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史上的球王李惠堂究竟有多强?

用户65268749

李惠堂的球技一般,远远算不上是世界级的,只是后人不断加以神话。

从吹嘘他踢进1千球,到说他提进了1600球,再到后来,又加码到2000多球,可谓越来越神奇。

以后,李惠堂神话又增加了很多附加内容:

射门踢破球网。

射门闷死外国球员。

半场射门踢断大门横梁。

这个集体神话的顶峰是称德国杂志1974年评出世界五大球王,贝利领衔,居然还有李惠堂,这大大满足了国人的虚荣心。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假新闻。

图片说明:在李惠堂故乡为李惠堂竖立的雕像,特赐予他“世界球王”的虚衔,李惠堂可能是唯一的、率队连奥运会第一轮都闯不过的“世界球王”。

我们不如看看李惠堂自己人么说,他当年参加柏林奥运会失败,回国时撰文提出:有的人说中国足球队连租界洋人拼凑起来的球队都打不过,何必再去国外比赛呢?其实越是这样越应该去踢,这样才能取得进步。

李惠堂之所以这么说,因为备战时中国选拔队曾与西闪队进行了一场热身赛,所谓西闪队,是当时上海租界的一支洋人球队,最终中国队败给对手,由于李惠堂在比赛中射失点球,遭到媒体围攻,他写文章说中国人太看重输赢,上海媒体立刻反驳说:

图片说明:李惠堂曾代表乐华队在上海联赛中取得多项冠军,当时上海各球队多是外国球员组成,长期垄断联赛冠军,李惠堂足以和这些球员对抗,但也只是互有胜负。李惠堂的水准应达到了职业球员的水准,但很难说是顶级职业球员。

从中可见李惠堂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

中国足球确实曾领先东亚,但优势明显缩小

今人常拿中国足球队在十届远东运动会(亚运会前身)上九次夺取冠军说事。

确实,当时东亚整体足球水平不高。远东运动会最多时也只有五六支队参赛,只用打三四场就能取胜。

图片说明:李惠堂在第七届远东运动会上表现突出,被评为最佳球员,但在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31岁的李惠堂表现明显逊色于谭江柏(歌星谭咏麟的父亲)。在参加奥运会前,一位来自香港的西方球员认为李惠堂已过巅峰期,技术有所下滑,他说:“君不见其最近表演乎!除射门而外,殊未见有若何奇术,此种‘立而待功’之策,用以应付世运各足球队,恐不适宜。”

由于当时中国香港已采取俱乐部制,运动员比较努力锻炼,后上海引入香港球员,也采用俱乐部制,所以中国足球水平确实高于东亚,初期对日本,一般能进四五个球。

但要注意,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和日本打成三比三平,双方是并列冠军。

第十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上半场2:0领先,下半场差点被日本反超,最终以四比三险胜。

中国足球队与当时世界水准相差非常远

参加柏林奥运会时,中国第一个对手是英国队,但这支英国队是业余队,临时拼凑起来,所有球员的没打过职业联赛,而且合练时间非常短。

中国足球队为了挣钱,从东南亚一路打到欧洲,但比赛前2周到达柏林,有足够的休整时间。

上半场,中国队与对方打平,最终输了个0:2,而英国队下一场就被淘汰了。

当时奥运足球赛没小组赛,输一场也就被淘汰了,中国队在欧洲又打了6场比赛,结果如下:

3:8输给德国法兰克福。

2:4输给奥地利维也纳快速。

0:11输给奥地利阿德米拉。

3:2赢了瑞士赛威特。

2:5输给英国水晶宫。

3:5输给荷兰阿贾克斯。

进了13球,丢了35球。当然,对阿德米拉这一场,中国队出现内讧,李惠堂不肯给同伴做球,导致二人冲突,守门员也加入内战中,所以惨败。

即使不算这一场,中国队也很难说达到当时欧洲一流俱乐部队的水准。

图片说明:1936年柏林奥运会中英之战前,两队队长握手。根据资料,李惠堂身高1.82米,已是当时中国场上除守门员外身高最高的人了,可与英国选手比起来,还是矮了不少。

中国足球队差在哪

对于奥运失败,李惠堂曾撰文明确指出中国足球的不足:

