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被韩国称为东亚第一战神,你觉得呢?

用户68677621724

李舜臣成名之战不过是鸣梁海战,那场战斗看似是李舜臣指挥得当,其实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当时的日军海船技术落后,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朝鲜两度被海船技术落后的日军登陆成功,并且两个月之内横扫了所以抵抗力量,使得朝鲜不得不请求明朝的援助。也就是说李舜臣在那场战斗中的作用根本不大,只是韩国需要一个民族英雄罢了。

在露梁海战中,明朝大将邓子龙率领的大军,消灭了日军大部分主力,最后只有几条船逃回了日本。而在这场关键决战中,朝鲜不过是充当配角。在这场战役中,李舜臣和邓子龙双双阵亡,而韩国历史记载上,几乎没有明军的写照,只能说这是一种小国心态,有或者说这是韩国那点可怜的自尊心在作怪。

反观日本历史记载,也就是著名的丰臣秀吉时期,就曾经对那段历史有过非常细致的记载,甚至记载到了同明军进行的各种战役。其中高度的评价了明军的战斗力,并且对明军的火器非常的佩服。包括对邓子龙的描写,说有一段民谣就是预言邓子龙的,什么白袍将军什么的。

东亚第一战神这个称号,其实最早就有人评价出来了,而且还不是中国人。当年日本网友就对此爆发国争论,争论的是两个人,一个是成吉思汗、一个是楚霸王项羽。同者两个人相比,李舜臣简直就是没有一点光芒存在。李舜臣仅仅是配合明军打败国日军几次,比起战神这个称号,实在是有点相去甚远。


小司马迁论史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在这慢慢的历史长河之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人们比较熟悉的有战国时期的白起,秦末汉出的西楚霸王项羽,三国时期的关羽、两宋时期的岳飞等等,这些英雄人物没有一个不是在当时创造出辉煌的战绩而名扬四方的,有的人物甚至成为亚洲其他国家的英雄偶像,比如英雄岳飞在日本就很有名。日本人崇拜岳飞,称岳飞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英雄”,《岳飞传》也被翻译成日文,在日本民间广为流传。对于岳飞的历史地位,中国和日本是一致的,可是韩国却表现出了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岳飞有战功不假,但是与他们国内的英雄人物比起来还差得很远,韩国的这位英雄人物才是真正的东亚战神,顶20个岳飞也不为过,那么韩国的这位东亚“战神”是谁呢?

李舜臣

事情还得从万历朝鲜战争开始说起,公元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借着胜势余威发动了对朝鲜的侵略战争。当时的朝鲜是明朝的藩属国,年年向明朝进贡,就连朝鲜国王的更替也要获得明朝皇帝的承认才能实行。此时日本侵略朝鲜就是以朝鲜为跳板,进而直接侵略明朝,迁都北京,实现日本称霸亚洲的梦想。感觉自己肾需要补,对自己长度、时间都不太满意的朋友,找蔚(fAA后跟数086),坚持个把小时不是问题!战争初期,由于朝鲜军队准备不足加之战斗力不如日军,战争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朝鲜全面溃败,国都沦陷,国王仓皇出逃。最后朝鲜逼不得已向宗主国明朝发出了求救信号。

李舜臣

明朝万历皇帝接到朝鲜的求救战报之后,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当机立断,出兵援朝。明军进入朝鲜之后,克服先期作战不利的情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渐扭转了战场局势,收复了朝鲜首都平壤。之后中日之间展开拉锯战,互有胜负,期间虽然有部分朝鲜军队参与,但对阵双方主要以中国和日本为主。公元1597年,在日军作战不利的情况下,关白丰臣秀吉病死于京都伏见城,消息传到朝鲜战场,日军士气全线收挫,开始全线撤退。11月,万历朝鲜战争最后一战露梁海战爆发,此役由一年前指挥鸣梁海战的被称为东亚第一“战神”的李舜臣继续参战,明军由陈璘提督水师,副将邓子龙、游击马文焕率领军队参战。11月18日中朝舰队在露梁海面上发生了激战。在战斗中,邓子龙战死,李舜臣被流弹击中,次日不治身亡。这次海战以明朝联军的胜利而告终,击沉日舰450艘,歼灭日军1万多人,日军彻底战败,日本水军大部被全歼,陆军残部勉强撤回了日本。

