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导弹的性能如何?

飞翔在麓山上空

图注: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发的RIM-116“拉姆”导弹

上世纪80年代,鉴于苏联在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领域发展迅猛,美国认识到作为末端防御的“密集阵”系统威力过小,可能拦截不住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便与德国一起研制了RIM-116“拉姆”导弹。当时制定的目标是:一款低成本、轻量化,安装方便,可独立作战,能够拦截攻击速度达2.5马赫,贴着海面机动飞行的反舰导弹。

为降低研制成本,“拉姆”导弹的弹体是由“响尾蛇”空空导弹发展而来,为简化制导头和控制舵机,该导弹不仅移植了“毒刺”单兵防空导弹的点源红外导引头,还采用了滚动弹体设计。不过这项设计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降低成本,弊端是只有一组舵机,使得该弹的控制率下降,机动过载不够高,只有“响尾蛇”的一半左右。

“拉姆”导弹最大速度超过2马赫,最大射程可达10千米,在面对超音速导弹时的最佳拦截距离在6千米左右,虽然绝对性能不如ESSM之类的防空导弹,但作为末端防御手段,用来对付层层拦截之后“漏网”的反舰导弹,还是可以胜任的,效费比很高。

图注:正在发射的“拉姆”导弹,从螺旋状尾焰就能看出,弹体是以一定的速率滚动前进

不过随着导弹技术的发展,“拉姆”导弹对于新型的亚超结合,且具备末端航路规划能力的反舰导弹,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美国又在“拉姆”导弹基础上,研制了“海拉姆”导弹,在发射架上集成了搜索雷达、追踪雷达和光电瞄准系统,使导弹不再需要母舰为其装订初始发射数据,真正具备了独立作战能力。

近年来,美国又研制了“海拉姆”Block 2导弹,通过增大导弹体积,换装双推力火箭发动机,加装舵机系统,升级导引头和自动驾驶仪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拉姆”导弹的射速、射程和拦截效率。


兵工科技

RIM-116“拉姆”近程舰空导弹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点防御系统之一,由美国雷神公司和德国RAMSYS公司联手研制,目前“拉姆”Block1导弹系统已经装备全球近200艘舰船,而“拉姆”Blcok2导弹系统也在2015年5月15日形成初始作战能力。从2015年到2019年,雷神公司将向美国海军交付502枚“拉姆”Blcok2导弹系统。

“拉姆”Block1在设计上采用滚转弹体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制导。由于“拉姆”弹体直径很小,最早的RIM-116A头部又装的是红外点光源导引头,视场很窄。在拦截作战时,如果来袭的反舰导弹进行机动,就很可能脱离“拉姆”红外导引头的搜索范围,因此“拉姆”导弹又在头部增加射频天线扩大搜索范围,能够被动接收反舰导弹普遍采用的主动雷达导引头发射的电磁波,并进行精确测向,从而弥补红外导引头搜索范围窄小的缺陷,引导导弹重新进入红外导引头的搜索范围。而采用滚转弹体设计,只需要增加两根笔形射频天线就能等效于四根天线,结构上得到了简化。二是出于飞行控制需要。滚转弹体借由弹体的自旋,只需要一套控制面担任两个轴向上的控制,所以“拉姆”导弹只在弹体前部装有两片全动的三角形控制面,形成了所谓的鸭式气动布局。

改进之后的RIM-116B将红外点光源导引头换成了多元红外导引头,视场范围、探测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拉姆”Block1导弹的最大机动过载为20G、最大速度2马赫、有效射程800-9000米、有效射高1.5-6100米。

新的“拉姆”Block2则是为了拦截具备航路规划能力、机动性更高、掠海飞行能更好的高亚音速反舰导弹和超音速反舰导弹。“拉姆”Block2导弹的弹体加大了发动机舱段的直径(从“拉姆”Block1导弹的127毫米增加到146毫米),所以呈现出前细后粗的模样,有效射程为400-15000米、有效射高为1.5-8100米。这样,“拉姆”Block2导弹的拦截范围得到了大幅扩展。

“拉姆”Block2导弹不再利用发射筒来进行强制性的滚转,所以发射筒取消了膛线,改为滑膛样式。导弹出筒后的滚转则交给了导弹的新结构和新的飞行控制系统,当然它也可以不滚转,机动性能则是“拉姆”Block1导弹的2.5倍。导引头换成了红外成像导引头,射频天线的性能也做了改进,目标截获能力、识别能力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更强。全弹重量从“拉姆”Block1导弹的74.4公斤增到88.2公斤,战斗部重量从“拉姆”Block1导弹的9.1公斤增至11公斤。(S)


联合防务

“拉姆”导弹英文名称RIM-116 Rolling Airframe Missile,直译就是“滚转弹体导弹”,简称RAM。拉姆是一种轻量化的防空导弹,具备独立进行反导作战能力,主要用于近程、低空舰载防空,拦击高机动性目标、反舰导弹和低空飞机,也就是舰对空点防御,用于补充从海麻雀、ESSM到密集阵间的火力空白。

拉姆导弹于1979年由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制,开发商为美国雷神公司,原计划1986年装备部队,受经费和技术困扰,1989年才开始生产,2000年进入全速生产阶段。目前,拉姆导弹已全面装备美军各型海上舰艇,并在德国、韩国、希腊、埃及、阿联酋、土耳其和日本等国海军广泛使用。实际上,可以分为拉姆和海拉姆两种装备形式,“拉姆”导弹是21联装发射器,“海拉姆”是把“密集阵”系统的转膛炮换成了11联装“拉姆”导弹,这两者很容易分辨。

