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臨死前,爲什麼要下令殺掉救命恩人樊噲?

用戶59867862635

劉邦晚年去平叛英布的時候受了箭傷,回來後還得了重病。躺在床上快要奄奄一息的劉邦,得到了樊噲想謀殺劉邦的愛子劉如意的消息。

此刻的樊噲正在燕地平叛盧綰的戰亂呢。有小人誣告樊噲,說樊噲把盧綰給平了之後,就會率領大軍殺到都城,聯合呂后滅掉劉如意。

劉邦愛子心切,也沒調查消息是否屬實,就把重臣周勃和陳平叫了過來。

並且囑咐他們二人到了燕地,立斬樊噲。

陳平和樊噲領旨前去了。

在路上行走時,陳平就在為自己的前途開始考慮了。若是他稍有疏忽,考慮不周的話,隨時都會有被滅族的可能。

陳平把當下危機的情況告訴了周勃,這個樊噲殺或者不殺,對他們兩個都沒有好處。

先說殺了樊噲的話,劉邦萬一死了,上臺的是呂后,呂后是樊噲媳婦呂嬃的姐姐。他們殺了樊噲,呂嬃肯定會讓姐姐呂后滅他們兩人家的族的。

所以,樊噲肯定不能殺。

若是不殺樊噲,同樣讓劉邦知道了,他們還是難逃一死,因為這就叫抗旨不尊。

陳平把這件事給周勃分析了一下,周勃一聽,這確實是個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呀。

周勃問陳平,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周勃告訴他,樊噲是肯定不能殺的。我們唯有放慢速度行走,說不定走的慢了到可以救我們一命。

看劉邦的情形,他應該活不了多久了,只要劉邦一死,我們又沒有殺樊噲,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救。

老謀深算的陳平開始違抗劉邦的聖旨,慢慢的雲遊起來。

沒辦法陳平只能賭了,能不能救自己只能看劉邦活多久了。

陳平到達燕地後,先是設計把樊噲給綁了起來。

因為樊噲沒有謀反之意,所謂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他們要綁樊噲,樊噲就任由他們去綁了。

這時候陳平還沒有等到劉邦死去的消息。他選擇了繼續想拖延時間,把樊噲放到車上,押到都城等待劉邦發落。

劉邦給他的命令是到了軍中立斬樊噲,但是,以陳平多年的江湖經驗來看,樊噲是殺不得的,樊噲是劉邦的連襟,樊噲還會劉邦的救命恩人。

至少在鴻門宴上樊噲是救過劉邦的,這就是樊噲不能殺的原因。

陳平和周勃帶著被關押在囚車裡的樊噲向都城進發了。

就在他們返回的路上,陳平得到了漢惠帝的詔書,注意是漢惠帝的詔書。說劉邦駕崩了,讓陳平趕緊趕到函谷關上任,做好防守工作。

因為新舊政權交替的時候,最容易發生政變。

陳平一聽這個消息,他就安排周勃押送樊噲到都城,自己騎了快馬到長安見呂后去了,他知道自己若是不去見呂后,肯定會被滅族的。

陳平來到都城,先是祭奠了劉邦,把死去的劉邦哭了一頓。陳平哭的很悽慘,連呂后都被感動了。

要知道劉邦一死,最高興的是呂后。因為他終於可以掌權了。劉邦活著的時候,也不待見她,對於她還說,劉邦還是死了的好。

陳平祭拜好劉邦,然後他又把劉邦如何讓他殺樊噲,他沒殺的經過說了一遍。

呂后一聽,原來樊噲沒被你們殺呀,沒殺就好。這樣我也能像妹妹交差了。

果然如陳平所料,呂嬃向呂后告他們的黑狀了。

直到陳平來解釋,才知道是虛驚一場

呂后還是想把陳平打發走。但是,陳平深知自己肯定是不能離開都城,離開權利中心的,因為一旦離開這裡,只要有人向呂后進讒言,他陳平必死無疑。

說白了陳平還是對呂嬃不放心,雖然他沒殺樊噲,但是樊噲還是被他們給抓了起來。

萬一劉邦多活一些時日,陳平把樊噲給押回來了。樊噲不可能不被殺。

為了保命反正是無論呂后怎麼說,陳平都是鐵了心的不離開。最後陳平感動了呂后,呂后就答應讓他留了下來。

陳平的命就是這樣把命保下來的。

因為陳平的命保下來了,所以劉邦想殺樊噲的想法也沒實現。

這就是劉邦在臨死前為何要殺樊噲的原因。


史學達人

劉邦臨死前,下令殺掉救命恩人兼連襟的蓋世名將樊噲,主要是其疑心在作怪。

眾所周知,劉邦是個善於納諫、善於用人、功於心計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才能在長達四年的楚漢爭霸中戰勝強大的對手項羽,建立大漢王朝。