李舜臣剧照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役,李舜臣被韩国奉为东亚第一战神。对于韩国的这一提法,实事求是的来讲,真的是含有很大的水分。在韩国人的眼中,李舜臣指挥水军打败日军,将日军赶出朝鲜,结束了战争,挽救了国家,战神之名当之无愧。可是从万历援朝战争打的方向来看,李舜臣的功绩主要发挥在海战上,陆战基本上没有他闪亮的地方,在战争爆发初期,不到半年的时间朝鲜国都沦陷,国王出逃,如果李舜臣真的是战神,这个时候怎么不出来率领朝鲜军队血拼日本呢?干嘛还要向明朝求援呢,这就是战神吗?

鸣梁海战

想当初岳飞率领岳家军剿匪,狂揍金国的时候,什么时候向宋高宗朝廷借过兵,什么时候被金国打败过?对抗金国,哪一次不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要说一个李舜臣,就是30个也不一定打得过一个岳飞,所以说李舜臣是东亚第一战神只不过是韩国国内自己给自己找的自信罢了。对于这一观点,日本表示赞同,日本人表示如果李舜臣是战神,那么干嘛向明朝求救呢?靠他不是就可以打败日军吗?而且朝鲜战场中的主力一直都是明军,没有明军,朝鲜不到半年就亡国了。当时日军根本就是吊打朝军。没有明军参与,朝鲜早就是丰臣秀吉的了。

公道自在人心

所以说,什么东亚第一战神,能顶20个岳飞,就当是个笑话吧,毕竟开玩笑是不花钱的,光靠吹牛无法令人信服,公道自在人心。


用户68677621724

先说我的观点:第一,李舜臣是朝鲜王国历史上难得的军事将领,可称为他们的民族战神;第二,让李舜臣封神的朝鲜卫国战争中,决定性的主力是明朝军队,李舜臣发挥的是次要作用。

下面分别从1592年和1597年两次朝鲜卫国战争,来讲李舜臣的作用。

第一,1592年朝鲜卫国战争。

明朝万历20年,壬辰年,日本进攻朝鲜,不到六个月近乎占有朝鲜全境,朝鲜几乎有亡国危险,明朝万历皇帝派出15万大军,苦战收复失地,把日本军队驱赶到朝鲜南部对峙。在朝鲜军队一败涂地的时候,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海军可以算是一枝独秀,从1592年的5月到7月,李舜臣在露梁,闲海,安骨浦等海域连续取得海上胜利,重创日本海军。日本军队因为海军受阻,兵源和物资补给无法保证,只得在中朝边境驻扎,为后来大明军队的反攻胜利赢得了战机。可以说,在1592年,李舜臣在卫国战争中居功至伟。

第二,1597年朝鲜卫国战争。

第一轮战争在中国明朝大将李如松的指挥下,中朝联军已经占据优势,到了1594年,基本上战事平息,明朝军队主力撤出朝鲜。可是1597年,日本从朝鲜南端二度发动战争,这次规模更大,战况更加惨烈。明朝从国内调遣了大量军力参战。1598年2月统帅邢玠调动水陆15万军力奔赴朝鲜,其中都督陈璘调动两广兵力,老将邓子龙率领南京和浙江兵力赴朝鲜参战。

