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崩完凤梨崩 大陆“友善采购”暖心寓理

香蕉崩完凤梨崩 大陆“友善采购”暖心寓理

香蕉崩完凤梨崩 大陆“友善采购”暖心寓理

赖清德近日提出类似“水煮香蕉蘸酱油”的奇葩建议,让果农贻笑大方

继香蕉之后,台湾的另一大水果凤梨也接连滞销、价格猛降,各路官员大口吃香蕉的表演也依旧无法挽回台湾农民浸在苦水中一颗心。“民进党不倒,农民不会好”在香蕉与凤梨的检验下,成为全台农民的共识。

香蕉崩&凤梨崩

不久前台湾的香蕉产量过剩,跌到每公斤售价一元新台币,官员们纷纷上电视,当众表演大口吃香蕉,算是一种促销活动,但是并未产生什么效果。果农们为了减少损失,索性就让大批香蕉在树上熟透了烂掉。

现在种植菠萝的果农也在抱怨,菠萝价格长期下跌,当前菠萝下、中、上级品的产地批发价,已跌到每台斤售价1、2、3元了,简直是血本无归。官员急忙做解释:菠萝的价格低是因为前几日连续下大雨所造成。但是果农完全不认同这种解释,因为

台湾的菠萝对外销路一直在缩减,造成岛内的供应过剩,卖不上好价钱,前几天的大雨只是在雪上加霜而已

两岸关系因素

过去台湾凤梨年产量有一半外销至大陆市场,而销日本产量仅两成。两岸运输距离比运往日本更近,外销大陆的夏季水果在储运寿命上也优于外销日本。台湾发货3天后大陆就能领货柜,但日本得等上7天,这些是台湾立足两岸农产及连结大陆市场的优势

现在的台湾大环境不佳,内需市场也不够大、消费力又逐渐下滑,很多民众不愿意花钱了。两岸关系不好,原本销往大陆市场的凤梨对岸现在也不要了,这些产量过剩的凤梨就在台湾果品市场上排挤其他本土水果的价格及消费,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凤梨惨跌

台“农委会”

却宣传外销好得很

这一波农产品价格崩盘,岛内农民骂翻“农委会”施政无方,但更让农民团体气愤的,“农委会”拿不出办法,竟然还自夸外销成绩辉煌。

凤梨价贱伤农,“农委会”却自夸外销成绩好,台当局与台农认知有极大落差。在6月份推出的宣传海报,其中一张谈到凤梨和香蕉还说,“谁说我们崩盘的”、“今年有近6年来最好的外销成绩”。

大陆“友善采购”

台东凤梨2倍价格销往大陆

《中国时报》7月1日报道称,台东县长黄健庭6月初赴大陆寻求凤梨销售渠道,大陆无锡、厦门等地承诺采购台东县的凤梨,其中,无锡市由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委托台湾贸易商,以每公斤25元的价格“友善采购”,比目前岛内收购价高出1倍,第1批约16.8吨昨天装船启航。福建省承诺将采购500吨。

“凤芒毕露”:台湾果商赴北京展销

为解决台湾香蕉、菠萝等作物出现严重滞销,导致农产品价格崩盘的现象。“2018夏季台湾水果节”6月30日在北京盛大开幕,参展的台湾果商表示,在大陆展销对当前水果滞销状况“非常有帮助”,可以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

据报道,今年水果节名为“凤芒毕露:2018台湾菠萝、芒果展销会”,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台湾事务办公室、台湾苗栗县政府及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主办,包括台湾本地产菠萝、芒果等品种在水果节亮相,有助台湾优质农产品在大陆市场推广。

“友善采购” 暖心寓理

大陆民众对台湾水果不陌生。自2005年开始大陆先后对20多种台湾水果实施零关税,释迦、莲雾等水果大量进入大陆市场,台湾果农受益颇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大陆数次针对丰收水果的紧急采购,缓解了台湾果农的燃眉之急

今年初夏,台湾再次出现类似情况,香蕉、凤梨严重滞销。遗憾的是,目前两岸沟通渠道中断,台湾民进党当局未反思两岸关系不好对台湾的影响。

当然,“两岸一家亲”,大陆方面伸出援手,福建、江苏等地陆续采购了一批滞销台湾水果,有台湾媒体称为“友善采购”。水果采购对两岸关系乃至两岸经贸来说,数额虽然不大,但一滴水也可见太阳。今夏的台湾水果故事,有情也有理,值得人们仔细思量

综合:人民日报、华夏经纬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