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现出让人“上火”的行为,却是聪明的表现!好好培养别错过

孩子表现出让人“上火”的行为,却是聪明的表现!好好培养别错过

1

可惜事与愿违,孩子对学习就是不开窍。高一读了两遍,连挂多门学科,最后自己都想放弃念书了。

换做其他家长,肯定跟孩子过不去。然而思来想去,这位父亲最终尊重了孩子的决定。他说:“只要孩子要走自己的路,就让他走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会生存,只要生存的好,又何须走高考这一座独木桥?”

可以说,这位父亲的眼光了决定了孩子的未来。离开学校后,孩子不仅连续出了畅销全国的著作,还当了职业赛车手、导演,现在则转型成为商人。

他的名字,叫韩寒

有时候,培养孩子急不得,人生是一场长跑。但是有的孩子却早慧,年纪轻轻就表现出某一方面的特长。

有一个小男孩,两岁多时看《猫和老鼠》,听几次就会弹里面的钢琴曲。他的爸爸同样独具慧眼,最后索性辞职了,一门心思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这个男孩的名字,大家同样耳熟能详。

他的名字,叫郎朗

孩子表现出让人“上火”的行为,却是聪明的表现!好好培养别错过

2

当孩子年幼时,表现出让人恼火的一些特点。别着急上火,这是早慧的征兆。

场景一:给孩子买了一辆小车,他好喜欢拆掉。陪他千辛万苦拼成一个积木玩具,一回头他又拆了。“跟你说过好多次,拼一个成品不容易。”父母气得牙痒痒,孩子却不长记忆。渐渐长大了,开始拆手电筒、遥控器……什么新鲜拆什么。

这类孩子的优势很明显——他乐于去研究事物内在的秘密,总是好奇这个东西如何运转。一般而言,喜欢拆东西的孩子,动手能力强。这样的孩子,就让他们拆个够吧。家长可以多提供一些能拆卸的玩具,有能力的学理工科的父亲,甚至不妨带着他们组装半导体收音机。未来,他们很可能理工科学得好,有成为发明家、科学家的潜质。

场景二:有一类孩子特别能聊,基本和他在一起的时候,用北京话来说就是“话特别密”,别人都插不了嘴。不仅有无穷无尽的“为什么”可以轰炸父母,自己还特别喜欢向大人讲述一件事,比如描述幼儿园的见闻等。面对这样的“话痨小孩”,有的父母真的比较苦恼。

这类孩子模仿能力特别强,不仅对大人的言语快速理解,还能活学活用。如果孩子有这种表现,说明他口头表达强。有些父母在家说话一定要注意,小心孩子一直竖着耳朵听,不好的话千万别再说,以免影响到孩子错误模仿。

人越多,他们聊得越来劲。这样的孩子,明显表达力突出,适合往“说话的职业”方面培养。他们能出众、敢登台,可以往主持人、演说家的方向培养。

场景三:有的孩子是孩子王,不管到哪里,身后都跟着小跟班。大家喜欢跟他玩,愿意听从他的调遣,“团团伙伙”干点闯祸的事。不过,大家往往给这类孩子贴上“调皮”的标签,觉得他们太难以管束。怎么会有那么旺盛的精力呢?不过,严格说来,这样的孩子反倒是有领导力的表现,适合往社会管理工作方面培养。以后,他们的人缘也差不了。

孩子表现出让人“上火”的行为,却是聪明的表现!好好培养别错过

3

父母的眼光,表现在对孩子的欣赏上。欣赏他们,就会仔细留意他们的举动。有的父母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其实有的不一定适合。万一孩子抵触情绪强,不少家长还会“动粗”,不仅打没了天分,学习兴趣也丢了踪影。

培养出台球冠军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说:“从哇的一声哭出来那一刻起,每一个小孩都有天分。”古人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的潜能很早就能体现,只不过每人表现出来的方式不一样。一位早教专家说,最能抓住孩子早慧尾巴的时机,就是在孩子玩得忘乎所以的时候。好好观察、好好培养,即便他们的行为让人恼火,说不定就是智慧闪耀的时刻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