在1597年7月,日本首先进攻的就是朝鲜的水师,当时李舜臣被诬陷下狱,指挥无能的朝鲜水师在闲山岛几乎全军覆没。主帅死亡之后,李舜臣复出。这就是大家看到的影片鸣梁海战的背景。鸣梁海战只是一次战术性的胜利,结局是以失败告终的。真正有决定性意义的是露梁海战。当时日本在朝鲜的军队在中朝联军的反攻之下已经岌岌可危,向本部求援。1598年11月18日,日本300艘战舰出现在露梁海域,中朝联军打响伏击战。在这场战斗中,李舜臣和邓子龙负责两边伏击,陈璘的大军是正面应敌的主力。

在战斗中,邓子龙和李舜臣双双牺牲,但是战斗取得了胜利,300艘日本舰船被重创200多艘。此时因为丰臣秀吉也死亡多日。日本无心恋战,最后撤出朝鲜。为朝鲜半岛赢得了300年的和平。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为了帮助朝鲜打赢卫国战争,明朝几乎出动了最精锐的兵力,惨胜之后,明朝精锐兵力几乎消耗殆尽。再也没有力量压制后金和国内的动乱,为明朝亡国埋下了伏笔。

想当年,作为宗主国,大明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帮助藩国重新获得家园和和平。今天在他们的历史里,很少提及这个事实。反倒是把自己本国的将领,捧到了东亚战神的高度。只能是一声叹息。


铁锤历史

李舜臣(1545-1598),李氏朝鱼羊时期的抗日名将,战功赫赫。李舜臣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人家,幼年家境贫困。但他十分刻苦,文武兼备。大器晚成,他32岁才武科及第,初任全罗道井邑县监、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等。是时,丰臣秀吉一统日本,野心勃勃,想要建成一个亚洲大帝国。他制定下策略:先征服朝鱼羊,接着中国,然后印度等地。1952年,丰臣秀吉集合20万军队征伐朝鱼羊,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韩国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1951年,李舜臣临危受命,担任全罗道左水军节度使一职,积极备战。他严格整治军队,改革海军编制,并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另外,为提升战斗力,他对武器进行了改造,创造了新型“龟船”。新型的龟船体积庞大,长35米,宽11.8米,高5.2米,船身坚硬,并包有铁板,龟背铁板上还装上密密麻麻的铁钉。船身四周挖了70多个空洞,可以放箭、放炮、放火等,功能多样。船头设有乌龟头,口中含有硫磺硝烟,遇敌袭就会喷出迷雾,这一设计既震慑敌人,又增强了船的战斗力。龟船是当时较为先进的军舰,它的出现增大了朝鱼羊战胜的几率。

1592年,战争爆发,日军迅速攻陷了王京、开城、平壤等地,一时间,朝鱼羊面临着灭国的危险。在朝鱼羊的求救之下,明朝还派出了一批军队支援抗倭战争。陆地接连失利之下,李舜臣部在海战中捷报连连,牵制了日军的行动。10月釜山海战中击沉了日海军将领九鬼嘉隆部上百艘船舰,重创日海军,使之不敢再战。1597年,因日方的反间计,李舜臣被革职,关入狱中。没有了李舜臣,朝鱼羊海军在对日作战中全军覆没。不得已之下,李舜臣被重新启用。李舜臣为了国家利益,重整海军。露梁海峡战役中,他仅凭13艘船舰打败了日军330多艘船舰,堪称水战中以少胜多的典范。彻底在海上取得优势后,他还在古今岛(今莞岛)建立了海军基地,与中国将领一起,完成了对日海上封锁。

李舜臣,可以说是朝鱼羊壬辰卫国战争胜利的关键。他力挽狂澜,在战事失利的情况之下,取得制海权,为朝鱼羊后来的反击提供契机。他去世后,赠谥“忠武”。他是朝鱼羊半岛人民的民族英雄。但他对于东亚来说,意义并没有那么大,也就称不上“东亚第一战神”了。


国家人文历史

这个话题跟日本战国时代的“村战”美誉,有异曲同工之妙。

日本霸者——伊达政宗;日本第一枪——名古屋山三郎;日本第一武士——真田幸村,这个算你们日本乡镇基层矛盾,既未上访,不予置评。
天下无双——前田庆次,剑圣——上泉信纲,冥界诛人——服部半藏,你这让中国人就尴尬了,别的不说,你这冥界诛人,让黑白无常谢七爷和范八爷就很不开森呐!

