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江西发展不起来,江西未来如何?

四弟思维

江西,简称赣,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位置很好,却在全国范围内被认为是“塌陷”了的中部,和它的邻居们广东、福建、浙江比起来,江西似乎贫困而沉默,是一个经常被无视的地区。

先来看下2017年江西的GDP排名:全国省份排名为16名,GDP总量为20818.5亿元,在全国32个省份中排名中游,但是对比下邻居,那就真的是惨不忍睹了。

那么江西发展为何这么缓慢呢?金十君为你解答。

工业基础薄弱,先天条件不足

有很多经济发展的好的省份,都是解放后国家的工业重镇,大量的国企、央企都在该地布局。这些地方就算暂时落后,一旦机遇来了马上就会一飞冲天。比如湖北,而武汉是最鲜明的例子。

所以在江西没有值得一提的企业,在2017年中国企业五百强中,江西只有五个企业入榜,除了江西铜业排名76名之外,其余四个都在两百名开外。企业少了,经济想要发展起来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地理环境

从地图上看,虽然江西处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中间,也和几个经济发达省份靠边,但其实江西地貌多为丘陵,四面环山,与周围各省相接的地区皆为山地地形。

只能靠着一些天然的隘口和通道与外界联系,比如广丰的二度关,铅山的分水关、桐木关,资溪的铁牛关,黎川的杉关、德胜关,瑞金的大岭隘,都是扼守着古代江西通往福建的各路通道。

人才流失

江西由于一开始省内经济没发展起来,许多人南下到广东打工;而后又西部大开发,大笔资金投放西部,许多青年才俊投身西部建设,江西自己什么都没捞到,还输送了不少人才。

教育资源少

江西的教育实力也很弱,985大学一所都没有,211大学也就是一所南昌大学,高校不足,导致江西的科研创新也跟不上时代,先天优势不足,起点就比中部其他的省份低。

江西在崛起

现在的江西,真的是不论经济、文化,还是教育、科技都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就连楼市都堪称沉默。

但是,江西正在迎来长江经济带以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机遇,以南昌、九江为龙头的环鄱阳湖城市群正在起舞,高铁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江西的铁路枢纽地位。

所以最近几年江西的发展速度可以说非常之快,年均GDP增长速率达到了9.5%左右,近五年都是保持这个发展的势头,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而且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各种保护措施使得江西的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国第二,江西的环境也非常的优美,有众多鼎鼎大名的景点,比如说庐山、三清山、龙虎山、婺源、鄱阳湖、井冈山等等。

如果能充分开发江西的旅游自由,将旅游作为江西的主力产业之一,合力打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也是很客观的。

哪座城市将率先成为我国第5个直辖市?2018年的房价还可能降回10年前的水平吗?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答!

金十数据

江西近代发展比较缓慢,和它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这种封闭性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对经济的发展影响会越来越小。看看江西处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就明白了。


中国的有些省,现在的边界是明清时才形成的,比如山东、河北、浙江,有的甚至几十年前年才成型,比如广东的西南沿海几座城市,划给了原来没有出海口的广西,江苏也被划出了上海。

但有的省,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定了型。历经唐宋元明清,到了民国还是这样,这就是江西省。另一个是福建省,但福建省曾在清朝管辖过对面的大岛,管辖范围略有变化。江西是一点变化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江西四面都是山,江西的边界,属于自然形成。

江西和福建是邻居,但这对邻居要见面可不那么容易,除非你能轻易翻过巍峨的武夷山。

武夷山简直就是老天爷故意把江西和福建隔开扔下的一座山脉。东北衔接安徽和浙江之间的仙霞岭,开始一路沿着江西与福建的边界向西南狂奔,一口气跑了550公里,直到广东与江西之间的九连山才停下来,红都瑞金就在武夷山中南部江西一侧。而仙霞岭和九连山之间,基本就是江西与福建边界的总长……

武夷山平均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大山套小山,连环山、回头山,幸亏有穿山公路,否则两省来回一趟,能瘦几十斤。

江西朝东南方向入海口被封堵,正南方向去广东,也要翻过能累死牛的五岭。五岭从西往东分别是湖南和广西之间的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湖南南部的骑田岭,以及江西和广东交界的大庾岭。