1、没有教练,所以没人制定战术和贯彻战术,欧洲球队找中国队交流,中国队告诉他们没有教练,外国队十分惊讶,只好说你们中国人聪明,没教练也能踢。

2、体力太差,比如3:8输给法兰克福这一场,中国队上半场还3:2领先。李惠堂说,欧洲球队下半场体力比上半场还好。

3、球员不自律。李惠堂明说中国球员吃喝嫖赌,这在今天恐怕也如此。

4、意志力差。赢球太兴奋,输球就气馁,缺乏处变不惊的能力。

李惠堂在文章中坦率承认,中国足球和世界差距极大。

李惠堂真的踢进千球吗

李惠堂每进一球,必记在日记中,但后来日记本遗失,所以他踢进多少球,已成谜。

网友八球球搜集了李惠堂参加过的全部正式比赛场次,只有758场,其中有详细记录的219场,李共进253个,场均1.16个,按这个进球效率,进球数肯定无法破千。

特别要注意的是,这758场比赛中,许多是友谊赛、表演赛,就算进球了,一般也不会被正式承认。

李惠堂为什么这么有名

李惠堂有名,一是他为国争光,第十届远东运动会时,中日因九一八事变交恶,两国球队为国家荣誉而战,李惠堂射丢了一个点球,幸亏歌星谭咏麟的父亲谭江柏进了两球,李惠堂吊射入一球,最后双方打成3:3,李惠堂又踢进了关键的点球,为国家争了面子。

图片说明:晚年谭江柏,曾被称为“铜头”,《申报》在报道当时远东运动会对日比赛时,特以“谭江柏的是英雄”为小标题,称:“谭江柏为我队之英雄,上半时连发连中,表演最称满意,李惠堂未见特色。日队技术平平,远不如我,但其长力及奋斗之精神,有非他国所能及也。”

日军占领香港时,李惠堂侥幸逃出香港,全力支持抗战,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李惠堂颇有文采,善于写诗和文章,性格也比较温和,较好地承担了公众人物的角色。

此外,李惠堂还创造了一个中国男足至今没打破的记录,他当年陷身毒品走私案,被香港警方驱逐,蒋介石给了他一个勋章,李带队拿了两次亚运会冠军,还作为教练代表亚洲参加了奥运会,虽然铩羽而归,但也是一个奇迹了。

李惠堂曾担任亚洲足协主席和国际足联副主席,这是华人目前曾担任过的最高职位。

李惠堂从没在球场上踢死过人,只是在菲律宾表演赛时,曾在罚任意球时将一名外国球员闷晕。此外球场斗殴时,曾将一名闯入球场的球迷踢死。

李惠堂确实是中国足球的骄傲,但没有必要神话他。


老虎他爹

李惠堂

李惠堂

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   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

李惠堂

李惠堂

 第一届(1913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2比1中国

  名次:1.菲律宾、2.中国

  第二届(1915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0比0菲律宾中国1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三届(1917年东京)

  成绩:日本2比15菲律宾菲律宾0比3中国日本0比5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四届(1919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0比2中国菲律宾2比1中国菲律宾1比2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五届(1921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4比1日本菲律宾3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六届(1923年大阪)

  成绩:中国3比0菲律宾中国5比1日本日本1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注:本届比赛中,19岁的球王李惠堂初露锋芒。他除了第八届远征澳洲未出战外,参加了第六、七、九、十等四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

  第七届(1925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1比5中国日本0比2中国菲律宾4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八届(1927年上海)

  成绩:中国5比1日本中国3比1菲律宾日本2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队、2.日本、3.菲律宾

  第九届(1930年东京)

  成绩:日本3比3中国菲律宾0比5中国日本7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日本(并列)、3.菲律宾

  第十届(1934年马尼拉)

  成绩:中国2比0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尼)中国2比0菲律宾中国4比3日本菲律宾3比2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本1比7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3比4日本

  名次:1.中国、2.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队/日本(并列)

李惠堂

李惠堂

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   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

李惠堂

李惠堂

 第一届(1913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2比1中国

  名次:1.菲律宾、2.中国

  第二届(1915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0比0菲律宾中国1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三届(1917年东京)

  成绩:日本2比15菲律宾菲律宾0比3中国日本0比5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四届(1919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0比2中国菲律宾2比1中国菲律宾1比2中国

  名次:1.中国、2.菲律宾

  第五届(1921年上海)

  成绩:中国1比0菲律宾中国4比1日本菲律宾3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六届(1923年大阪)

  成绩:中国3比0菲律宾中国5比1日本日本1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注:本届比赛中,19岁的球王李惠堂初露锋芒。他除了第八届远征澳洲未出战外,参加了第六、七、九、十等四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

  第七届(1925年马尼拉)

  成绩:菲律宾1比5中国日本0比2中国菲律宾4比0日本

  名次:1.中国、2.菲律宾、3.日本

  第八届(1927年上海)

  成绩:中国5比1日本中国3比1菲律宾日本2比1菲律宾

  名次:1.中国队、2.日本、3.菲律宾

  第九届(1930年东京)

