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寻觅觅老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近年来,北京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依据种子法及出台的配套办法,设立并运行了老品种保护挖掘项目,及时开展地方品种、农家品种的提纯复壮工作,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联合天津、河北等地扩大搜索范围和种类,陆续搜集到一些深受市民喜食的传统口味蔬菜品种。八年来,已收集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10类180份。

寻寻觅觅老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顺义沿河特菜种植基地的23号温室里,随手掰开一个在秧上熟透的大番茄,一股浓郁的番茄味道扑鼻而来,这是什么品种?如此瓤沙多汁,籽粒饱满!这里就是北京市种子管理站的地方特色品种繁种温室。十栋温室里不仅有苹果青、大黄番茄、粉红甜肉、桔黄加辰4个口感浓郁的番茄,肉质细腻、食味清香的北京六叶黑圆茄、短把九叶黑圆茄,还有辣味十足的老朝天椒。温室外不仅有八十种来源不同、长势旺盛的老玉米,还有形态各异,营养价值丰富的北京秋瓜、柿饼冬瓜、骆驼脖南瓜等。

这些林林总总的老品种汇聚一堂,经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苹果青”番茄作为知名的北京地方番茄品种,在京郊有几十年的栽培历史。它因始熟期果顶部先变粉红,果肉已呈现沙瓤,酸甜多汁,果肩部仍是绿色,美丽似初熟的苹果而得名。种子的寻觅却在很长一段时间让我们摸不着头绪,直到2012年从国家蔬菜种质资源中期库找到了这个品种,资源库的老师无偿提供了80粒苹果青番茄种子。宝贵的80粒番茄种子捧在手里轻的感觉不到重量,但在我们心里却感到责任重大。

寻寻觅觅老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寻寻觅觅老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番茄“大黄”的到来就相对戏剧性些

品种科小麦专家福德平同志在2013年通州下乡期间,与当地农户聊天得知是农户自己每年自留种种植黄色大果番茄,几经询问,福德平同志认为应该是自己小时候吃过的大黄柿子。就同农户要回四个果实,交给科里。大家觉得太珍贵了,都不舍得尝,经过淘洗、晾晒获得了百十粒种子。通过几年的冬春两季去杂提纯扩繁,这些老品种终于达到了今年的繁种规模。这次我们采用雄峰授粉,结实的番茄果实籽粒饱满,预计种子收获量超过预期。为今后生产种植奠定了充足的种源。

寻寻觅觅老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基地各温室间的空地里,我们还种植了来自京津冀三地来源不同的83份老玉米品种,穿过排列整齐的玉米繁种田,在顺沿特菜基地的连栋温室里,又是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

不同区域种植着不同的作物,它们名字不同、味道不同、功能不同,但却属于同一个大家族-多年生蔬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消费者对蔬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尝试营养丰富、功能性强的蔬菜。北京市种子管理站今年就通过多方引种,最终搜集到61个多年生蔬菜品种,共涉及26类,有大家比较熟悉的韭菜、芦笋、芋头等,也有不常见的婆罗门参、费菜、鱼腥草等。

多年生蔬菜是指一次播种或栽植、连续生长和采收在两年以上的蔬菜。它们大多气味浓郁、营养丰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有多种疗病功能,如鱼腥草能清热解毒、排痛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费菜除具有景天三七的功能外,还具有镇静,降压,扩张冠状动脉,解毒等功能可用于防治心脏病,因此又叫养心菜。

寻寻觅觅老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众所周知,芦笋被称为蔬菜中的贵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A以及叶酸、硒、铁、锰、锌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丰富,含硒量高于一般蔬菜,具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而新引种的紫芦笋更是唯一一种能生吃的芦笋类蔬菜,长期食用能帮助消化、增强食欲,提高肌体免疫力,降低有害物质的侵害,抑制癌细胞的产生,具有很好的防癌抗癌作用。

寻寻觅觅老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

婆罗门参根,又称西洋牛剪,有一种牡砺鲜味。肉质可蒸煮、炸或作汤,被称为“蔬菜牡蝠”,嫩茎叶也可生食。还可用作室观赏植物。多用来制作调料,增添菜肴的鲜香,因此从菜到汤都少不了它,肉质根以鲜食为佳,可以烤、炖、炸或作汤等。其中以切薄片挂蛋糊油炸味道鲜美,似鲜炸牡蛎。其根皮有切口时会溢出白色汁液,易迅速变褐,故需即切即做。除鲜食外,还可以储藏与加工。

不论是老品种还是新品种,对于种子站的工作人员而言,都不只是品种,它们传递着情感,蕴含着健康,承载着文化。种子站一直致力于为科研单位、企业、农户和市民搭建平台,让科研单位和企业有展示的平台,农户有购买选择的平台,市民有现场体验的平台,通过地方特色农作物品种的繁育、多年生蔬菜的展示示范,能够把更多的好的品种介绍大家,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农作物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