大庾岭的平均海拔也在一千米以上,古人要翻越大庾岭,只能走梅岭古道,每次都要带足干粮和水。大庾岭位于江西和广东的西部,两省东部还有九连山脉,最高海拔1430米,名叫黄牛石。江西有个传说,说有一头牛在山上吃草。可牛头在江西,把江西的草吃光了,屁股在广东,拉出一堆牛黄狗宝,肥了广东的田地。

为什么叫九连山,因为横隔江西和广东两省的九连山脉,加一起共有99个山头……

再看江西的西部,与湖南省接壤,更是山连山,半点喘息都不留给你。赣湘两省的北边,东北——西南走向盘着三重山。北层有幕阜山,中层有连云山,南层有九岭山。九岭山下来就是宜春,对面是湖南浏阳。

赣湘边界的南段,就是著名的罗霄山脉,海拔也都在一千米,主峰笠麻顶2120米。罗霄山的北端,有国家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武功山。中间有万洋山,井冈山就在万洋山江西一侧。南边有八面山、诸广山,直接连上江西与广东交界的大庾岭,简直可以说密不透风。

往东、往南、往西都有山,往北总可以吧。是的,北边的山相对少一些,但却横着一条浩荡奔流的长江……

你看地图,会发现长江到了九江后就往东北方向走了,江西和安徽、浙江还有接壤啊。没错,但是,普通地图是看不出来什么的,看地形图,就会发现,江西和浙江之间,横着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怀玉山。不出名,但却把江西进入东海的大门给堵死了。

就是江西和安徽之间,也横着绵延的皖南山系,黄山就在其中。皖南山系相对高度不是很高,但爬起来也不那么容易。江西要想出海,只能在九江坐船进入长江了。

江西的邻居不还有个湖北省吗?有,可幕阜山直接就把湖北和江西的大门给堵上了。

江西四面全是山,北边还有条大江,这样的天然地理条件,古人自然考虑单独建省了,方便但也很无奈。


地图帝

江西地理位置其实很好,与广东、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份相连,与湖南、湖北、安徽等内陆腹地接壤,自古就是江南胜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地有地,要人有人,要资源有资源,要历史有历史,要市场有市场,从来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域之一,那么,为什么现在的GDP只有18364.4亿元,位居全国十几二十的位次呢?就是跟中部六省的相比,也是仅仅高于资源枯竭的山西,位列第五名呢?江西的经济基础不好吗?其实也不是,老话就说过,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好,天下饱,江西既是湖广的连接点又是江南的始发地,江西的粮食作物特别是水稻曾经是皇城的贡米,现在都还在万年保存着当年的始于南北朝皇城一直到万隆博览会和庐山会议首选的食米生产基地;然后,庐山云雾茶、宁红红茶、婺源绿茶都是闻名中外的好茶叶;樟树的四特酒是中国最好的特香型白酒,是历史上最出色的的酒牌子之一了。可以说,江西的农业基础好得是不要不要的了。然后,江西的工业其实也是基础非常雄厚的,当年的三线工程,除了西南,国家安排得最多的区域,就是在江西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最近的区域,也只有江西了,江西的江铜是全国最大的有色工业基地;新余钢铁也是内地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之一;还有洪都飞机,是一五时期国家156项重大项目之一;景德镇的瓷器、萍乡的煤矿、鹰潭的交通几乎就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代名词;江铃汽车也是中国中低端商务车最好的车企。

那么,江西经济为什么起不来?

第一、江西人的思想还没有开放,没有直至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和敢闯、敢拼的市场经济的精神。前面说的那些企业,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大型的国企,国企是梁柱、脊梁,但是活力不足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江西的民营经济成分太低,南昌的几家做得比较好的民企,大都也是集体企业改制而来,整个江西省,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民企只有5家,还不及沿海的一个地级市,萍钢、豪泰、正邦、鸭鸭、煌上煌都是走出江西就不能跟沿海大的民企相抗衡或者抗衡能力稍弱的民企,担当不起振兴江西经济的大梁,总的感觉,体制机制的问题,才是江西经济振作不起来的主要的因素;