要不是李如松、麻贵们给你们没收了这些帽子,大概他们是要戴着进棺材的。

韩国人说李舜臣是东亚第一战神,日本人首先要有反对意见,被没收帽子的这群“战神”们肯定不服气,有本事别呼叫老大啊,我们彼此玩抢帽子大赛,愿赌服输!

让我来边介绍万历朝鲜战争,边介绍李舜臣,让我们看看他为什么会被本国民众称为东亚第一战神。

李舜臣是一员名将,这一点本身无需质疑,他所创建的龟船,以铁皮蒙木,上有铁钉,其实更像一只铁刺猬,防守功能无出其右,进攻也有特色,但总得来说就像冰岛队的防守,几乎无懈可击。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让他担任半岛海军总装备部部长,绝对优秀而称职。

1592年,丰臣秀吉发兵九路,攻打朝鲜,一月未到,朝鲜八道瓦解,朝鲜一共就八个道,国王逃到鸭绿江边,向中国求救。这个过程中,朝鲜陆军可谓不堪一击,海军在李舜臣的带领下,打得有声有色,取得一系列海战胜利,渐渐压制住了日本海军。

陆地上,大明派来的李如松通过大炮齐轰的战术,接连收复平壤、开城,进攻南部。日军打又打不过,海上补给线又受阻,没军粮可吃了,抢也抢不到多少,1593年,日军不得已暂时接受条件,双方罢兵休战。

1597年初,日本人看《三国》看的很顺溜,行使反间之计,李舜臣被剥夺兵权,日本再度出兵攻打朝鲜,朝鲜海军马上就遭到毁灭性打击。后来李舜臣得以复出,朝廷对他的命令是弃船登陆,组织抗战,但他坚持自己的主张,认为海军精神不能垮,坚决留在了海上,他的决定是对的。但也说明,李舜臣虽然是武举登科出身,但骑射功夫显然不是强项,但架不住战略观很强,他率领海军残部取得对日本海军的鸣梁大捷。

陆地上,朝鲜陆军继续疲软,国王继续求援,大明军队再度征发,在半岛南端与日军对阵,互有胜负。

1598年8月,丰臣秀吉病死,10月,消息传到半岛,日军开始退兵,联军开始追击,联军中的海军更是发挥了痛打落水狗的精神,发动并取得了

露梁海战大捷。

露梁海战的联军主要兵力是明军,是水师提督陈璘领导率领的,朝鲜海军的元气尚未恢复,联军虽胜,但付出了大明水师副将邓子龙和朝鲜名将李舜臣阵亡的代价。韩国人心目中的东亚第一战神将星陨落、走向神堂。

综述,李舜臣是一位16世纪朝鲜十分杰出的海军将领、最优秀的海军总装备部部长,距离东亚第一战神,还有一座中国境内的十万大山需要攀爬。


历来现实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

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军300余条战舰。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1592年,日军20多万大军进犯朝鲜并迅速攻陷王京、开城、平壤等地,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半岛,韩国称这一段历史为“壬辰倭乱”。



应朝鲜王朝之请,明朝派兵出援,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中朝两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的战争。明军由老将军副将邓子龙亲率近卫亲兵1000人乘三艘大福船为前锋,埋伏于露梁海北侧;陈磷率大明水师主力埋伏在昆竹岛与水门洞港湾内正面阻击日军船队;李舜臣的朝鲜水师埋伏在南海海面的观音浦,准备与大明水师夹击日军。11月18日午夜,岛津义弘发现中了埋伏后,第一个反应就是回撤,这时把守在海峡出口的副将邓子龙所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邓子龙首先发现了突围的日军船队,率三艘大福船冲入日军舰队,在战机出现的第一个时间—也是战场的关键点—挡住了岛津义弘的船队,居功至伟,战后,他被万历皇帝“赠都督佥事,世荫一子”,而且还“庙祀朝鲜”。在邓子龙危急的时刻,陈嶙派陈蚕率军前去增援,岛津义弘在回撤无望的情况下,只能作困兽之斗,与明军水师和朝鲜水军决一死战。明军水师主力和朝鲜水军两面夹攻,日军船队三面被围。