但是,建立漢朝後,劉邦卑鄙的本性開始展露出來,他因為出生微寒,自卑心裡驅使下,多疑而多慮,為了確保自己打下的江山能讓子孫萬代傳承下去,他不惜開始大肆屠殺功臣。於是乎韓信、英布、彭越等一個個功臣良將都成了他的刀下鬼。到了劉邦晚年時,隨著朝中原封大王的一個個被誅殺,這個時候非劉氏宗族的異姓王已經是稀有動物了,只剩下燕王盧綰和長沙王吳臣是“例外”了。

而陳豨被逼造反逃到匈奴後,劉邦並沒有放過他。他派出的“奪命殺手”是周勃。周勃果然不愧是劉邦最得力的部將之一,他利用“和親蜜月”和還處於搖擺中的匈奴人“中立”,然後,集中火力很快就消滅了陳豨這個反革命團伙。

但周勃回到朝廷後,馬上遞給劉邦一個奏摺:燕王有造反的跡象啊!

劉邦一聽,一方面派出了手下兩個親信審食其和趙堯去燕地搞調查,另一方面下詔書召盧綰入京。

接到詔書後,盧綰就犯難了,去還是不去,讓他左右為難。最終他的心腹手下都力勸他千萬別去自投羅網。於是怕極了的盧綰最終還是決定拒絕入京。

審食其去調查也只是走了一下過場,然後抓住盧綰不肯去京城問題上大做文章,直接上奏:盧綰不肯來京城,其造反之心已昭然若揭。

劉邦聽了後,大怒,來了個先斬後奏,立皇子劉建為燕王,然後再派出他的連襟樊噲帶兵去平定盧綰。

然而,樊噲不會料到,走到半途時,他自己也將面臨人生中的一場大浩劫。

原來,樊噲帶兵出發後,劉邦手下一個親信侍衛,因為當年一點個人私怨而忌恨樊噲,又見病重期間的劉邦對戚姬很是憐愛,對呂后大為反感,甚至一見到呂后和太子就會發起無名的火來,深惡痛絕的態度很明顯。於是這個侍衛就乘機進讒言,說呂后和樊噲因為“血緣”關係,他們“勾搭”在一起,準備等陛下您死了之後,謀權奪位,讓劉氏天下變成呂氏天下。

此時已病入膏肓的劉邦聽了大吃一驚,他心裡嘆道:看來這年頭除了自己,真的沒有一個人可以相信了。於是,他馬上把陳平和周勃兩大心腹叫來。讓他們兩個馬上去把樊噲的人頭提來見他。

陳平和周勃哪裡料到劉邦突然要殺他的連襟,這一驚非同小可。但劉邦此時已是“難得糊塗”了,知道再勸也沒有用。於是他兩人合議了一下,決定把劉邦的“砍人頭”先變成“抓住人”。

而事實也正是因為他們兩個私自變通,才最終保住了樊噲的性命。因為劉邦不久就撒手西歸了。

劉邦死後,樊噲因為有呂后的“庇護”,自然很快也就無罪釋放了,最後得已經善終。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中國有一句古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但是漢高祖劉邦,卻做了一件與之相反的事情。在項羽所設的鴻門宴上,劉邦的性命多次受到威脅,千鈞一髮之際,大將軍樊噲勇闖帳營,絲毫不懼項王,據理力爭,將劉邦安然救出,護送回營,這救命之恩,是天大的恩情。劉邦與樊噲還是連襟關係,劉邦娶了呂雉,樊噲娶了呂嬃,呂嬃是呂雉的妹妹,所以樊噲很信任劉邦,是劉邦的鐵桿粉絲。劉邦稱王后,樊噲成為第一批受封侯爵的人,建國後,又被封為左丞相,位高權重。然而,劉邦在臨死之前,卻曾下令賜死這位救命恩人,這又是為何?