第二、一些江西人的思想里面,依然有我是红色故都的人,为共和国是做出了巨大牺牲的,国家应该向江西进行政策倾斜甚至补助、扶贫,很多老少边区的人依然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维。像吉安那一带,很多人感觉国家给他们电信免费、给他们的山区发救济、给他们的企业输血买单,是天经地义的,还有,江西出去的将军多、江西是红色故里、江西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是革命老区,那么江西的政治资源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东西了,打天下者就理所应当的应该坐天下,国家发展了,发达地区就应该来支援我们江西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是毫无疑义的,由此,缺少了起码的发展的动力;

第三、江西的政治生态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苏荣在江西主政时期,开展了四大一小的疯狂运动,就是在所有国道、省道边都要种植树木,原来的一颗大树后面,要种上四棵小树,通过权力的影响,让江西的人造风景的绝大多数的树苗都要从自己家里进货,用所谓的政治资本来大肆敛财,用党和人民给予的权力来为一己私利服务。然后,江西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模式过度依赖于土地财政,过度希望大兴土木来给民众带来都市的幻像,过度把招商引资和行政干预来作为市场经济的突破点,在营造商业环境上,打破不了行政干预的旧思维、旧思想;

第四、适龄劳动人口大量流失,江西省人口4500万,其中近千万人外出务工,在赣鄱大地的农村里面,几乎没有了年轻人生活的痕迹,十村九空,外出务工的人数可能远远超过了官方的统计人数。在这种情况下,虽然采取了人才回乡创业就业和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措施,但并没有化解人力市场缺乏的困境,本地的收入难以支撑大市场,更别说引进大型企业落户江西的人才需求。在已经吸引了回乡创业或者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的另一端,却将面临着办事难、办证难的困局。

各种政治与经济纠结不仅流失了人才,更让在本地的人才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在客观与主观的困境交织下,江西省不仅没有实现中部崛起,而且还一直在中部沦陷了。


坐看云起于此时

江西确实发展状况不如人意。环江西一周的省份经济都比江西发达。广东、福建、浙江自不必说,湖南、湖北的经济总量也远高于江西,甚至经济水平与江西差不多的安徽也逐渐拉开身段。因此,针对江西的经济塌陷有一个说法,叫做环江西经济带。


从上图可以看出,江西周边省份中,经济总量最小的安徽也达到了2.7万亿元,比江西高出30%。高者,如广东、浙江已经数倍于江西。从这个方面来说,江西的地位确实很尴尬,就好像一批座位近邻学生中,其他人成绩都很好,唯独你成绩很一般,显得很突兀。

应该说,交通位置的不利是江西落后最重要因素。广东、福建、浙江,紧邻大海,交通便利自不用说。京广铁路串联湖南湖北,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与京广铁路相比,途经江西的京九铁路,无论从客运、货运等方面都相对落后,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小,并且通车的时间晚得多,发挥作用的时间并不太长。

江西除了南昌之外,有两个地方的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却没有发挥出该有的经济实力。

一是九江。九江自古繁华,很早就是中国的四大米市之一。九江本来应该充分利用紧邻长江这条黄金水道的天然优势,把经济做大,搞外向型经济。直到今天,九江市的经济总量都并不是太大,才2000多亿。

二是赣州。地处闽南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后院,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在这一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应该吸纳大量的产业转移,扩大经济总量。而且赣州享受西部大开发的经济政策,尤其是税收优惠。可以利用该优势,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2017年,赣州市的经济总量和九江差不多也是2000亿多点。

一个是江西的北大门,一个江西的南大门都没有做大做强,这一点很可惜。

下一步怎么走?有人说应该多多利用江西山清水秀的环境,多发展旅游业。这个提法没有错,但是旅游业毕竟总量就这么大,吸收的就业人口就这么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江西可以把旅游业作为一个特色产业来发展,但不能把它当作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战略必须建立在工业发展上。工业才是一个地区,尤其是面积广人口众多的地区强大、富裕的必经之路。


因此,江西依然,必须战略放在工业化之上。江西除了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工业,比如,制药业、采矿业,更大的方向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福建广东的沿海地区,已经在向产业链上端转移,因此其会把利润相对微薄的下游产业转移到,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的省份。比如,著名的富士康,就已经开始从沿海地区逐步往中西部搬迁。仅仅依靠本土的企业很难做强做大,应该充分利用原海产业转移,以带动当地产业链发展。