  成绩:日本3比3中国菲律宾0比5中国日本7比2菲律宾

  名次:1.中国/日本(并列)、3.菲律宾

  第十届(1934年马尼拉)

  成绩:中国2比0荷属东印度群岛(今印尼)中国2比0菲律宾中国4比3日本菲律宾3比2荷属东印度群岛日本1比7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3比4日本

  名次:1.中国、2.荷属东印度群岛/菲律宾队/日本(并列)


伢个152162829

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民间曾流传一句话:“看戏要看梅兰芳,看球要看李惠堂。”

1922年,南华体育会举办“夏令营杯”足球赛,李惠堂报名参加香港大坑村童子会足球队,担任前锋的他在比赛中展现了自己的足球技巧,他作风顽强、跑动积极、踢球机灵,而且还用聪明的脑袋组织队员一次次发起进攻,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快速抬脚射门,让对方防守不及,进球数为全场第一。经过激烈的比赛,最终他带领童子会足球队取得了胜利,被观众和媒体誉为“足球神童”。从此以后他就开始崭露头角了。

其实在当时中国足球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尤其是在李惠堂的带领下曾经都将日韩球队斩下,一血国耻。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当时他身高1.82米,跑动速度快,动作敏捷,特别是控球技术尤为出色,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经常一射就中,让对手防不胜防。他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比赛前日本人以为稳操胜算,不料以1:5大败,让中国队夺得了冠军。上海的《申报》将日本媒体表达沮丧情绪的“号外”传回国内,把标题改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这让中国足球队在亚洲体坛内获得“铁军”的称号。



他不仅足球踢得好,对足球的领悟也特别的深,生前曾写下了很多关于足球的作品,把自己的足球理念和心得记录了下来。《足球经》《球圃菜根集》《足球技术》《足球规则诠释》《杂果盘》《香港足球五十年》《足球登龙术》《足球读本》《鲁卫吟草》《南游散记》等多本著作,从这些著作中可见,他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足球风气的带领者,也是开启中国甚至亚洲足球运动的主要功臣之一。


冬爷你好

这一阵,世界杯的狂热气氛浓得化不开,所谓真球迷看球,伪球迷看明星,大家都守着现场直播,欢呼或哭泣。当然,大家为各自迷恋的球队牵肠挂肚的同时,也多多少少为“国足”缺席世界杯而遗憾。在这种时候,对中国足球的历史有些了解的球迷,难免又会想起辉煌往事,想起一个名叫李惠堂的球王,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率领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无敌手,并“杀”到欧美,赢得世界性声誉。这个曾与贝利齐名的亚洲球王是如何炼成的?他的经历,对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迪呢?我们今天不妨就来说一说吧。

李惠堂与他获得的部分奖牌奖杯。

痴情
抱着皮球拜孔子 有球可踢万事足

翻阅李惠堂人到中年时为自己写下的小传,其谦和的语气与隽永的文笔,令人如沐春风,而他信手拈来的历史典故与名言,也让人为他的博学与修养深深折服。这位80年前享誉全球的“亚洲球王”简直是一个饱读诗书的谦谦君子,而非现代人刻板印象中“四肢发达”的球星。

球王打遍亚洲无敌手

据史料记载,1976年,当时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足球》杂志评选出了五位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球王”,李惠堂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率领中国足球队在远东运动会上多次夺冠,打遍亚洲无敌手、并为当时的“国足”赢得世界性声誉,因而毫无悬念地名列其中之一,其他四位分别是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葡萄牙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斯,就算今日球场上骁勇如C罗、梅西这样的人物,听到这些前辈的名字,估计也要低头致敬。中国的“国足”竟有如此荣耀的往事,难怪直到今天,还有诸多球迷念念不忘李惠堂的传奇,甚至还专门设计了以他为主角的电子游戏,这位数字化的“亚洲球王”在屏幕上所向披靡的身影,扫去大家心中多少忧闷。万众瞩目的俄罗斯世界杯没有“国足”的身影,这事咱就别多想了,越想越烦,不如翻开李惠堂的自传,与这位80年前的“亚洲球王”来一场“促膝长谈”,没准能得到很多启发呢。

假如我们有幸穿越回80多年前,见到李惠堂本人,追问他成为“球王”的秘诀,他一定会告诉你,不是“球痴”的人,绝难成为“球王”,这个“痴”,在这里是“痴爱”“痴迷”的意思,就是爱足球爱到生相思病,爱到不踢球饭也吃不下觉要睡不着,爱到不计任何名利,只要有球踢就万事足的程度,日日恒心苦练,倾注自己的全部深情。至于成为“球王”,那不过是天天“为球痴狂”的结果,而不是苦心计算的目标。