《史記》原文是怎麼記載這件事的:盧綰反,高帝使噲以相國擊燕。是時高帝病甚,人有惡噲黨於呂氏,即上一日晏駕,則噲欲以兵盡誅戚氏、趙王之屬。高帝聞之大怒,乃使陳平載絳侯代將,而即軍中斬噲。陳平畏呂后,執噲詣長安。至則高祖已崩,呂后釋噲,使復爵邑。孝惠六年,樊噲卒,諡為武侯。

《史記》很清楚地回答了這一問題。

劉邦之所以要殺樊噲,是有背景的,這一微觀背景就是朝廷有人向劉邦反應了一個線索:樊噲與呂后結為私黨,這將對以後的趙王不利,構成了威脅。

歷史沒有記載是誰向劉邦反應了這一情報,或者壓根就沒有任何人向劉邦反應,樊噲原本就是呂后的妹夫,又同屬豐沛派系,這倆人結黨基本上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所以是誰反應的情報,或者是有沒有人反應這一情報都不重要,重要的事情是劉邦想趕在自己乘鶴西去之前再夯實一下劉家江山,再為太子鋪平道路。

然後,皇帝的詔令也有無效的時候。

當陳平與周勃這倆老臣領命趕到燕國之後,並沒有遵旨立即殺掉樊噲,而是選擇了將樊噲帶回長安交付給皇上發落。

足智多謀的陳平之所以敢於這麼幹,是因為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誰都知道樊噲是呂后的死黨,是劉邦與呂后共同的妹夫;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劉邦已經併入膏盲,隨時可以撒手人寰。

果然,當樊噲被押送至京城長安時,劉邦已經駕崩了,於是,呂后一聲令下,押解在半路上的樊噲無罪釋放,官復原職。就這樣,樊噲死裡逃生逃過一劫,在此後的數十年間盡享榮華富貴。劉邦的第三項措施就此泡湯。

劉邦殺樊噲的原因是什麼呢?

劉邦死的時候樊噲正在外面平叛。此時的樊噲是有兵權的。樊噲的老婆是呂后的親妹妹,樊噲親近呂后集團是明顯的。晚年的劉邦已是驚弓之鳥,自己的另外一位生死兄弟盧綰造反之後,恐怕此時的劉邦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當時劉邦聽說樊噲要處死自己最心愛的戚夫人,劉邦自然無法接受。劉邦想殺樊噲的宏觀背景就是:威懾呂后,或者說是剪除呂后的臂膀,確保劉家江山不變色。關於這一點,非常遺憾的是:劉邦駕崩之後,呂后就大動干戈了,不僅戚夫人、趙王劉如意被殺,甚至連劉友、劉恢、劉建三個皇子也被殺。


娛樂劉三姐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問題有幾層意思:一,樊噲是劉邦的救命恩人;二,劉邦快死了;三,劉邦要殺樊噲。四,最後結果如何。下面蘿蔔給大家分開來解讀。

為什麼說樊噲是劉邦的救命恩人。這個大多數人都知道,鴻門宴樊噲闖帳。具體過程我就不再贅述了,我說下樊噲和劉邦的關係。

樊噲是殺狗,賣狗肉的出身,沒什麼文化,講義氣,從劉邦一開始起義就跟隨他,加上雙方是連襟,劉邦娶了呂雉,樊噲娶了呂嬃,呂嬃是呂雉的妹妹,所以樊噲很信任劉邦,是劉邦的鐵桿粉絲。

樊噲可以說是劉邦最親近的人,甚至劉邦最初犯罪後在芒碭山流亡,沛縣縣令及蕭何就是讓樊噲去把劉邦請回來的,沛縣縣令為了讓劉邦回來,肯定要派他最信任的人去。樊噲就是劉邦最信任的人。

接下來,我們說另外一個人,這個人是和劉邦殺樊噲有直接的關係的,盧綰。盧綰和和劉邦是發小,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盧綰的親戚和劉邦的父親劉老爺子關係很好,倆人出生的時候村民們拿羊酒到一塊祝賀兩家人。

你小時候有這樣關係的小夥伴會怎麼樣,那肯定是死黨啊,一塊玩。所以劉邦起義後,盧綰也是跟隨劉邦的鐵桿粉,甚至可以說是腦殘粉。

由於盧綰與劉邦的關係,盧綰可以直接出入劉邦的臥室。這種親密關係,只有樊噲連襟才能做到,盧綰也可以!甚至劉邦當皇帝后,盧綰可以自由出入皇宮。

盧綰和樊噲可以說是劉邦關係最好的朋友,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所以對於他們的信任自然非比尋常。但是有一件事的發生,打破了這種關係。