拉姆RIM-116A导弹弹长2.79米,弹径127毫米,翼展262毫米,弹重70.9千克,动力装置为一台ML36-8型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最大速度超过2倍音速,机动过载大于20g,作战半径9.6千米。战斗部为WDU-17B型连续杆式战斗部,引信为DSU-15B型主动激光近炸引信。拉姆导弹平时安放在发射容器中,容器安装在发射系统的发射架上,发射容器为密封包装,可避免湿度、温度与电磁脉冲对导弹的影响。

拉姆导弹的最大特点是其独特的制导方式和飞行方式。导弹采用被动雷达寻地和被动红外寻的复合制导,与一般防空导弹不同的是,拉姆在飞行中沿纵轴旋转(和步枪子弹飞行方式一样,不过旋转速度远没子弹这么快),所以称为“旋转弹体导弹”(RAM即为其英文缩写)。导弹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弹体头部装有一对三角形控制舵和一对矩形固定翼。这样两个舵面代替原来的四个舵面来控制导弹的俯仰和水平机动,因此控制系统应该采用了极坐标系代替了原来的垂直坐标系,导弹旋转一周,两个舵面进行两次调整(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这样不断修正飞向目标,这种鸭式布局使导弹的最大机动过载超过20g。导弹发射器容器内有4条来复线式小导轨,使导弹在发射时产生初始滚动。

拉姆导弹目前型号为RIM-116C Block 2型,导弹长2.9米,直径0.15米,重88千克。Block 2导弹能够拦截掠海飞行的目标。射程由9.6千米增加到17千米,应用了最新型双向数据链,拦截能力得到极大地提高。目前,拉姆已启动Mark-31导弹系统升级项目,射程增加到25千米,预计将于2019年完成升级研制。

我国与拉姆导弹相似的导弹系统是FL-3000N导弹系统,被称为“中国的拉姆”。导弹弹长2米,直径120毫米,射程为500到9000米,射高为1.5米到10米,最大速度3马赫,最大机动过载20G,激光近炸引信。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军备解码”!


军备解码

60年代,埃及用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战舰,反舰导弹威胁迅速上升。这触动了西方海军敏感的神经,美国海军迅速反应,研发了密集阵近距离防御系统。“密集阵”防御系统是西方海军第一种能够有效防御反舰导弹袭击的武器,可以有效击落来袭的反舰导弹,然而随着反舰导弹威胁日益加重,先进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开始服役,防御能力有限的“密集阵”越来越力不从心,美海军迫切需要一种先进的点防御武器,充当守门员,“拉姆”导弹孕育而生。

“拉姆”导弹研发始于70年代末的美德两国联合研发的轻型红外引导点防空导弹,名为“滚动体”。“拉姆”是一种轻量化的点防御导弹,能够独立搜索制导,配备了红外与雷达双重导引头,能够以两倍以上音速快速飞行,并且进行20g的过载机动,独立捕获并快速击中目标。并且导弹飞行速度较快,机动性好,可以有效拦截以超音速状态飞行的反舰导弹。而且“拉姆”自身是轻量化导弹,只有70KG左右,可以以11-21联装形式装填,发射后不管,所以可以短时间内发射大量导弹来拦截海天线突然飞入的大量目标,相较于美国海军“密集阵”有着质的飞跃。

自2000年以来,“拉姆”全速生产阶段。现已大量装备,德美两国已经有大量舰艇装备拉姆导弹,作为海军点防御主力使用。新世纪的海天线上,拉姆的身影必将如影随形的出现在世界各大海域,发挥其舰队守门员风采,挽救舰艇于水火之间。


水镜晓先生

“拉姆”导弹是在美国AM-9L“响尾蛇”空空导弹基础B上改进的。它将“响尾蛇”导弹的火箭发动机、战斗部、引信以及“毒刺”的导引头与滚动弹体、自动驾驶仪、滚动干涉仪、被动雷达制导头等制导系统组装在一起,形成一个新型的双模制导导弹,代号RM-116A型。

“拉姆”的导弹外形与“响尾蛇”空空导弹基本相同,采用鸭式布局。前翼与弹翼成“十-X”型。两对前翼中,一对三角形翼为操纵舵面,一对矩形翼固定不动,起安定面作用。尾翼为固定梯形形状,前缘后掠角60°,后缘与弹体轴线垂直。

该弹采取被动微波/被动红外双模导引头。其中被动微波导引头探测反舰导弹的微波辐射,作用距离远。可半程、全程制导。射频制导接收机的视角很宽,补偿了目标指示的误差,因此,该导弹武器对目标指示的精度要求不高。红外导引头则采取红外/紫外两个波段,采用星状图象扫描技术。红外用于探测与跟踪飞行器辐射出的热能,紫外用于分辨飞行目标与天空背景。故而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

“拉姆”导弹弹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滚动飞行的。它采用了单通道旋转极坐标控制驾驶仪与滚动干涉仪制导。在“拉姆”导弹发射时,发射筒中的来复线,使弹体有一滚动速度为10赫兹。在导弹飞行中,这种速度由固定尾翼的襟翼转角控制。三角形前翼根据指令控制导弹的俯仰或偏航。滚动干涉仪则提供弹体的运动信息。正是由于“拉姆”导弹的滚动弹体和新的单通道旋转极坐标控制驾驶仪,使得导弹具有大于20G的机动性,且只需一对控制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