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念才算是“至心”呢?|《净修捷要报恩谈》

怎么念才算是“至心”呢?|《净修捷要报恩谈》


前头《观经》也是说:‌“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咱们《无量寿经》也是说‌“至心信乐”,那我们怎么念才算至心念呢?这里头有个最好的譬喻,这是鸠摩罗什大师打的譬喻,这一点咱们要好好的,细心的参究一下。

十念是很容易了,可是上头说要至心,我们怎么念才算是至心念十句呢?鸠摩罗什大师的譬喻说:譬如一个人在旷野里头碰见强盗了,他拿着枪刀要来杀,这个人赶紧跑,看到前头有一条河。如果不过这一条河,脑袋就保不住了。

这个时候跑的人心里想什么呢?就想怎么过这个河。我到了江边上我是穿着衣服过呢,还是脱着衣裳过呢?我要穿着衣服,浮水不方便,我要是脱了衣裳,他追上了怎么办?

所以这时候这个跑的人心里没有功夫想别的了,就想着要怎么过河:‌“我是穿着衣服过?脱着衣裳过?怎么过呀?”这时再也不会去想那部彩色电视人家叫我买,我是买不买?

这个例子很简单、很亲切,要能体会这个就够了。我们这个念佛就是这么念,你这个时候没有那些事。这个人后头强盗追来了,我这时候所想的就是如何过河,就这一个问题,我这念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没有别的念头,这样念十念,就是十念。

这个譬喻很好、很恰当、很生动,实际我们也真是这样,万缘放下,一念单提,到了这时候,万缘都放下了,你就要过河,还想到功名富贵?还想到什么这个那个?还想到谁是在讽刺我、谁要陷害我?什么这些人我是非,什么这些个都没有了,这就万缘放下了。万缘放下就包括一切缘,就好像这个要过河的人,没有别的了,就是要过河。

一念单提,这是个比方,咱们现在不是说要过河,不是‌“我就要生极乐世界,我就要生极乐世界”,不是这个意思,我这一念单提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说怎么才能够万缘放下呢?那就须要真正如《金刚经》,看成是梦幻泡影,把这一切放下。不能够只是等到临终的时候,才一切放下,要养之于平时,才能用之于临时。平时就应当多多的看破,多多的想这个譬喻。很简单,所谓至心的念十句,怎么叫至心?这就是至心,很亲切、很具体。


怎么念才算是“至心”呢?|《净修捷要报恩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