也就是在天亮后,日军损失了40多艘战船后,乘黑夜勉强突出包围逃走。明朝水师主力和朝鲜水军紧紧追击,天亮不久追上日军舰队,重新将其包围。激战中邓子龙和李舜臣双双牺牲!双方鏖战之时,明军副将陈蚕和游击将军季金率领的分舰队赶到了战场,至此日军完全丧失斗志,一艘接一艘的战船被焚毁。到19日下午,海战结束,岛津义弘只带着50余艘战船突围回国,负责断后掩护的日军战船在九鬼四郎的率领下,拼死顽抗,全部战死,整个海战共有450艘日军战船被焚毁和击沉,日军倾注全国之力兴建的海军舰队在露梁海战中几乎被全歼。侥幸登岸的日军残兵败将连同没有登船的日军退守乙山要塞,凭借乙山天险负隅顽抗,明军水师也在陈璘指挥下登岸,在大明陆军的配合下,发动夜袭攻克乙山要塞,消灭了日军残部,岛津义弘所率的第5军主力几乎完全被消灭,



战后直到今日朝鲜、韩国方面对李舜臣推崇备至,韩国曾花了8年时间为李舜臣修建显忠祠。但朝鲜、韩国两国对明朝水师的贡献却故意掩饰和误导。比如:露梁海战的主角是中国水师主帅陈璘,从联军的组成就可以看出,李舜臣也只是一个副帅,只不过四百多年过去之后,朝韩为了夸大自己的民族英雄,有意颠倒事实,说李是露梁海战的主角,真是有些太牵强了,好象这么大的一场海战,全是朝鲜水军的功劳,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明军的450多艘战船,仅凭李舜臣的水师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挡住日军的500余艘战船的,还谈何大捷了?日军主力舰队如果大部逃回本国,就依然可以保持对朝鲜的侵略能力


说岳飞,首先我们近些年很少宣传岳飞。其次关于岳飞人们更关注他的受冤。北伐时岳飞就是绝对主力全凭一己之力抗击外侮。韩国胡吹说一个李舜臣低二十个岳飞,如果岳爷爷泉下有知,一定呵呵了!我们谈及古代历史古代军事不会只有一个岳爷爷显摆,韩国人拿出几个来试试,真是又可气又好笑!


芷若幽兰666

我倒是觉得韩国人真的是太谦虚了,竟然只把李舜臣称为东亚战神,至少也得是亚洲战神吧!


在这个半岛的历史上,李舜臣绝对是属于“天才”级别的人物。李舜臣发明了一种船,号称“龟船”。

这个龟船在在16世纪的时候当然是个了不得的东西,长有10丈,宽1丈多,四周用铁板包着,铁板是还有带上铁钉,不仅防御力十足,进攻能力也极强,那简直就是海上的“坦克”。

在丰臣秀吉派出20万大军入侵的时候,该半岛的陆地部队完全不堪一击,唯有李舜臣的海上部队屡传捷报。

李舜臣的巅峰之战自然是鸣梁海战了,李舜臣以12艘“龟船”面对日军330余艘战舰,李舜臣获得了大胜。然后在露梁海战中,李舜臣又配合大明的水师再一次大败日本。

老实说,李舜臣的能力确实是毋庸置疑的,要是成为“某半岛战神”那是完全没啥问题的,不过这个“东亚战神”就有点过分了,毕竟这半岛就那么大。

如果当年丰臣秀吉的军队能强大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军一样,那李舜臣被称之为“东亚战神”那也就算了。问题是丰臣秀吉的军队有那么强大吗?