劉邦登基為皇帝后,逐步剿滅異姓王,燕王臧荼謀反,平定候,盧綰被封為燕王,鎮守北疆。劉邦平定陳豨叛亂的時候,燕王盧綰和匈奴有過聯繫。在劉邦平定完陳豨叛亂後,盧綰的偏將說盧綰和陳豨有關係。

劉邦懷疑,就想把盧綰找來問下,盧綰稱病不敢去,連續派了兩撥人去傳旨,盧綰都沒去。劉邦就派人問了盧綰的的親近小官,盧綰害怕被殺,就躲起來了。但是因為劉邦和盧綰的關係很好,所以劉邦並沒有再追究。

後來,劉邦重病,呂后管理國家,盧綰說了呂后的幾句壞話,被審食其報告給了劉邦。劉邦聽到後,非常憤怒,說了句“盧綰果然謀反了”,這句話是病中的劉邦咬牙說出來。可見劉邦對盧綰這種即羞且恨的複雜關係,就派樊噲出兵去攻打盧綰。

不久,劉邦帶病去平定英布叛亂的時候,被不名AOE,一隻箭,射中了,病中加病,史書記載“疾甚”。這就是問題中的第二層意思,劉邦快死了。

在劉邦病懨懨的時候,有人誣陷樊噲,說樊噲與呂后勾結,只要皇帝一死,就興兵殺趙王如意和戚夫人。史書用的是惡,就是誣陷,就是說樊噲並沒有真的謀反。

但是劉邦之前被盧綰謀反搞得有點心冷,盧綰是他最親近的人關係最好的人,都謀反了,現在聽到樊噲也謀反了,劉邦當時病重,也沒有去驗證樊噲是不是真的謀反,腦袋一昏,十分生氣。

劉邦大怒,因為樊噲是去頂替並攻打盧綰的,接連兩次的打擊,他最終採納陳平的建議,帶周勃去把正在平定燕地的樊噲替回來,周勃替樊噲平叛,掌軍後就把樊噲殺了。這就是這個問題的第三層意思,劉邦殺樊噲。

陳平很滑溜,並沒有殺樊噲,而是把樊噲押送回京。在陳平押樊噲回京的途中,劉邦去世了,回到京城後,呂后就赦免了樊噲。這個我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關注我看下。

第四層意思,劉邦殺樊噲,結果樊噲並沒死,憑藉和呂后的關係,樊噲過得很好,壽終正寢。再說盧綰,盧綰率幾千人在邊塞,準備等劉邦病好了,親自入朝謝罪,後來劉邦死了,他就直接逃到了匈奴,最後死在了匈奴。


蘿蔔說

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

劉邦中了一箭,心氣還是那麼的高,那麼的狂,他不怕死,他是為數不多的不怕死的皇帝。


不過看著眼前的呂雉,他雖然還可以非常清晰明瞭的回答問題,心頭卻有一陣陣的寒意,“陛下如果去了,蕭相國死了之後,應該用誰呢?”呂雉張口問出了關鍵問題。“曹參可以”,劉邦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有了一聲嘆息,人事權終於要交到呂雉的手裡了。


劉邦有些擔心,前年他提出了廢太子的題案,希望自己最喜歡的小兒子趙王如意能夠繼承自己的皇位,大臣們一個個都表示“臣不敢苟同”,每次開會都讓劉邦有點頭大,尤其是那個叫做周昌的結巴,臣期期知其不可!臣期期不奉詔!的說個不停。看著這樣的大臣劉邦有點無奈的笑了,他知道這是老劉家的幸福,卻是愛子的不幸。


這時候他就開始考慮,自己去世後的問題,留下戚姬和如意這孤兒寡母,他們要怎麼才能夠活得下去。劉邦找來御史趙堯商量,希望談推薦一個人坐趙國的丞相,去夠保護自己的遺孀遺子。這個人選讓劉邦滿意了好一陣,他欣慰了很多,也安了不少心。


之後他消滅了韓信,還親自帶兵滅了陳豨,殺了彭越,南海的趙佗表示向自己臣服,一個叫做陸賈的書生還提出了《新語》這種治國的大政方針,漢朝的江山一片欣欣向榮的局面。


這段開心的日子裡劉邦也病過,躲在屋裡不見人。周勃、灌嬰等人因為對劉邦本能的懼怕,也樂得清閒。可是樊噲不同,排闥直入看到了劉邦獨枕一宦者臥,跟隨樊噲進來的人都看到了這私密的一幕。


劉邦對樊噲的大膽感到震驚,對樊噲的說辭報之一笑,意思是我只不過是玩玩兒而已!