比如,一个富士康转移到郑州,带过去一大批的手机配套产业,给当地贡献了很多的就业和税收。江西可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如果错过了,下一个机会也不知道是多久以后。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承接这些低端的产业,会污染当地生态,并且提升不了江西的经济影响力。要知道,提升经济影响力的前提是把经济总量做大。今天的深圳拥有华为、大疆创新、中兴、腾讯等一大批世界级企业。他是一步到位做到的吗?深圳也经历了低端产业发展时期。香港的制衣厂制鞋厂,在改革开放初期搬到深圳。之后深圳抓住机遇,一步一步产业升级换代,才有今天的智能制造、互联网科技等尖端制造业。珠江三角洲的佛山、中山等制造基地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承接产业转移,既省时又省力,对缺乏资金的江西来说,是一条捷径。


红谷新视界
我小学时就随父母去了江西,一直到上大学才离开江西,在江西读过书、种过田、做过工,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江西人,自认为对这个问题能说上几句。
不管在什么地方,也不管操什么方言甚至语言,我经常能很快辨别出江西老乡。当然乡音悦耳,但还有别的方面使我能辨认出江西人。一般来说,江西人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比较差一些。同一个办公室里面,和别人搞不好关系的大多是江西人。不要说江西人和其他地方人,就是江西人之间也是这样,或者还要更厉害一些。原来插队的时候,和上海知青没打过架,但南昌知青和九江知青到了一起三句没说完就拳头滴干活。南昌人见到了九江人非要骂一声“九剥皮”,同样景德镇人看到了都昌人不说上一句“都巴佬”就不解恨。都说江苏是大内斗省,人家那还是苏南和苏北,江西则是不是一个村子都是仇敌,真正的大内斗省。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江西出不了什么大人物,你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就在江西,江西是中央苏区,出了那么多将军,但没有一位元帅和大将,连57位开国上将中也就只有肖华、赖传珠、陈奇涵三位是江西人,江西人大多是中将少将,比如林彪集团里的三中将,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这是不是不科学?江西人就是爬不上去。
不仅是政治军事,到了现在江西似乎在任何领域都出不了顶尖人物。比如原来李宁和童非在一块玩体操,被称为“双子星座”,但童非每次在团体赛结束之后就精疲力尽,单项金牌几乎没有,到了现在几乎没人还记得童非了。
是不是江西人笨呢?绝不是。我们来盘点一下江西出过些哪些名人:陶渊明、欧阳修、王安石、晏殊、黄庭坚、文天祥、汤显祖、蒋士铨、朱耷、宋应星、陈寅恪、傅抱石,还真不能算少。但是如果仔细看一下似乎有一个挺共同的特点:脾气都不太好,恃才傲物。自己检讨一下,包括自己在内的江西人多少都有点这种恃才傲物的毛病,看问题偏执或者偏激,不愿意妥协,起码相比起其他地方人来表现得更突出一些,这就是我一开始所说的“江西老乡好辨认”的理由,因为自己就有这些臭毛病。
这种毛病就使得江西人之间也更容易不服气,更容易发生内斗,人际关系越发难处。记得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省委书记派人到学校里来,把江西籍的研究生找到一起开个茶话会(那时没有请客一说),那还是研究生招生人数只是本科生毕业生的1%的时候,研究生特值钱,来人说省委欢迎我们回江西,地方任选,单位任挑。但所有同学都是一句话:不回江西,怕江西,已经伤了心了,好不容易出来了干嘛还回去?江西人的窝里斗就有这么厉害。
江西人的这种窝里斗精神妨碍了江西的发展,但是这种古怪的窝里斗精神来自何处呢?
其实不难理解。江西大部分地区是鱼米之乡,历史上就没有发生过什么大的自然灾害 。原来的所谓灾害也就是长江鄱阳湖会隔个几年发一次大水,但那是大自然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没什么大问题,江西农谚说:“水淹一次三年不用施肥了”,到现在涨大水才算了一回事。对于江西人来说,自己就可以单独过日子,只要种好了自己的那一块田,天王老子都不在乎,谁都可以怼一下,这就是江西人倔脾气的根源。就像日本人之所以团队精神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的天灾多,不团结起来就无法度过难关,而江西人没这种必要,自己就能过日子。
而且鱼米之乡,从来没有过饥寒交迫的经验又使得江西人不贪婪,小富即安,不会去追求一个很大的目标。中国最积极,最富有进取心的大概是从浙江温州沿海下来经过福建一直到广东汕头这一带,而这一带的自然条件真的很差,穷则思变使得生活在这一带的人们必须比江西人更努力。
这些问题在农业社会都不是问题,但工业化社会的大规模生产要求的是合作和协作,而江西人在这方面比别人差一些,发展速度也就慢了一些。