李惠堂在自传里写道,在他的少年时代(20世纪初),若有人想要靠踢球来成名发财,那简直是疯了。他出生在香港,要说香港是现代足球运动在国内最先开始普及的地方,但在一般人眼里,赛场上二十来个人为了一个球抢来抢去,真是吃饱了撑的,为什么不每个人都买个球来玩玩,不就啥事没有了吗?在我们今天看来,这真是天大的笑话,但在少年李惠堂的身边,有这种想法的人还真不少。踢足球、当球星、挣大钱?这么想的人一定是脑子进水了。

上海大众书局曾经印制发行《足球成功法》封面。

马路上踢球不怕死

李惠堂小时候也一定没想过踢球发财,但他从小就痴恋足球,这股痴恋的源泉到底在哪里?他在自传里说,连他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他父亲是个普通生意人,母亲十个温良恭俭让的旧式女子,可他偏偏在“抓周”的时候,就紧紧抱着一个皮球不放,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无球不欢”;六岁开学的那一天,他是手拿着一个小球去拜孔子的,拜完孔子就去玩球了;等渐渐大一点,香港开始有了足球赛,他一放学,就背着书包往跑马场(球赛多在那里举行)狂奔,赶着看下半场,一个小孩儿,为了找一个好位置,在挤作一堆的看客里窜来窜去,经常遭人骂,只要有球看,他也满不在乎。

光是看球,肯定不过瘾,他开始学习踢球。没有人跟他一起踢,他就对着墙练,一会慢,一会急;一会用头,一会用脚,力求“迎送如意,左右不失”;后来,他吸引了一群小伙伴,更是踢得上瘾,几乎“每日一战”,家门前的空地就是“战场”,如果空地被大人占用了,他们就到大马路上去踢球,车辆在身边摁着喇叭呼啸而过,一帮不怕死的小孩却全神贯注地战斗,压根不理会。

无悔
为踢球挨打多年 能坚持终成球王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足球比赛场景。

李惠堂成为享誉世界的亚洲球王后,回顾少年时代,仍觉得自己的成绩,一半要归功于儿时的“看球瘾”与“踢球瘾”,不仅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更让他感到“非常非常的快乐”,这种快乐,抵消了一切辛苦。今天,人们一再提及“足球从娃娃抓起”,李惠堂的这一心得,一定可以给我们不少启迪,如何发现有天分的孩子,如何让这些孩子练球时感到“非常非常的快乐”,这个问题,的确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放学后狂练球 回到家挨鞭子

一个少年对足球的痴爱能用什么来检验呢?李惠堂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他为踢球挨的拳打脚踢,可以证明他的真心。他挨打,可不是因为踢球不够努力,而是因为太喜欢踢球了,父亲担心他不务正业,才时不时要用皮鞭让他收收心。李惠堂在自传里写道,在他10岁以前,父母是任由他玩球的,可随着他渐渐长大,盼着他“读好正经书,将来光宗耀祖”的父亲就越来越无法容忍他的爱好了。要说,李惠堂真是一个极其自律的孩子,就算再痴迷足球,也从没有逃过一次学,只是天天放学后,就狂奔到球场,疯狂练上几个小时才摸黑回家。一进家门,等待他的不是晚饭,而是父亲的怒吼与皮鞭,以及母亲又心疼、又惋惜的眼泪;如果有一天回到家,恰好父亲不在,躲过一场责罚,再走进厨房一看,灶上居然还有冷饭冷菜,没有全被猫狗吃完,那就走了天大的好运,简直可以哼起快乐的小曲了。

不抱怨不放弃 挨打也要踢球

每一天顶着父亲皮鞭的压力踢球,若换成一个软弱的人,多半就带着对父亲的怨恨放弃了,然后一辈子抱怨自己没有成才的原因就是有一个专制的父亲;但李惠堂不是一般人,他的对策一贯是:不逃学,不拖拉功课,然后,你爱打就打,只要不被打死,我就要踢球。没准在他内心深处,还有几分对父亲的体谅,毕竟一个守旧的父亲,生了一个如此痴迷足球的儿子,也不是一件好受的事,但踢球实在太有意思了,要他放弃也完全不可能。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就这样在皮鞭下苦练(更准确地说,是快乐地练习)多年,李惠堂的球艺大涨,而足球运动也在广东渐渐普及开来,甚至李家所在的小地方也常举行足球赛,李惠堂的父亲受到这些气氛的感染,渐渐地,鞭子就抽不下去了;再渐渐地,居然也到球场上去转一转了;最后,居然成了儿子的球迷。当然,这样的转变,写起来就是几句话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历了好多年。如果没有对足球真正的痴爱,一颗体谅父亲的心,以及足够坚韧的态度,李惠堂决不能坚持下来。其实,父亲之所以能转变,也是在内心深处被儿子在鞭子下不抱怨、不放弃的精神打动了吧?难怪,李惠堂成为球王之后,一再强调做人在先,踢球在后,这也是来自对儿时经验的认真思考。正如上文所说,我们不断强调“足球从娃娃抓起”,那是不是也该思考,该如何在孩子心里种下一颗“不抱怨,不放弃”的宝贵种子呢?