小镇月明

韩国称李舜臣是东亚第一战神到底符合事实吗?先不谈他是不是第一战神,首先关于李舜臣的战绩,我国很多书籍和文章其实也都是从韩国抄来的,其实韩国宣传的李舜臣战绩水分极大。

首先龟船没有任何远海作战能力,就是一个30来米长的小船,还是靠划桨行动,里面挤满了120多个水兵和水手,环境拥挤不堪。那上面有什么武器呢?就是所谓的天字铳、地字铳、玄字铳、黄字铳和胜字铳。

比如胜子铳就是一个50多厘米长的一个铁管,实际射程20多米这么一个玩意。天字铳在这些武器中是最大的,有700斤,但是这东西后坐力特别大,发射一次还不够士兵们往回抬的,而且没有任何精确度。

韩国就吹这些东西可以发射十多里地,比二战美军75山炮射程还厉害,而且韩国根本没有鸟枪,李舜臣自己也没有。韩国的鸟枪佛郎机都是明朝在1597年以后才援助的。

在著名的鸣梁海战中,日本只是藤堂高虎带领30艘中型关船甩开大部队开始追击韩国船队主力,结果中了埋伏死了几十个人,但实际上日本通过这场海战控制了制海权。李舜臣自己写了的乱中日记也只写有“贼船有三十只撞破”而已,根本没有击沉的记述。

李舜臣本来就自吹了一下,到了韩国后来的书里直接就变成了击沉击伤123艘日本战船,杀死9000日军。要知道整个日本参战的水师才7200人,整个这场战争的制海权都是明军夺取的(参考露梁海战)。

只不过我国不太喜欢吹嘘而已,就被韩国拿走,就好像我们不太谈高句丽,韩国就认高句丽当祖宗一样。唐朝灭高句丽,早就迁移高句丽的所有王族平民到我国安徽江西河南居住,而且人家高句丽是起源黑龙江内蒙的游牧渔猎民族,和韩国一个农耕民族并没有什么关系。


深度军事

说李舜臣仅仅是东亚第一战神,那真是太委屈他了,要是按照韩国人的说法,李舜臣简直是宇宙第一名将,是可以在黑天登上太阳的,据韩国人说,那时候不热。这样调侃韩国数千年来仅有的名将——十亩地就这么一棵独苗,哈韩者肯定不满意,但是李舜臣是不会有太大意见的,因为他不哈韩,反倒有些“哈明”。笔者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翻译归纳出来,以博读者诸君一笑。

当然这个有趣的故事是关于“亚洲第一名将”李舜臣的,这里面笔者没有贬低李舜臣的意思,毕竟他是韩国这么多年(按照韩国人的说法,他们有六千年历史呢)唯一拿得出手的将领,而且李舜臣在抗倭战争中真的立下了大功,虽然跟李如松麻贵没法比,但也杀了不少倭寇,也值得尊敬。

但是在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战争中,李舜臣的地位和作用真的不是那么大,以至于中国史书终都很少记载——甚至大明朝野上下都没把那场战争太当回事,属国的一个将领干了些啥甚至死不死,明朝官员还真都没当回事。

不过当时的文风盛行,连武将也要附庸风雅写点笔记和诗文,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

万历二十年,明军和倭寇再次开战,刚刚重新执掌朝鲜残余水军的李舜臣迎来了他的顶头上司,来自大明朝的御倭总兵官陈璘。

这位陈璘陈总兵是个出色的将领,但也绝不是个好官,此公及其贪财,无论是打仗还是当地方官,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收集金银财宝——似乎明朝的官员们都有这个爱好。

就是这个起起伏伏的陈璘,在倭寇侵朝的时候又找到了工作:当上了御倭总兵官,领着五千水军打败了倭寇首领石曼子(岛津义弘,倭寇称之为鬼石曼子),抓住倭寇将领平正成、平正秀并当场砍了脑袋,陈璘先生也因此升官当了从一品的都督同知,算是浪子回头修成正果了。