樊噲流涕曰:“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帝笑而起。


這年七月份黥布叛變了,在討伐的過程中,劉邦中了一箭,他病的厲害,半夜都會發冷汗驚醒。他又提出了廢太子的想法,這時候的呂雉正帶著太醫前來。大臣們再次表示反對,一個叫叔孫通的說“陛下必欲廢適而立少,臣願先伏誅,以頸血汙地!”劉邦看著他又想起了之前的周昌,再次尷尬的笑了,他知道自己失去了最後的機會。


偏偏這時候有人說,樊噲,樊噲等皇上您去了,要殺瞭如意。劉邦心裡怕了,這是他唯一一次怕了,他感到了自己的無能為力,他幾乎能夠看到自己愛子被虐殺的後果,他更瞭解樊噲,呂雉妹夫、自己連襟的尿性,這像是他能幹出來的事兒。


殺了,殺了,抓來殺了。劉邦說話的時候有點慌,做這件事兒的是陳平。

用陳平謀,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二人既受詔,馳傳,未至軍,行計之曰:“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又呂后弟呂嬃之夫,有親且貴。帝以仇怒故欲斬之,則恐後悔;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未至軍,為壇,以節召樊噲。噲受詔,即反接,載檻車傳詣長安;而令絳侯勃代將,將兵定燕反縣。平行,聞帝崩,畏呂嬃讒之於太后,乃馳傳先去。逢使者,詔平與灌嬰屯滎陽。平受詔,立復馳至宮,哭殊悲;因固請得宿衛中。太后乃以為郎中令,使傅教惠帝。是後呂嬃讒乃不得行。樊噲至,則赦,復爵邑。


陛下如果去了,蕭相國死了之後,應該用誰呢?

曹參

然後呢

王陵,周勃和陳平可用

然後呢

然後我們地下相見


大概呂雉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劉邦知道,樊噲死不了,他也知道劉如意死定了。

或許他做這件事兒只是單純的告訴他們,如果劉家有了危險,你們要出手啊。或許劉邦只是急了,在臨死的時候,想保護一下如意。


欲承其冠,比受其重,如意母子又有何能力能安戴皇冠呢?這一切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劉邦死後:

太后令永巷囚戚夫人,髡鉗,衣赭衣,令舂。遣使召趙王如意。使者三反,趙相周昌謂使者曰:“高帝屬臣趙王,趙王年少,竊聞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趙王並誅之,臣不敢遣王。王且亦病,不能奉詔。”太后怒,先使人召昌。昌至長安,乃使人復召趙王。王來


以上

目西


目西

我想嘗試通過現代職場和古代官場生存規則的共性,來詮釋這個問題,以求得到古今一致的經驗和教訓。

任何老闆都討厭“刺兒頭”,就像皇帝不待見忠臣一樣,樊噲招殺就是因為太過愚忠。

創業之初,員工可以肝腦塗地和老闆一起打拼,可以直言進諫救企業於水火,但等到公司走入正軌,一切趨於穩定,就要隱藏鋒芒,不 對老闆的決策再加評論。否則,善後很難。

樊噲對劉邦一直忠心耿耿,先在鴻門宴上發飆,擁盾千鈞,救劉邦出險境。

後英布造反,劉邦病重不想見人,周勃、灌嬰在門口轉悠了十幾天,誰都不敢進去。

唯樊噲推門直闖宮中,見高祖枕著一宦官獨臥,隨痛哭流涕,大談看到皇帝病入膏肓的淒涼感受。劉邦不但不生氣, 反而笑了,從此振作起來。

那時候劉邦的江山還沒坐穩,所以樊噲怎麼過分都不要緊,可他後來的一個行動,讓劉邦心生暗恨。

“掩淚悟主”使樊噲體驗到一種成就感,於是如法炮製,把劉邦從戚夫人的床上拖了下來,公然干涉皇帝的私生活,對抗老闆的精神層面, 此乃官場大傻,也是職場大忌。

戚夫人比劉邦小32歲,年輕貌美,擅長跳“翹袖折腰”舞,還會填楚詞唱楚歌,大大滿足了劉邦與生俱來的精神需求, 撫慰了劉邦晚年疲憊的心靈。 所以與其說劉邦因美色而寵愛戚夫人,不如說戚夫人是和劉邦合為一體的精神伴侶。

劉邦因寵愛戚夫人而喜歡他們的愛情結晶劉如意, 從而不喜歡太子劉盈,就想廢“盈”立“意”。

此時樊噲的身份把他推入兩難境地,自然而然地被排出劉邦的陣營。

太子之爭是劉邦和呂后分裂的根源所在,而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讓劉邦怎麼不多產生一份戒心?