成年后的李惠堂,从加入香港南华足球队,远赴澳大利亚参与国际足球比赛开始,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直到领着当时的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缔造了中国足球至今难以逾越的传奇。然而,在这20多年的足球生涯里,他最大的心得却是“踢球之道,在于修身;修身之道,在于读书”,一代球王,居然是个书痴,这个非一般的故事,我们就留到下次再讲吧

(注:本文参考了李惠堂所著《离了母胎以来》一文。)

图/fotoe


大洋网

李惠堂(1905~1979),字光梁,号鲁卫,中国著名足球运动员  作为中国足球历史上的一代“怪杰”,李惠堂一脚曾经踢破球网,也曾经踢死过人。这不是个神奇的传说,而是真正发生过的。李惠堂的知交汪清澄就查证过,而且他还记录在案。

  李惠堂出道时就被称为“球怪”,他脚头特重,喜欢在禁区外放冷箭,而有“百步穿杨”的美名,汪清澄高中时第一次看李惠堂踢球,就见识了他的冷箭的厉害。

  汪清澄透露,射穿球网的事是在1941年,当时李惠堂率香港南华队到马来西亚出战槟城军联队,在这场南华以11:0大胜的比赛中,李惠堂踢进7球,其中一球把网射穿了。“李惠堂的脚头本来就很有力气,不过也是因为当时的球网材质较差,”汪清澄解释道。

  至于踢死人一事,李惠堂用球绝对没有,倒是在1929年他随南华队远征印尼在雅加达出战巴城联队时,主罚一个自由球,对方一位荷兰籍球员在十码远处用头顶他踢出去的球,当场昏倒,26小时后才清醒。

  不过他却确实一脚就踢死过人,在1931年南华队远征越南的一场比赛中,双方球员起了冲突打成一团,越南球迷也加入,有一个人拿棍子打李惠堂的头,他回踢了一脚,正中下颚,这个球迷当场倒地送医后不治,这件事让李惠堂一直深以为憾。

1905年9月18日出生于香港,祖籍为广东省梅州五华县的粤籍客家人。从17岁开始足球生涯,活跃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亚洲足坛,1928年被亚洲足协评为“亚洲球王”,1976年8月13日,联邦德国《环球足球杂志》组织世界球王评比活动,李惠堂同来自巴西的贝利、英国的马修斯、阿根廷的斯蒂法诺、匈牙利的普斯卡什一起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他不但是战前罕见的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也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足球第一人。并带领港沪两地足球精英,称霸于第六、七、八、九、第十届的远东运动会。1979年7月4日,李惠堂因病逝世,享年74岁。据统计他在各项足球比赛中,共射进1860个球,与巴西的里登雷克、德国球星宾德、球王贝利以及独狼罗马里奥是迄今世界上进球逾千个的五大巨星。

所以你觉得他有没有到世界级?


隱藏悲傷58522915

在当时可称世界级,那时的足球,不论是技战术,体能,训练设施,比赛规則,都不能和现在相比,那时落后得多,但是受历史条件限制,也是对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也是中国足球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早在五十年代,我们们学生时代,就盛传足球之王李惠堂,还听說他三脚踢死日本钢门(非常出色的),守门员!,但无从考证了。


小猫胡子103240101

他们那个时代,小时候踢球不是用足球,而是用沙田柚,沙田柚比当足球重多了,所以才有这般脚力,就像巴西街头足球用球也比足球重。国足有几个人远射是行的。国足能够把远射,传中,任意球练精,早就进世界杯了,左右比赛结果的大多就这三样绝活,看世界杯也能看出来,国足就是少一些绝活,头球也不够别人争,偏要练头球,这不是猪,以己之短去打别人之长,这样国足永远进不了世界杯,回归技术可能有希望。


Ben222888

关公战秦琼,不好比,由于足球技术是发展的,力量,速度,技战术水平都是越来越强的,李球王的水平换到现在估计在中超当主力都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