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句農村老話俗語,看似很糙,卻句句在理!

農村的這些俗語老話已經融入到了農村人的生活點滴之中,如今雖然說這些俗語老話的人越來越少了,但是想起來,句句朗朗上口,而且都含有非常實在的道理在其中。

這些老話經過了老百姓的世代積累,包羅萬象,就是現實的寫照,下面我們來看看這些朗朗上口的俗語老話其中的意思。這幾句農村老話俗語,看似很糙,卻句句在理!

1、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

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這是雪中送炭,一個人飢寒交迫的時候,你送給他一斗米,就解決了他的大問題,他會感激不盡。

送人一擔米是仇人,不患貧患不均,如果你繼續送米給他,久而久之他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即使你送了一擔米,他想到你還有滿倉的米,他會覺得你給的還是少了,你不給他了,他反而記恨你,甚至把你當仇人看待。

老話說的好,幫急不幫窮也是這個道理,雪中送炭別人可能會銘記一世,一世扶貧換來的不一定是感激,可能是一世的記恨。

2、是親不是親,非親卻是親;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

這句話是指,和朋友經常走動來往,雖然不是親戚關係,但是關係就和親戚一樣。作為親戚好久都不走動,不聯繫,久而久之就會變得疏遠,變得陌生,見面了也沒有共同語言,形同陌路。

這句話是告誡後人和親戚之間要經常聯繫走動來往的,長期不來往的話,親戚之間的關係也就和名存實亡差不多了。

這幾句農村老話俗語,看似很糙,卻句句在理!

3、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牛在耕田的時候,如果沒有力氣了,就容易出現拖橫耙的情況,人要是沒有理的時候,卻要說一些據理力爭的話,這時候說的往往只是一些橫話了。這句話是古人以映射的方式來表達一個人如果沒有理的時候,說的話是沒有力氣的,站不住腳根的,喜歡爭強好勝卻不佔理,只能耍橫了。

4、不冷帶衣裳,不餓帶乾糧

這句話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是說出門時就算現在不冷,但是要多帶一件衣服,出門的時候不餓,最好也要帶上一些吃的。這是教導年輕子弟,出門辦事要做好各種準備,好應對一些路上發生的情況,也就是防範於未然。這幾句農村老話俗語,看似很糙,卻句句在理!

5、物離鄉貴,人離鄉賤

物離鄉貴:是指物品在離開產地後反而變的貴重。原產地很常見而且便宜的東西,流通到外地也會物以稀為貴,從而漲價,特別在以前交通不便的時代。

人離鄉賤:古人不主張輕易離開故鄉,認為離開故鄉後舉目無親,無依無靠的,獨自在外容易被欺生排外。這種情況下,人在他鄉想要事業有成,在異地創業是很難的,所以感到卑賤。好比現在有部分人依然是非常排外的,特別看不起外地人。

這些俗語老話,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也不是名人名言,聽起來還有點糙,但是其中的道理是不可否認的,值得我們瞭解學習。很多俗語可能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消失,但是我們應該相信,其中有用的道理永遠不會消失。你們是怎麼看待這些俗語老話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