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肇庆城区到怀集县中洲镇泰东村

的距离是182公里,开车3小时即可到达。

而泰东村第一书记陈晓却花了2年多

的时间,才真正“走完”这段路程,

彻底走进泰东群众的心里。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2016年,肇庆市委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第一书记选派工作,陈晓主动报名参加,来到泰东,成为第一书记。两年多时间里,在他的带领下,泰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如今,村民口耳相传着陈书记的事迹。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这里的村民

口口相传着陈书记的事迹

究竟这个陈书记是怎么

走“进”村民的心田的呢?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抓党建,打造坚强基层战斗堡垒

初到泰东时,

眼前的场景让陈晓感到心痛

▼▼

村集体经济收入仅有1.3万元,54户174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猪屎、牛粪随处可见,与衰败的乡村景象相照应的,是该村长期停滞不前的党建工作:支部队伍学历低,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后备队伍建设乏人。

多年的组织工作让陈晓

明白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

所以他将党建作为

在泰东开展工作的突破口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说干就干,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拆掉村委会的围墙,让村委会成为为民办事的场所。同时,他打造了村级“初心堂”,设置了党建学习园地,让村委会成为了党员干部之家。为让学习常态化,他将每周二设置为党员学习日,抓好党性教育,及时解读有关文件,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陈晓与村干部、村理事到泰东村朱屋自然村进行村道硬底化测量工作

2017年,正值村“两委”换届年,泰东村原两委班子被村民高票推选出来,全部继续留任。通过换届,泰东还确定了村“两委”后备干部,发展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基层战斗堡垒建设成效初现。

精准扶贫,帮助每一位贫困户实现梦想

建立起坚强的基层战斗堡垒,为其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在共同富裕道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陈晓经常把这句话放在嘴边。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陈晓与村干部、村理事利用晚上时间深入高阶自然村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宣传发动工作

穷不生根,富无天生。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通过摸底走访,陈晓将贫困户分为病、学、灾、年迈残疾智障、缺乏知识技能、缺乏发展资金、懒而致贫7类,因人而异制定脱贫措施。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村内新安装的路灯

罗石生三个儿女都考上大学,学费压力让他家因学致贫。了解这一情况后,陈晓向他推荐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解决了他的“创业”资金难题,并让他接受专业农技培训。有了这笔钱,罗石生搞起了鸡鸭鱼养殖。“感谢陈书记,现在养殖场每年收入10万元,孩子的学费不用愁了,我们一家的生活也大大改善了。”罗石生说。2017年,他实现预脱贫了。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修缮后的泰东村公共服务站

贫困户陈其战一家过去一直住在危旧泥房,有一间红砖房一直是他们家的梦想。2018年,陈书记帮他们实现了梦想。没有宅基地,陈晓主动与陈其战亲戚协商,实现以田换地;没有资金,陈晓帮助筹钱。今年5月,他们一家搬进了危改房。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在他的带领下,扶贫队把全村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纳入低保、五保;帮助40名贫困户学生申请生活补贴,向37户有劳动力贫困户发放牛苗,将225.69万财政资金

入股工业园区项目,实现5年每年18%收益……到2017年,泰东村共完成40户122人的预脱贫,户完成率为74%,人口完成率为70.5%;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万元。

建设新农村,“相信陈书记会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生活”

2017年5月,新农村建设的号角吹响。陈晓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改变泰东面貌的历史性机会。宣传政策、开动员会、成立理事会……一项项工作接踵而来。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高阶自然村开展“三清三拆”行动

“三清三拆”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步。影响“风水”不拆、里面有农机工具不拆……村民不拆的理由各式各样,而陈晓“拆”的理由只有一个:这能让村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高阶自然村成为打破工作困局的突破口。当高阶村户户实现雨污分流、家家门前硬底化,新式的污水处理池像一个漂亮的小公园时,其它自然村的群众心中的坚冰终于融化了,纷纷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三清三拆”后的高阶自然村

在这一过程中,泰东涌现出一批典型模范。有着43年党龄的朱广芬主动拆除自家祖屋,乡贤朱水养主动捐资10万和发动其他乡贤捐款支持村道建设;乡贤廖龙真是高阶村自然村的“90后”,他主动回乡支持新农村建设,带头发动在外乡贤筹集到三万元资金,回乡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为高阶村新农村建设开了一个好头。“陈书记已经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在新农村建设上)我也信任他,相信他会带领我们走向美好生活。”朱广芬说。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截至2018年6月,泰东村已完成“三清三拆”工作,共拆除危旧房347间、废弃猪牛栏419间,约24000平方米。15个自然村已有12个实现雨污分流,完成道路硬底化剩下3个也将在今年完成


通讯员:罗建和 马联年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党员新风采」中洲泰东村陈晓:用两年时间“走”进群众的心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