但是虽然江西的发展速度可能慢一些,但江西不穷,一点也不穷,比如说网上那些很煽情的照片没有一张和江西有关。江西人可以很自豪地说,在别人还很穷的时候,大江西就不穷,虽然现在有些地方富了一点,但大江西还是不穷,将来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但大江西还是照样不会穷。

对于“富”的理解有各种各样,富裕是“富”,富庶也是富。

互联网+的发展,会生长出很多新的,过去无法想象的经济模式,对面对面的人际关系的要求也在减弱,江西如果能找到这样的经济模式,实现锦上添花也有可能。


冰冷雨天

江西的现状,和大运河北段及中段地区,很有类似之处。

那就是,在历史上,这些地方都曾是繁盛之区,而在现代,这里却是塌陷地带。

主要原因在于交通变革。

以往,大运河、赣江均为南北交通要道。那时没有京广线,沿海地带也远远比不上大运河沿线。

(图为赣江吉安段)

比如在那时,一个广东人要去京师,他要先进入江西,然后他可从鄱阳湖入长江,也可经上饶进入浙江,到杭州后再沿大运河北上。反之,那时一个人若要从京师南下广东,也要走这条路线。

但自近代以来,海运取代运河,随之便是运河沿线城市的集体衰落。如临清,在明清时为极重要的商埠,素有“繁华压两京”之称誉,但是现在还有多少人知道临清呢。又如江西,由于京广铁路取代了赣江水运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又有多少人知道江西曾是中国的十字路口呢。江西的这种十字路口的角色,在南宋时期尤其重要,那时不仅是南北交通要经由江西,东西交通大动脉比如自杭州至湖广等地的交通路线,一样是经由江西。

兴也交通,败也交通。

到了高铁时代,江西又落后了一步。

既然塌陷局面的形成非短期之事,那么要改变这种局面,亦非短期可为。

今天江西若要振兴,提纲挈领之事,仍为交通。在这一方面,江西应迎头赶上。


何书彬

江西物产丰富、四季分明,古代的江西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很多地方都是农桑富庶之地,而且江西无较大的自然灾害,地震大旱大洪水较少,没怎么闹过饥荒,所以历史上没有江西乞丐一说解放前,江西为共和国的建立作出巨大贡献,解放后为支援国家的工业建设,江西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各个工业城市、工业基地。“江西是个好地方”,相信很多七十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人在儿时听过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

(图:南昌: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地,中国飞机制造基地之一

一个地区的发展,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基本条件。江西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

广东
省,西接湖南省,北毗湖北省、安徽省而共接长江,素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形胜之区
自隋唐开始直至清代前期,“鱼米之乡”加上由于地处沟通粤闽浙与京师的交通要道,造就了江西的繁荣富庶。

万顷碧波的鄱阳湖和千里奔腾的赣江水,连接成为沟通岭南与北国的交通干线

从唐至清末,江西一直处在连接广州、江浙,再通过大运河可以直通京师的交通要道上,这条线路从京师沿大运河到江浙,再溯长江而上,经九江而进赣江,再过赣州,经梅关古道过大庾岭进入广东。到了清朝,广州是南方唯一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因此北方以及江浙的货物去广州就只有经江西一条通道了,更加造就了江西的交通要道位置。

(图:大瘐岭梅关古道,记录着江西商人曾经的辉煌)

江西自古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钟灵毓秀之地

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各代,江西人才辈出。

  1. 在二十四史中有籍可考的5783位历史人物中,江西达378人,占全国6.54%

  2. 江西人任宰相28位、副宰相62位,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

  3. 宋代多有一门数进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巩、刘恕、孔文仲等一门三进士;铅山更有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说。

