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芦山」古之芦山外八景

「经典芦山」古之芦山外八景

古之芦山外八景

神禹漏阁

位于县城南16公里的飞仙关峡口处。峡口有一螺形小山峰,矗立横当其间。由雅安上行至此,给人一种车到山前疑无路之感。世传,此峰先为大禹后为李冰之子二郎治水疏凿之离堆,下有井通入河。唐宋以来,在螺峰上建有殿阁以祀大禹。明初,又建庙祀治水镇龙之二郎神,“天旱祷雨辄应”,故名“神禹漏阁”。古时,飞仙关至雅安间的飞仙峡(又名多功峡)崖壁上开凿有栈道。因雅安多雨,古有“漏天”之称。故宋人宇文浦《新路赋》云:“惟天下之至险,有严道之漏阁焉”。清代芦山岁贡王心广亦诗云:“禹甸山川垂远功,景传漏阁真玲珑。石崖只透冯夷宅,地脉巧穿溟岛宫。严道县中留古迹,飞仙关内见神工。巍巍蔡蒙夹相望,阁外长江声自雄。”

「经典芦山」古之芦山外八景

三江鱼跃

位于县城南约7公里芦山河、宝兴河、落霭河汇合之三江口。此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落霭河合流处岸高3米许,水落如瀑。每年鱼类产卵期,鱼群逆流而上,跃越飞瀑;锦鳞映晖,如锦似织,实乃美画天成,蔚为壮观。县人称之“鱼跃龙门”。清代芦山举人竹全仁诗赞:“三江鱼跃大方稀,主峙关山一石矶。鼎足湍流成月窟,修鳞腾化入朝晖。何劳渭叟来垂钓,却与严滩命意违。欲赴龙门权小试,岂同贪饵亵雄飞。”

佛图圣灯

旧时,县城西南2公里处的佛图山上建有佛图寺,山因寺而得名,寺因山而存在。相传,燃灯道人先在此修练,后迁徙到灵鹫山圆觉洞,遂成正果。但不忘故地,常回佛图寺探望。百姓在夜间常见三五团或七八团不等如星如灯之光,由佛图山顺周村岗向灵鹫山冉冉飘去,人们皆云燃灯道人返驾。此为旧时一大奇观。清代芦山举人竹琦诗云:“象教函玄谛,佛图舒慧光。陆离飞曲涧,闪烁夜高岗。松社分晖满,筠林邀晕长。定知灵鹫地,疑月照迥廊。”

四 罗城朝瀑

县东之罗城(纯)山,山溪条条垂悬,流瀑高挂,匹匹如练,朝晖相映,绚丽多彩。能卜天气晴雨,见瀑则晴,瀑隐则雨。清代芦山岁贡王心广有诗云:“东山如带号罗城,飞瀑倾泉悬挂津。彩散林峦崖吐沬,云横岭岫涧抛珍。雨晴可占盈虚象,昼夜无常自屈伸。碧涌银河霄汉至,早潮一望见天真。”后来山林被伐毁,此景已不复存在。

「经典芦山」古之芦山外八景

五 万斛涌泉

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之升隆乡泉水源。此地有地下水涌出,泡如散珠,汇成一泓,清澈见底,甘冽异常。清代芦山岁贡王心广赞曰:“混混清泉万斛腾,隆冬凛冽未成冰。穿田小波灌禾茂,放海微涛澈底澄。有本不从地下吐,无源岂向地中生。芦江圣水芳名在,时出还同一样称”。此处建有涌泉寺,清代芦山岁贡竹郎裔题壁:“涌泉寺,寺涌泉。涌泉涌寺门,寺门喜涌泉。涌泉先无寺,建寺为涌泉。所以因涌泉,故名涌泉寺。”民国初,县令陈开静,春日郊游,见而珍之,即召工凿石,砌成井槛,立碑勒铭,大加赞颂。从此,陈知事令人每日到此取水回府,供饮之。解放后,涌泉寺先后作为县农技校、党校、职中校址,寺殿保存较好。今,“泉水源铭”碑石为县博物馆收藏;涌泉寺为芦山中学辟为“涌泉山庄”,供人游览度假。

六 八步天险

位于县城东北约20公里的龙门乡青龙关。关前悬岩绝壁上凿有临邛古道石梯八步,陡峻嶒,路隘苔滑,如摺如皱;关上有岌岌危崖倒悬,形如方斗;关下是深谷急流,水声震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及之势。行人至此,心惊胆颤,望而生畏,实为至险之地。清代芦山岁贡王心广赞曰:“悬崖八步下汪洋,天险生成控远方。倾壁羊肠石擦耳,寻阶鸟道屐踢裳。孔明阵势还成津,伏羲卦图犹有方。只此山间一蹊径,飞帘捷步亦彷徨。”今此景尚在。

七 白虎悬岩

位于县城北约5公里的清源乡胡家沟灵鹫山脉断裂处。此处千仞绝壁,有白痕如虎上山,前有旗帜,惟妙惟肖,千年不改其貌,不褪其色。俗称“白虎悬岩”。传说,姜维有一妹自天水来芦山(蜀汉时名阳嘉县),被举为“县主”,带兵打仗,护为连城。其部下有一猛将作战神勇,常穿白衣,后于战中殉难,精魂化为白虎,紧跟帅旗追穹寇于绝壁之上。清代芦山举人胡联云写诗赞曰:“峭壁嶙峋不可攀,何年白虎踞其间?炳文屡变风云色,素质常余冰雪斑。谁复控弦能射石,无人采藿漫登山。只今不肯归林去。俯瞰边城镇百蛮。”今此景犹存。

「经典芦山」古之芦山外八景

七里夺标

旧时,芦山百姓于每年三月三日,在县城北七里山七里亭处,举行一年一度的祈祷丰稔盛会。亭前插秧标(即用青竹秆插于地),开成八卦六十四门阵式。全场灯烛辉煌,主持傩祭的庆坛师(端公)挥舞法器作法祭祀,祈祷当年丰收。然后擂鼓呐喊,人们齐竞跑争抢排阵竹竿,以得竿多少卜当年运气。先到夺得者、夺得多者为胜。会期人山人海,热闹非常。这一古老的傩祭活动,在芦山当时别具一格,颇有特色。此盛会,清代芦山举人竹全仁赞曰:“秧标插处烛荧荧,谁把冬傩变踏青。岂为蟠桃成戏局,实因祈谷闹山坷。八门排起六花阵,一鼓齐轰七里亭。边地舆情多好古,行年百室应盈宁。”

另外,传说内八景还有犀牛望月、鱼跳龙门、美女梳妆,外八景还有桔槔翻水、鼓佛晒肚、美女晒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