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肉——比烤鸭还传统的老北京美食

提起老北京炉制的美食,可能很多人都只能想到如今的北京烤鸭,不过有一道老北京的传统菜——炉肉,在旧时可是与烤鸭齐名!

它应该算是烤鸭的前身,先有的烤炉肉这种做法,才有的烤鸭,这么算起来,炉肉的年头至少得六百年往上了,因为最早的便宜坊烤鸭,距今刚刚600个年头。后来由于烤鸭越来越拔尖儿,炉肉渐渐失了宠。

炉肉——比烤鸭还传统的老北京美食

炉肉,又称“烤方”、“挂炉肉”、“响皮肉”,老北京传统名菜,是久已绝迹的美味。乾隆年间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记胜》“八月”“时品”条中就记有“南炉鸭、烧小猪、挂炉肉。”,此处的南炉鸭指的就是现在的烤鸭,取小猪烤之,则为烧小猪,其不用小猪者,名为炉肉。

现如今,这南炉鸭就演变成了烤鸭,烧小猪也逐渐被粤式烤乳猪取代,而挂炉肉则原汁原味,连名字都没变,但能原汁原味吃到的,确是不多了!

炉肉——比烤鸭还传统的老北京美食

制炉肉的精选的五花肉不是煮的,而是大块大块烤熟的!腌好的皮薄肉嫩的优质五花,差不多10厘米宽、十几厘米长、数厘米厚的一整块,像烤鸭在进炉前也要适度风干才能烤出脆皮一样,挂在钩子上,送入特制的烤炉内挂起,肉皮面色焦黄而脆,肉的部分柔软鲜嫩。

有传闻称,判断炉肉是否烤好,主要看肉的颜色和走油的情况。开始,油量走得多,滴油的频率比较快,如雨滴一般,快烤好的时候,油走得差不多了,肉的颜色越来越深,几秒钟才滴一滴油,就算基本烤好了。

这五花肉想烤好了,也有不少讲究呢。首先,得用果木来烤,增加肉的果香味道,烤制的过程中,炉温得保持在200度以上,得听见皮烤得噼里啪啦响才成,所以这炉肉也叫响皮儿肉。除了响,这五花肉的皮儿,还讲究得烤出泡来。

炉肉——比烤鸭还传统的老北京美食

可以看出来,这炉肉的原料就是最普通的五花肉,烤制成炉肉,也卖不出多高的价儿,但烤制的过程的却很麻烦,因此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来,烤鸭逐渐受到官吏洋人青睐,一步登天,最终走出炉铺,披上龙袍登堂入室,成为响当当的国菜。

而出身相同的烤整猪和炉肉却消声匿迹,沉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二分皮三分瘦五分肥膘,走完油后的炉肉,如今已成为70岁以上老北京人心底最温软的回忆。

想来吃过正宗的炉肉的人应该也不多见了,如果可以,真想回到古时候,去试试那些我们未曾见识过的手艺!你有过这种想法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