但就是这么个不太靠谱的大明贪官加能将(请原谅笔者的称呼,在明军中,陈璘实在算不上名将),却让韩国人眼中的“亚洲第一名将”李舜臣佩服得五体投地。

陈璘喜欢钱,但是连饭都吃不饱的李舜臣没有钱,自然无法投其所好孝敬这个来自天朝上国的顶头上司(连李舜臣的国王见了陈璘也得行礼),但是这之后发生的事情让人对陈璘刮目相看。

陈璘陈大总兵表现出了大国将军的高风亮节,一分钱也没朝李舜臣要(估计也是不屑于要),反而经常请李舜臣吃饭,为了展示自己跟李云龙一样“有文化”,陈璘还喝点小酒之后还写诗送给李舜臣,不过看那诗的水平,也真跟李云龙差不多:不有将军在,谁扶国势危?逆胡驱襄日,妖氛倦今时。大节千人仰,高名万国知,圣皇求如切,超去岂容辞!

前面几句是我们历史上的将军们对下属惯用的表扬词句,而最后两句才是表扬的最高境界:兄弟你很能打,咱们的皇上(陈璘和李舜臣还真是一个皇上,李舜臣和他的国王也有一个共同的皇上,那就是万历皇帝)都挺欣赏你的,打完这仗,你就跟我混吧,我领你见咱们皇上,保你升官发财!

一听连万历皇帝都知道自己,正在被王国文官欺负的李舜臣兴奋得两眼放光,对陈璘能“拉兄弟一把”也是感激涕零,看了这段,忽然能想起《鹿鼎记》里韦小宝忽悠扬州知府慕天颜了,不过陈璘这次真不是忽悠,他是可以在给万历皇帝的奏折里带上一笔李舜臣的,万历一高兴,也兴许就接见了李舜臣呢。

李舜臣感动得不行,但拿不出钱也请不起饭,只好也写诗表忠心,只可惜这李舜臣的诗写得比陈璘还打油,所以连陈璘的后人整理的时候都没有收录进去,以至于我们失去了一次“奇文共欣赏”的机会……


半壶老酒半支烟

李舜臣的谥号为“忠武”,在中国“忠武”是武将的最高荣誉,只有岳飞、韩世忠、诸葛亮这样的人物能用忠武,但李舜臣的功劳却是连他们的一个指头都没有。

“露梁海战”是李舜臣一生最得意之作,西点军校也把它评为“世界古代八大海战之一一”,但是这场海战的总指挥却是明军水师提督陈璘。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攻陷朝鲜的“三都”、“八道”,然后被猛人李如松一顿狂揍。丰成秀吉不愿投降,万历二十五年又发兵14万侵略朝鲜,不料又被援朝总兵麻桂在朝鲜王京附近暴揍一顿。

次年,丰成秀吉去见天照大神了,留在朝鲜的日军人心涣散,准备秘密撤军。露梁海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明军水师提督陈璘率领500艘战舰和5000水兵,从广东北上阻截日军。

国与国之间的大战,统帅的作用固然重要,但归根结底的还是国力的对抗。陈璘带去的大福船有四层高,配有重炮1门,佛朗机炮6门,碗口铳60个,鸟铳10把,烟罐100枚,火弩500张。在当时不敢说称霸全球,但绝不比欧洲战船差。

李舜臣的“龟船”是最早的铁甲战舰不假,但只有12艘,而且长度仅有35米,只能发射鸟铳和火箭,所以李舜臣只能给老将邓子龙做副手,在露梁海北侧的观音浦承担伏击任务。

露梁海战日军损失200多艘战舰,一万多官兵。如果要靠李舜臣的12艘龟船,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李舜臣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他和邓子龙都战死了;二是朝鲜实在拿不出像样的武将,只能矮子里面拔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