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塊中國領土被占55年 供奉中國神仙 此國宣示主權寸土不讓

在浩瀚無垠的中國南海之上,無數大大小小的島礁星羅棋佈。其中,有一對獨特的小島相對成趣,一島在北,一島在南,僅有一水相隔,相距只有1.5海里。南海,作為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漁場,在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及其相關海域形成了密集而發達的航路交通網絡,而這一對小島在這一系統中位置極為重要。

在北的小島名叫北子島,在南的小島則被相對地稱呼為南子島,兩島合稱雙子島,分別是南沙群島第五、第六大島嶼。雙子島被白色珊瑚沙帶環繞,是著名鳥類棲息地,島上椰林茂盛,長有豐富的植被。

這塊中國領土被佔55年 供奉中國神仙 此國宣示主權寸土不讓

南宋末年,雙子島及其他南沙群島就已經是中國南海主要漁場了,史稱“十二子石”。《島夷志略》將其稱為萬里石塘”。明清時期,中國已經有了對雙子島等南沙群島的地圖標繪。

這塊中國領土被佔55年 供奉中國神仙 此國宣示主權寸土不讓

公元1404—1433年間,鄭和下西洋時,雙子島已經被記入中國版圖。1716年清康熙年間編繪的《大清中外天下全圖》和雍正年間的《清直省分圖》都將雙子島在內的 “萬里石塘”列入清朝版圖。清朝後期,這一對小島被稱為“艾羅”,被記錄在海南漁民的航行手冊《更路簿》上。

這塊中國領土被佔55年 供奉中國神仙 此國宣示主權寸土不讓

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航海記錄都記下了這一對特別的小島。1868年英國海軍部測繪局出版的《中國海指南》記載,“東北部有小樹,砂岩常為海南漁民所蒞止,捕取海參及貝殼等。東北之中央有一甘泉,漁民飲水,都取給於此”。

日本出版的《新南群島沿革略記》記載,北子島上有兩座中國人的墳墓,葬於清同治年間。1918年12月,日本拉莎磷礦公司組織探險,小倉卯之助帶隊,在雙子島遇見三名中國人,在他們的指引下對這一帶的水文、地理狀況進行了瞭解。

這塊中國領土被佔55年 供奉中國神仙 此國宣示主權寸土不讓

據材料證實,海南文昌東郊鎮的居民陳鴻柏曾在雙子島上居住二十餘年並最終在島上去世。島上不僅有中國人的墓碑,更有中國漁民建造的小廟,供奉媽祖娘娘,祈求保佑順風和安全。

1932年,法國派遣海軍公然侵略中國南沙群島,1933年4月,法國侵略者登島時,發現有中國海南漁民,在雙島上居住。他們依靠船舶運來食物,並運去曬乾的海龜肉和海參。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強烈譴責,但是無力維護南海主權。法國人的侵略行為激起了島上民眾的強烈反抗,南子島居民撕毀法國國旗作為抗議。

這塊中國領土被佔55年 供奉中國神仙 此國宣示主權寸土不讓

然而,中國國民政府仍未能收回雙子島,直至1939年,日軍從法國人手裡搶走了雙子島。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收回島嶼,但無力管理。1963年,自稱繼承法國對南沙群島“主權”的南越當局,趁大陸與臺灣局勢混亂之際,在南子島和北子島上非法豎立了所謂的“主權界碑”。

這塊中國領土被佔55年 供奉中國神仙 此國宣示主權寸土不讓

這一對南海之上的美麗島嶼,合計0.27平方公里,島上有淡水資源與磷礦資源,在南海諸島中的位置極為重要,然而卻因為歷史原因被兩個小國瓜分,再難迴歸祖國懷抱,令人何等地憤憤不平!中華兒女應當牢記這一失落的土地,時刻警惕著外國敵對勢力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