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家電業泡沫嚴重 行業爲何不去擠泡沫

解析:家電業泡沫嚴重 行業為何不去擠泡沫

馮同//撰文

家電行業泡沫嚴重,今年泡沫尤甚。業內有識之士已經提出擠泡沫的問題,如果行業泡沫不擠掉,對行業健康發展必定會造成不利影響。但怎麼去擠,靠誰來擠,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不是說擠就立馬可以擠掉的

對於行業今年泡沫的不斷聚集,已經到了業內不得不考慮。歸攏一下,這些泡沫包括,品牌行業地位的泡沫,行業產能過剩的泡沫,行業庫存膨脹的泡沫,還是有新技術概念的泡沫。這些泡沫有些是發展階段繞不過去的,有的則是行業發展非理性行為的後果。

像技術概念這樣的泡沫,隨著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特別是像AI人工智能這樣的前沿技術應用,隨之都會逐步自然消退,而像品牌行業地位這樣的泡沫,需要的是企業發展思路的調整而緩解,更需要市場競爭環境的淨化來實現。

但是像產能、庫存這樣的泡沫,那就需要採取市場競爭的手段來消除化解。這就需要考慮一個問題,誰來主導行業的淨化,誰來主導控制產能的進一步擴大,誰來主導市場上的庫存的控制。

靠政府主管部門嗎?顯然不行,家電產業已經完全市場化了,主導市場的一定是市場主體,而非政府部門;靠眾多中小品牌顯然也是不行,他們雖然眾多,但能力和影響有限,是沒有能力來推動擠泡沫的。

縱看行業發展歷史,能夠主導市場走勢,淨化市場環境的,唯有那些行業龍頭,包括各個細分子行業的龍頭企業們,以他們的行業地位、體量實力和能量能力,不論是控制市場的基本走勢,淨化市場競爭環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解析:家電業泡沫嚴重 行業為何不去擠泡沫

但是,行業明確看到,雖然行業各種泡沫越積越多,比如像家電的產能、空調的庫存,都是明顯的泡沫,但行業龍頭卻沒有去主動擠泡沫,仍然放任泡沫越吹越大,這究竟是問什麼?其實,仔細分析一下並不難理解:

第一,龍頭企業的業績壓力巨大。既然是隻有龍頭企業才有清理行業擠泡沫的能力,那龍頭企業該出手時為何不出手呢?其實很簡單,清理行業也好,擠出泡沫也好,其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市場清理。而市場清理需要付出資源,現在的家電龍頭企業幾乎都是上市公司,而家電龍頭企業不知什麼時候就背上了績優白馬股的名聲,業績就成了龍頭企業們每年不得不在意的指標。承載著不斷增長的業績指標,哪兒還有資源和精力再去清理行業。

第二,有損品牌形象。龍頭企業絕大多數都是上市公司,品牌形象極為重要。若要通過價格戰發動市場化擠泡沫,雖然可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以價格戰的形式進行市場操作,往往會給人以非理性競爭的惡名。多數龍頭企業萬不得已是輕易不會採用。況且現在投資者對龍頭白馬股的業績要求很高,以價格戰的形式出現肯定會拉低盈利能力,這是龍頭品牌們難以承受之重。

第三,政府或有干預。君不見,2015年9月格力在行業庫存超過4000萬臺之際,採取了自己發展史上首次價格戰,在行業內攪起了腥風血雨式的競爭,很多小企業都撐不下去了。董明珠當時說,目的就是以價格來清理行業。問題是,僅僅半年,就在一些企業撐不下去之際,政府相關部門約談了行業主流企業。實際上是把一場典型的市場化競爭平息了,之後再沒有龍頭企業願意幹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

解析:家電業泡沫嚴重 行業為何不去擠泡沫

而在這種背景下,家電行業的泡沫也就越來越嚴重。問題是能夠主導行業的“白馬們”,都在低頭吃著草(忙著賺錢增厚利潤)呢,誰還願意去啃那些“老樹樁子”。不過市場經濟就是市場經濟。雖然,現在泡沫沒人去捅破,只是績優白馬們還有草吃,當吃不成草的時候,必然會撂起蹶子來捅泡沫的。

原因很簡單,就是毛主席所說“量變到質變”,一旦行業泡沫真正妨礙了龍頭企業的生存,他們必然會以市場的方式來解決市場問題。泡沫不是不破,只是時間未到而已,時間一到自然會破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