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这样一个县令,因为做错事内疚而自杀身亡

中国有这样一个县令,因为做错事内疚而自杀身亡

李钟岳(1855—1907.10.29),一作李宗岳,字崧生,又字申甫,清末官吏,安丘县辉渠乡谋家河村人。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1898年中进士。此后代理浙江衢州府江山县县令。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正月调任山阴县令。后因处死秋瑾而感到内疚,自缢身亡。

中国有这样一个县令,因为做错事内疚而自杀身亡

秋瑾,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

1907年因同是光复会的徐锡麟起义被杀害,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清政府便安排李钟岳抓捕秋瑾。

李钟岳之前就听说过秋瑾,据说,还一直在用她的“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来教育儿子,对于她的思想,一直很是认同。

中国有这样一个县令,因为做错事内疚而自杀身亡

刚开始,李钟岳因为其上司要求,要查抄大通学堂,但他去向知府劝说:“学堂无越轨行为,不能引起大家的争议,建议暗中调查。”

上司虽没反对,但也没有同意,李钟岳也没有办法,只好拖时间,好让该校师生尽早逃走。

没过两日,上司就再去找他,问他是何居心,不执行命令。让他立刻去查抄学堂,师生全部杀掉。因实在不忍杀掉该校师生,还走在前面,不让士兵开枪伤人,这才抓到秋瑾等师生八人。

大堂上,秋瑾神色自若,坚贞不屈,只承认自己有家庭革命、夫妇革命,否认参加推翻清政府的政治革命。上司无奈,只好命李钟岳将秋瑾等人押回山阴县署继续审讯。

中国有这样一个县令,因为做错事内疚而自杀身亡

李钟岳奉命提审秋瑾。他却不忍对秋瑾下毒手,稍加审问后,便令文案将程毅等7人带到公堂审讯,自己则破例设座,让秋瑾坐于椅上,同其单独交谈。

奈何李钟岳已经把他所有能做的都做了,也没救下秋谨,最后李钟岳被迫押秋瑾至绍兴轩亭口赴刑,一代女杰义士从容就义。

中国有这样一个县令,因为做错事内疚而自杀身亡

在之后,李钟岳因为在秋谨案中屡屡的消极表现,最后,李钟岳因为“庇护女犯罪”被革职。

离任之即,绍兴府的父老乡亲集合数百人,乘船数十只,送到30多里外,仍不忍其离去。他对送行的人说:“去留何足计,未能保全大局,是所憾耳!”

李钟岳离职后住在杭州寓所里,他终日闷闷不乐,反复念叨“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之句,对秋瑾之死深感内疚。其它人皆宽慰李钟岳,但李钟岳在良心的自责下始终不能释然,最后在寓中悬梁自缢,此时距秋瑾遇难只有百余日。

中国有这样一个县令,因为做错事内疚而自杀身亡

《续安丘新志》载;“浙人追思之,及秋案昭雪后,乃为立祠西湖上,岁时祀之。”民国成立,真相大白,“秋案”昭雪,李的神位入祀秋瑾祠。秋、李两家遂成为至交。从此,李钟岳与秋瑾两位志士的事迹并垂青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