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睿源教育:這些管理誤區,身爲校長的你是否也曾中招?

培訓機構想要持續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好的管理,有的培訓機構經營了許多年,校長也在管理上花費了不少的心思但是業績卻沒有太大的突破,這時我們就需要想一下,到底是什麼問題阻礙了培訓機構的發展?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作為培訓機構的管理者校長應該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踩中了管理的誤區,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管理中都有哪些誤區,培訓機構要怎樣避免碰觸這些誤區。

唐河睿源教育:這些管理誤區,身為校長的你是否也曾中招?

問題一、招生有餘,續班不足

生源是培訓機構的生命線,因此許多培訓機構的校長把工作都放在了招生上,但是對續班問題不夠重視,甚至是疏於管理。學生招進來了,如果學習效果沒有保障,服務做的不到位,一旦學生對機構產生失望的情緒,那麼基本上就不會考慮再續班,於是培訓機構陷入了招生到失去學生再到繼續招生的惡性循環,最後再想要招生就會感覺困難。

解決方法:生源對於培訓機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續班才是重中之重,好的口碑自然就不愁生源。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要靠什麼來打造口碑呢?教學效果,服務質量,企業形象三者缺一不可,學校的教學環境和學習氛圍也不能忽視。學生對學校滿意了,喜歡上這裡自然就會考慮續班,甚至有的學生或者家長還會轉介紹,只要做好續班和轉介紹,生源也就有了保障。其實,招生工作的核心在於續班,如果原有的學生不能留住,其他新來的學生很多同樣也會選擇離開,最後忙來忙去,還是白忙活一場。

問題二、人浮於事,效率低下

許多培訓機構的校長都是教師出身,正所謂隔行如隔山,身為教師的他們對於企業管理未必在行,因此培訓機構在運營過程中碰壁就不難理解了,有些校長由於缺乏企業管理經驗,對於用人方面要麼任人唯親,要麼因人設崗,憑著感情行事,而且許多崗位只有名分沒有實權,結果可想而知,沒效率也沒效益。任人唯親的弊端在於難以管理,而且所用之人未必是可用之才,有可能造成培訓機構的管理漏洞甚至黑洞;因人設崗的不足在於缺乏針對性,有的部門和崗位並無設置必要,由此導致人浮於事,額外增加運營成本。

唐河睿源教育:這些管理誤區,身為校長的你是否也曾中招?

問題三、欠缺誠信,形象受損

一些培訓機構為了達到讓學生家長報名繳費的目的,什麼承諾什麼條件好像都無所謂,而忽視了基本的服務。比如說退款承諾,一旦家長真的要求退款時,有的培訓機構總是習慣性推搪,把家長當皮球踢來踢去。

解決方法:“首先賣信譽,其次招學生。”這是培訓機構管理運營的原則。一諾千金,校長應當意識到道德與誠信的重要性,有時對於培訓機構發展甚至起著決定性作用,因此必須時刻注重維護機構的品牌形象。培訓機構對學生和家長的承諾,應當建立在具備一定實力的基礎之上,不要輕易承諾什麼,一旦許諾必須堅決做到,因為事關誠信和聲譽,決不能馬虎對待。不然,損失的不止是眼前的生源,還將影響到培訓機構長遠的發展。

問題三、只重結果,不看過程

有的校長一直信奉這樣的理論,“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對教師的要求從來都是隻看結果不問過程。於是,有的教師為了達到目的而投機取巧,也不管這樣做是否會對培訓機構產生負面影響,反正能完成任務就萬事大吉。比如校長要求每個班級期末考試平均分要達到80分,而有的班級即便已經很努力了,但就是差那麼一兩分沒達到。可是校長卻不管教師做了多大的努力,沒完成就該接受懲罰,一點通融的餘地也沒有,這很容易挫傷教師的積極性,甚至會成為教師辭職的導火線。

解決方法:在管理中,結果固然重要,但是過程也不容忽略,校長在注重結果的同時應多關注過程。校長在管理過程中,要注意加強對過程的把控。如果發現教師在某些環節上跑偏了,要及時指出糾正;對於找不著方向的教師,要多加指點引導,幫助教師儘快走出困境,步上正軌。對於教師在完成既定目標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汗水,校長看在眼裡,記在心上,也要懂得體恤教師的辛苦,並及時表示一下關心。

唐河睿源教育:這些管理誤區,身為校長的你是否也曾中招?

問題四:急功近利,缺少責任

教培行業由於准入門檻相對較低,加上作為朝陽產業的發展前景的吸引,一些投資者相繼加入到教培行業的大軍當中,並按照傳統的商業模式去運營操作,結果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培訓機構能否盈利,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市場、教學、管理等因素起主要作用。培訓機構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如果創辦人表現得過於急功近利,心態浮躁,如進行虛假宣傳、隨意漲價等,由此忽略了培訓機構作為一個社會主體的應有責任,並缺乏科學的發展規劃,這對於培訓機構的長遠發展而言並不是什麼好事。

解決方法:新頒佈的民辦教育促進法第三條指出,“民辦教育事業屬於公益性事業”。這給培訓機構的性質進行了明確定位,提醒校長在正當經營的同時,別忘了教書育人的社會責任。無論是校長還是教師,應當端正對行業的認識,教育是一個講究良心和責任的行業,培訓機構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企業。利潤固然重要,但是並非唯一,要樹立為社會培養優秀人才的目標,並從中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靠“假、大、空”來招攬生源。除了專注做好教學與服務,可以考慮通過參與或舉辦公益愛心活動,來進一步提高培訓機構的品牌形象。

唐河睿源教育提醒培訓機構的發展有一個過程,一口吃不成胖子,校長需要對此做好科學合理規劃,打造學校文化,以如何提高教學質量為出發點,兼顧培訓機構的盈利目標。培訓機構在發展的道路上坑多路長,稍不注意就容易陷入誤區,良好有效的管理是培訓機構發展的基石,因此校長在追求營收盈利的同時,也要注重科學管理的實施。在闊步前進的過程中,在著眼結果的時候,也要時不時停下腳步,審視一下當前的狀況,有的放矢地加強管理,規避誤區,再繼續前行,讓培訓機構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