  4. 从明代科甲人物看,江西有进士2724人,占全国的11.9%;鼎甲(状元、榜眼、探花的总称)人物,江西有55

    人,占全国的21%,为全国之冠;在明代89个状元中,江西有17人,甚至一科包揽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或是占据前十名的大多数

  5. 清代江西科举进士的数量仅次江苏浙江居全国前三

(汤显祖:“东方莎士比亚”,江西临川人)

(吴有训: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江西省高安市人)

江西拥有发展经济所需的丰富资源,如:

  1. 拥有庐山井冈山三清山龙虎山等著名旅游景点。
  2. 拥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1%,居全国第二江西的生态环境无疑是一流的。
  3. 江西红色文化闻名中外,井冈山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苏维埃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4. 拥有景德镇、樟树镇、河口镇、吴城镇四大文化古镇。
  5. 南昌为中国飞机制造基地之一,
    洪都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江西经济发展滞后,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江西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是长三角、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的共同腹地,但在改革开放后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除了与国家的经济战略布局,让一部分有条件的省份先发展起来外,笔者认为还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江西人思想上普遍比较保守,显得与现代商业社会敢冒风险的商业思维格格不入

  • 自古江西就是鱼米之乡,鄱阳湖平原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产粮基地,长江口岸的九江也曾高居四大米市之一
    这种“鱼米之乡”的无忧生活使江西人没有一种很强的自主经商意识,也造就了今日江西人勤奋务实、缺少冲击力、与世无争的中庸心态。
    正是由于江西人一直安逸的生活在赣鄱大地这块风水宝地,江西人的勇于创新、敢想敢干的精神已经被消磨殆尽。
  • 江西大部分是客家人,又多为晋唐时代北方中原家族迁徙而来,是正统文化继承者,长期熏陶的封建儒家忠诚思想家族观念极强,江西族祠数量达8994处,为全国第一,故吸纳新思想、新事物很困难
  • 江西鹰潭龙虎山,中国道教发祥地。道家的"无为"理念,使安于现状、中庸保守、忠诚守信的烙印很深,冒险意识较差。

(图:江西鹰潭龙虎山,中国道教发祥地)

2.江西人才外流严重

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后,广东、福建、浙江等地借助先发优势,大量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才,而由于江西毗邻广东、福建、浙江,更是对江西的人才形成虹吸效应,基本上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被吸引到广东浙江福建沿海开放地区

3.当地政府一直没有找到适合江西发展的模式

江西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观念保守,长期处于被动的等、靠、要状态,一直没有找到发挥自身优势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缺乏新思维、新思路;加之鼓励投资创业的体制机制没有跟上,产业链无法跟广东浙江福建进行有效衔接,更使江西的发展举步维艰。

未来江西的经济如何发展,能否实现后发先至,除了需要江西老表自身的思想解放以外,还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行程有关。但无论未来如何演变,在中国复兴的宏大历史背景下,江西只会越来越好!



部落酋长刘飞洲

个人愚见,分析江西发展不起来的几大原因,如有说的不对,还望大家指正。

宋朝中期—元末明初,是江西的鼎盛时期,当时江西全省人口是1425万,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从人口分布可见当时的江西发达到什么地步。(而且在江西很多地方都能看见尚书、宰相的墓)

江西是从清末晚期开始走向衰败的,清末民国初年,江西人口为3000万,之后局势一直不明朗,很多外省的人慢慢开始回迁。

之后爆发太平天国运动,又相继经历了疾病瘟疫、两次国共内战、抗日战争,1949年江西全省人口1300万,相比清末,减少1700万。

1.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是由农民起义所组成的组织,37岁的广东人洪秀全在偏僻的广西金田村揭竿而起,自封天王,号称“太平天国”,来对待清朝统治,最后却是失败了,同时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太平天国之后的江西,“数百里不闻鸡犬声,惟见饿民僵毙于道”。

2.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鬼子侵华,在江西和湖南受到了最激烈的抗争,因为这两个省份大部分当兵的都是自愿为国家赴难。

据台湾方面统计,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在江西屠杀百姓31万,伤19万,给国家贡献壮丁103万,相对战前减少了二百多万,牺牲的烈士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

