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邻国就这样甩了我们10条街

昨晚的世界杯,很多人都被日本足球感动。抛开历史等各种层面,日本球员的拼搏精神和在绿茵场上的个人素质,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日本这个民族,我们有太多复杂的情感。儿童和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特点,今天想就日本的幼儿园谈谈自己的感受。

幼儿园如何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邻国就这样甩了我们10条街

前年,和先生去了一趟大阪。旅途很顺利,回程的时候我们找了当地的一个华人送机。从大阪到关西机场有一个小时的路上,他乡遇故知,我们自然地聊起天来。彼此都是为人父母,三句话不离孩子。话题,就说到了幼儿园。

这个华人,我们叫他A先生吧。A先生的女儿刚刚就读日本幼儿园,“日本的幼儿园真的让人非常感动。”提到女儿的一些经历,A先生打开了话匣子。“您为什么会用感动这个词来形容?”我和先生都表示很意外。

A先生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初夏,早上还晴空万里,到了下午突然下起瓢泼雨。A先生和太太简直猝不及防,糟糕了,女儿早上出门也没有带伞。而且家离幼儿园有一段距离,这时候去接,肯定来不及了。“女儿会淋成落汤鸡吧?”夫妇俩惴惴不安。

没想到,女儿回来时居然举着一把伞,丝毫没有淋湿。一问才知道,快放学时,老师在班里统一问“谁没有带伞?没有带伞的小朋友,都到老师这里领一把。”老师事无巨细的细心,让A先生非常感动。

而另外一件事,差点让他掉下眼泪。半个学期过了,因为女儿是中国转学过去的,幼儿园老师约孩子家长到学校面谈,聊聊是否适应,对学校有没有什么意见。A先生实话实说,觉得女儿进步太慢,语言等各方面好像还没跟上趟。

没想到,幼儿园老师当时就变脸了。老师说,你的女儿那么小,又不是本国人,不远万里到另外一个国度上学。陌生的国家、陌生的环境,语言也不通。她也许不想来,可她没有选择权,因为父母让她来,她就来了。完全全新的一个陌生环境,那么一个小孩儿,能来上学,本身已经很勇敢了。作为家长,是不是应该换位思考,多一份理解和宽容呢?

A先生内心十分温暖,“日本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就是,家长你可以不用管那么多。都教给我们好了!”经过半年的幼儿园熏陶,女儿行为举止彬彬有礼。一进家门,女儿先跟父母打招呼:“我回来了。”下一步,将自己的鞋、包整整齐齐放好。日本人的礼仪在世界范围都有名,其实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慢慢开始形成了。

日本幼儿园到底有何“优越”?

幼儿园如何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邻国就这样甩了我们10条街

上图是一张日本幼儿园的资料图片。与中国幼儿园不同,老师不会对时间有所要求,而是希望孩子们慢慢吃,在吃的过程中培养文明的餐桌礼仪。在日本人看来,好的教育是育儿的第一步。日本孩子还会参与到帮助老师分饭的过程,体验劳动者的付出,更懂得“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幼儿园如何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邻国就这样甩了我们10条街

很多去日本的朋友回来告诉我,那边的孩子很能“抗冻”。即便冬天,家长也不会把孩子裹成粽子。原来,很多日本育儿专家认为,锻炼抵御寒冷的能力,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同时增强其意志力。因此,当我们中国孩子在冬天穿上厚重羽绒服的时候,日本孩子往往穿得比较少。这在欧美国家也很常见。孩子穿得比较少,客观上要求他们通过运动让自己更暖和。自然而然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

幼儿园如何拉开孩子之间的差距?邻国就这样甩了我们10条街

我在美国时,有一个日本同事告诉我,孩子上幼儿园以后,每天衣服要自己穿。妈妈就站在旁边袖手旁观,也不帮忙。对于2~3岁的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园要求的。小到穿衣换衣,大到打扫自己班级的卫生,老师都让孩子们自己动手。上图就是一张孩子们帮助老师擦拭地板的照片。这些训练,就是从两三岁开始。最关键的是,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家长高度融合,孩子们在幼儿园养成有条不紊做事情的习惯,家长会很好地贯彻。不像我们中国一些家长,看孩子穿鞋、穿衣服穿不好,就忍不住动手帮忙。对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完全可以慢慢动手,直到最后熟练成自然。

其实,日本的幼儿园还在园区建设和设计、环境教育等诸多方面领先,一篇文章实在容纳不下,我们可以从中窥见一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对照不足,不断提高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