许进口血制品保障供应。而我国血浆投放量远不能满足需求,行业处于高度需求旺盛的状态,2017年国内保守需求量12000吨,然实际全国采浆量约9000吨,与WHO基本保障水平(10L/1000人)相比,缺口达39%,供应缺口和人均保有量低,供不应求刺激行业增长。

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趋势加剧,以及对应适应症的不断增加刺激血制品需求的不断增长,虽然中国人口基数大,但供血量远低于发达国家,血液制品不仅受政策严格管制,而且企业利用率海天提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低下,国内血液制品较发达国家人均量低、品种结构少、行业集中度低。从趋势来看,国内血制品行业已到关键转正点,随着政策推动量的增长、企业层面并购集中度提高以及企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浙商证券预计,血制品品种结构的调整趋势将逐步开始。

限价政策逐步放松 量价稳定健康增长

旧有的药品定价模式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受最高零售价压制,导致血制品大量流入黑市渠道,严重影响药品的可及性和安全性,浆站审批制定是导致行业乱象的根源,不合时宜的价格管制加剧了血制品行业怪象,价格放开后向上游传导,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血浆供不应求的局面。

2014年全国物价局局长会议首提放开药品价格,而后发改委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让药品价格实现市场竞争。2015年,我国总理再次提出“政府放开药品定价”,规定除麻醉药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暂时由国家发改委管制,其他药品政府定价均予取消,包括血制品的药品,但新设采浆站的审批却没有放开,这直接导致血制品价格上涨。2006年的严格管理导致投浆量急速下降,投浆量的急速下降导致了产品的紧缺和价格的上调,2007年国家发改委上调白蛋白最高限价306元/瓶(10g),2010年部分省份静丙最高限价600元/瓶(10g)。

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2017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新版目录扩大了基本医疗保险用药保障范围,有利于减轻参保人员目录外药品费用负担。血液制品品种在2017年版医保药品目录中进一步扩容,人血白蛋白作为血液制品的拳头产品,也增加到了医保支付范畴,临床用于肝硬化、癌症等,除此在外,还包括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等。

自零售价限制放开后,纤维蛋白原、静丙出厂价同比增幅分别达80-130%、10-20%,其他产品也出现不同程度提价,这样提振相关企业业绩。

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由量转质竞争优势凸显 研发利用空间广阔

从消费结构看,国外消费最大的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产品,二者两个血制产品在国内占比较大,占比分别为34%、3%,从销售金额来看,全球人血白蛋白、静注免疫球蛋白及特异性免疫球蛋、凝血因子、其他品种销售份额分别占20%、30%、35%、15%。在美国市场,人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几乎占一半的销售额。

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随着整体供需逐渐走向平衡,血液制品企业提升规模的同时,血液制品也从量到质的转变,企业将投入更高的研发费用、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标准、打造更有竞争力更附加值的产品线,行业价值有量的优势转为质的竞争,企业必将培养更有力的销售队伍和学术队伍。各家血制品企业加大对白蛋白系列产品进行多适应证的开发、抗多种病毒免疫球蛋白研发、重组凝血因子的研发的等。

我国血制品缺口巨大,未来规模有望达4百多亿美元

国内仅5家拥有7种以上产品,而国外企业通常都有20-24中产品,开发利用高附加值的凝血因子类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则能取得的收益更大。

不断提升技术,不断攻破技术障碍,提升提取更多分组、减少浪费分组,避免浪费血浆资源,增加提取组分数目,是未来我国企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国内市场规模、集中度和产品消费结构均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技术水平提高、研发能力增强,供不应求场面仍将持续,行业空间利润巨大。

本文仅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