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梅戲怎麼樣?怎麼看待它的形成及其影響?

戲曲說

安徽黃梅戲是全國五大優秀劇種之一,因為其起源地有爭議,這裡就不提起源地是哪裡了。

黃梅戲的形成時間大約是乾隆、嘉慶年間,這時候的黃梅戲還是民間小戲,一般在農村舞臺上演出。


在清朝末年的時候,黃梅戲的民間演藝團體開始到安慶進駐,同時也對傳統唱腔進行了初步改革,減少了老腔中的虛聲襯字,使之明快流暢,還大膽地取消了幫腔,開始用胡琴伴奏。

從清朝末年到新中國建立期間,黃梅戲在安慶日益成熟,建立了完整腔調和體系,而且開始流傳向全國。


新中國成立之後,新文藝工作者進入黃梅戲界,他們與老藝人相互學習,親密合作。

以《天仙配》、《女駙馬》等劇目為代表,使黃梅戲的舞臺藝術發生的巨大變化,一批好戲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黃梅戲流行期間,全國基本上家家戶戶,甚至小孩子都能來兩句“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等經典唱詞。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黃梅戲對振興地方戲的影響極大,正是黃梅戲的流行度,才讓眾多年輕人開始瞭解戲曲文化,進而發掘自己家鄉戲的潛力。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香港臺灣特別流行黃梅調電影,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十年間,港臺地區拍了一百多部黃梅調電影。

黃梅調電影,又經過港臺電影的傳播,流行到了東南亞華語地區。

在當時,只要是古裝文藝敘事作品,很少不用黃梅調來推進情節的,即便在後來,港臺功夫武打影片全面興盛之後,黃梅調的餘溫也仍然持續至80年代初。


最經典的是92年,臺灣導演為了紀念黃梅調電影,拍了著名的《新白娘子傳奇》,這也是近三十年來,黃梅調系列作品的巔峰之作。

最後說明一點,黃梅戲的成功及其影響力巨大,與表演黃梅戲的大師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我們應該記住嚴鳳英、韓再芬、王少舫、馬蘭、黃新德、吳亞玲、蔣建國、黃宗毅、楊俊、吳瓊等等,這些大師的名字!


戲曲說

安徽黃梅戲深受人們喜愛,是全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黃梅戲又名黃梅調,誕生於明未清初,18世紀後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鄰地區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後逐漸東移到安徽省桐城縣(現為桐城市)為中心的安慶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桐城歌”或黃梅歌。這就是黃梅戲的前身。20世紀50年代黃梅戲是由桐城縣羅家嶺的嚴鳳英唱紅的,而羅家嶺是純正的桐城腔,黃梅戲婉轉的唱腔,醇厚甜潤,清新濃厚的鄉土氣息以及載歌載舞歡快表演形式並訊速崛起全國著名大戲,享譽中外。

安徽黃梅戲作為省文化名片,在國內外都很盛行,近些年來,培養一大批黃梅戲新秀,以安慶文化底蘊為依託,帶動周邊省市黃梅戲大力發展,黃梅戲今後如日生輝。經久傳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