现在大家耳熟能详的都是东北抗联、地道战、地雷战、铁道战。而真正全民抗日,正面激烈在跟日本人刚的江西战场、湖南战场却无人宣传。(湖南至少大家还知道湘军抗战)

这些恐怕连大部分江西人都不知道,人口的锐减,你让江西如何发展?(为革命牺牲的太多了,导致如今江西很多县都建有人民英雄纪念塔。)

3.重农轻商的传统思维

自古以来,江西都有重农轻商的思路,在文化方面也导向中庸保守或隐居低调,符合道家学派的思维,龙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

三清山也是道教名山。

4.地理位置

江西独特的地域环境,造成交通运输不发达,大山小山连绵起伏,修路的成本太高,改革开放后导致劳动力长期供养浙江广东,人才留北上广,时不时的还出些

大贪官,还真是让人蛮绝望的。

5.不重视人才

江西的学生学习能力都很强,好的苗子基本都考出外省,没有好的经商环境,再加上政令不通畅,体制运转的不高效,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导致很多学子毕业之后都留在发达地区发展。


灵感穿搭

江西省应该是比较富裕的省份,不存在发展不起来的问题。

如果你从九江长江大桥进入江西省,你会惊讶的发现,这里高楼大厦,湖泊如镜,河流如玉带环绕,田陌千里,秋天的田野如金毯铺地,金黄的稻谷像海浪一样翻着波浪。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江西穷吗?

这是江西省吗???

你的脚下就是江西省的土地。

这里完全颠覆了你的耳目,颠覆了你所听到的传说。

眼见为实。

农家的房舍都是三,四层的楼房,前面后面栽着桔子树,柚子树,金黄色的桔子压弯了树枝,房子前面就是鱼塘,桃树绿叶沙沙,柳树摆动着长枝如帷幔一样随风飘荡。高速公路上车流密集如蚁,高铁像白蛇穿过。

你看到这些会兴奋不已。

心中暗暗吟道江西是个好地方。

走在街上你的目光会落在江西的女孩子身上,你会目不转睛的盯着发呆,梦中情人想入翩翩。

如果你是个女汉子,你的目光会落在男人身上,太勾魂了。

江西的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大江,都有长虹般的大桥,一江两岸,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中国许多的城市有着自己的特点,比较起来你会豁然开朗,耳听是虚,眼见为实,图画般的山水,令人惊叹。


宝树白石34222787

作为江西人,不要讲江西人素质差之类的,江西人优秀的很多,素质不高的肯定也有,这在哪个省都一样。

江西落后的几个原因,我认为有:

第一,地理位置很尴尬。虽然江西处于广东福建浙江等经济强省的周围,但是江西是一个不靠海,也基本上不靠江的这么一个省份,没有出海口,也没有很好的港口,区域位置实在太糟糕。此外江西的交通发展严重落后,整个江西有几条高铁,有几条高速公路,有几座机场,大家心里都有数。

第二点,江西的人才流失率,太高太高,我本人是江西人,也是江西考出去的大学生,但是,基本上,跟我一样考上大学的大学生,都不会留在江西或回到,都去了沿海城市,整个江西每年培养出大学生,估计有七八成都去了沿海城市或者是北京这样的城市,一个没有人才省份,怎么可能发展的起来?

第三,江西也没有什么具有特别优势的资源。 江西的环境很好,但是江西政府并没有把江西的环境资源转化成为旅游资源,除了环境资源,江西的其他的矿产资源,都不丰富,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第四就是江西人的思维吧,尤其是当政者、官员的思维,江西人的思维真的不具备与时俱进的这么一个思维,比如说在目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了几乎疯狂地步的这个时代,江西几乎没有产生一家在国内有影响的互联网公司,由此可见,咱们江西人的思维,是多么的落后。

但很有意思的是,江西人在外省做出来的公司,却产生了多家巨头,比如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是江西人,趣店创始人罗敏,分期乐创始人肖文杰,猎豹CEO傅盛,土巴兔创始人王国彬,非常牛的柔宇科技刘自鸿,寒武纪陈云霁陈天石等等,江西并不缺顶尖人才,只是并不为江西省所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