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楊超越吧」

楊超越出道,惡評如潮。

王思聰說,“楊超越出道是侮辱了其他十個人,侮辱了她們的努力,她們的汗水,她們的業務能力。”GQ引用了楊超越老闆的原話,對於唱歌,“你給她打零分都行,打負分都行。”

愛哭、沒實力、沒進步,是楊超越公認的黑點。也正是在這幾點的襯托下,她成了101話題度最高的選手。普遍認為,楊超越的實力和她享有的人氣存在較大差距,而且在屢次身居高位的情況下,仍然拿不出相應的進步。

換句話說,孟美岐有多優秀,楊超越就有多“可恨”。因為她擠佔了其他實力派選手的資源,並且自身的條件絲毫不具備說服性。

楊超越愛哭。第一次才藝表演前,因為緊張而哭。

“放過楊超越吧”

主題曲考核完後,她突然表情扭曲,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放過楊超越吧”

唱歌跑調、走音、破音,繼續哭。

“放過楊超越吧”

選擇困難症,還是哭……

“放過楊超越吧”

就是這樣一個日常梨花帶雨的女孩子,重新定義了中國女團。不會唱,不會跳,只要會哭就OK?楊超越說,她是全村的希望,來這裡的目的,只是想見見世面。她也沒想到,人氣會高的嚇人。

但101需要她,更坦白地說,任何一檔選秀節目都需要這樣的非實力派“人設”。

張含韻就是這樣的存在。那是2004年,15歲的張含韻搭上了第一班《超級女聲》的順風車。沒有先天嗓音優勢和後天唱功的她,憑藉著清純甜美的形象挺進前三。一首《酸酸甜甜就是我》紅遍大街小巷。

後來,同屆參賽的紀敏佳,噴節目組應該改名為“這就是選美”。

“放過楊超越吧”

和實力比起來,武藝的人氣也是高的嚇人。某次比賽,評委伍洲彤對武藝的評價是,這波氣息很穩,終於在調子上了。

然後呢,武藝順利前三出道,很快便坐上了從“速紅”到“速朽”的過山車。人們評價,2010屆快男是史上最涼的一屆,因為陳翔出軌、李瑋疑介入甦醒感情被打,武藝不瘟不火。

“放過楊超越吧”

最匪夷所思的是師洋。當“偽娘”這個詞尚在萌芽狀態時,師洋就已經用一己之力把它詮釋的淋漓盡致。他以獨樹一幟的騷氣表演,成為2006屆《我型我秀》出現頻率最高的名字,娛樂圈稱之為“師洋現象”。

“放過楊超越吧”

外在條件一般,唱跳功底不行,僅憑搞怪就能當上人氣冠軍?按照現在的觀點來看,師洋能火,很大程度上來自於人們的獵奇心態。“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要想突出,先有反差。而後,師洋也在採訪時承認,“當年參加比賽,就是要一鳴驚人,就是要成為賣點。”

對於節目組來說,這些有爭議有爆點的選手更是實打實的流量。某種程度來說,正是王菊和楊超越幫助101一夜出圈。王菊的走紅,掀起了人們對於女性自由與獨立的討論,關於女權的呼聲此起彼伏。楊超越作為對立面,則把女性怯懦的一面呈現在觀眾面前,引起了大眾對男權社會乞食者的反感。

從王菊到楊超越,包括其中穿插著強東玥、孟美岐、吳宣儀等選手的討論。在長達三個月的錄製中,101不間斷的變換話題和焦點,來緩解人們的審美疲勞。人們看孟美岐,看的是強者的努力和自強不息;看yamy,看的是她身上舍我其誰的霸氣。路人需要雞血,但雞血易醉,有時候還需要一種自我投射,從一眾選手中看見平凡的自己。

這恐怕也是楊超越被pick的原因。摘掉偶像濾鏡,她只不過是個再普通不過的路人,尚未經過偶像工業文化的改造,舉頭投足都顯得稚嫩。還常常因為情緒失控,出言不慎,成為被群嘲的對象。這些“不完美”看似偶像bug,卻無形中讓觀眾多了幾分代入感。

楊超越確實沒有實力,但這不妨礙她出道。偶像團體有著非常明確的分工,細緻到rap擔當,舞蹈擔當、主唱等。楊超越跳舞不行,孟美岐可以頂上;rap不行,yamy頂上;唱歌不行,段奧娟頂上;就算是參加綜藝手足無措,也會有一個MC擔當出來活躍氣氛。

偶像所需要的一切業務能力,都可以經過後天培訓。及格不及格,只是時間的問題。唯獨觀眾緣,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所謂的觀眾緣,是個頗為神奇的東西。和美醜胖瘦無關,和實力多寡無關,就是種純粹的眼緣。一向嚴厲的羅志祥,在看完楊超越的表演後,第一反應就是說她有觀眾緣,而不是批評她表現不好。

“放過楊超越吧”

隨後,羅志祥一語成讖,楊超越憑著觀眾緣這一大殺器,一舉衝進前三。喜歡她的人,瘋狂為她投票,不喜歡她的人,嘲諷她哭慘賣人設。

和楊超越人設相近的朱天天就沒這麼好運了,同樣是打著“愛哭鬼”的旗號,觀眾卻幾乎一邊倒的認為她戲太多,刷存在感。就連導師,對她的容忍度也是有限的:

“放過楊超越吧”

“放過楊超越吧”

朱天天明顯更努力,但就是不討人喜歡。

知乎上,“如何看待楊超越第三名出道”話題下,排名第一的答案是,“有時候,被人喜愛就是沒有道理的,就是一種實力。”楊超越的高人氣,為她暫時補齊了其他短板,姑且認為,人氣也屬於實力的一種。

再進一步講,偶像實力真的是我們所理解的實力嗎?

不由得想起SNH48的李藝彤。去年生日會,李藝彤因翻唱黴黴的《Look What You Made Me Do》,被某大V評為“2017年度十大車禍現場第二名”。粉絲不但沒炸毛,還替自家愛豆解圍:我們就是因為她唱歌難聽才喜歡她的。

同樣的例子還發生在Angelababy身上,當被問到baby表現如何時,吳秀波這樣回:“世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不能做演員。Baby演的不好,更多責任在我。”還是耿直boy鹿晗說了實話,“我沒想過要留下些什麼,因為太難了。”

偶像就是偶像,演員就是演員,歌手就是歌手,這三者向來界限分明。

但轉念一想,觀眾為什麼喜歡他們呢?因為他們站在舞臺上的樣子就很討人喜歡,或者說,就是衝著被觀眾喜歡而量身定製自己的人設的。努力的偶像千篇一律,實力差的愛豆各有各的唯一,誰也說不清楚誰誰誰是怎麼火起來的,但就是突然成了某些人的偶像。

從“四大天王”到周杰倫、蔡依林,再到今天的鹿晗、吳亦凡、蔡徐坤,承認吧,偶像的邊界在泛化,上升通道也越發通暢。當初,精通一門手藝是入行必備,現在,能哭能鬧足夠觀眾娛樂至死。

請跟上吊詭的時代列車,別總以為,只有愛跳舞的傑克遜,才是偶像唯一的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