有如職場員工和老闆關係特殊,也是一件十分尷尬的事呢。

走到這步的人需要非凡的智慧來預判形式,旗幟鮮明地選邊站隊,拿出自己的立場和行動來。

樊噲的智慧顯然達不到這種程度,仍不溫不火地任其變化發展,沒有敏銳捕捉到皇帝的人格變化,這種變化會牽連到他的立場。

遇戚夫人前, 劉邦的真魂沒有附體,劣跡斑斑,到了泯滅人性的程度。

公元前206年楚漢在彭城決戰,劉邦慘敗,只帶十幾名親信突圍逃命,途中遇到兒女,七人共乘一車繼續跑,發現有人追擊就把兒女往下推,反覆幾次,比蛇蠍還狠。

遇戚夫人後, 劉邦由不食人間煙火的巨獸變回人形,成為一個家庭中的男主人,成為孩子們的父親,懂得了舐犢之情,懂得了除自己生命外還有更寶貴的東西要珍視。

公元前196年,英布造反,劉邦有病在身,想派劉盈平叛。呂后不願意,學著戚夫人的樣子去找劉邦哭訴,說英布厲害,劉盈不是對手,會白白送命。

劉邦儘管不喜歡呂雉,不喜歡劉盈,還是把生的希望留給他們,拖著病體親自平叛,以致胸口中了要命的一箭。

劉邦準備順應大勢,讓劉盈接班,讓戚夫人做好應對呂后的心理準備。他二人已像霸王別姬一樣共唱楚歌,等待以後不幸的到來。

劉邦能做的,就是在有生的日子裡儘量為趙王如意鋪好安全的道路,一面派周昌相國趙王 ,一面謹慎排查任何不利因素。

樊噲如果覺察到這些,早做一點表面的附和工作,劉邦也許就放過他了。

職場中避嫌跟這有類似的道理。

不久盧綰造反,使劉邦心緒煩亂,命樊噲去鎮壓,樊噲卻一拖再拖不肯出兵。

這無疑堅定了劉邦殺他的決心。

有人對劉邦說:樊噲想等萬歲百年後圖謀不軌,殺了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

這時劉邦被逼到了死衚衕:怎麼,劉如意不當太子你樊噲也不肯放過?此時不殺你,留待以後你殺我的如意不成?

於是,他派陳平、周勃去取樊噲的首級。

若不是劉邦在樊噲之前先行死去,高祖皇帝的公司就多開除了一個副總,漢朝歷史上就少了一個全身而退的忠魂。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有書共讀



俗話說:君心難測,此話有理。

劉邦是個農民出身的亭長,也是個混混,但最終他是一國之君。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心態也隨之改變。

殺樊噲,絕不是劉邦一時之想法,但為何要殺樊噲呢?



關係太近,有時候不是好事

劉邦一介布衣,斬赤蛇於芒碭山,起兵於沛縣,當了皇帝后,一幫兄弟也封王封侯。

樊噲做為劉邦關係非常緊密的小兄弟,自然也被封為“舞陽候”。這對於殺狗出身的樊噲來說,爵位不低。

因為是一個村的,又是一起喝酒吃肉的朋友,還是一起共患難的兄弟,所以樊噲和劉邦的接觸比較簡單直接。

可是,劉邦當了皇帝后,情況變了,劉邦不再是那個一起喝酒、吃肉、吹牛皮的老大哥了,而是一國之主了。這時候需要的是尊重,需要注重的是君臣禮儀,而樊噲這個粗人做地實在一般,因此,劉邦心裡有了不舒服。

但這個,絕對不會引起劉邦的殺意,因為樊噲給劉邦出了不少力,特別是鴻門宴更是直接救了劉邦。




直闖宮門,劉邦有些不舒服

英布造反時,劉邦正病重,不願見人,讓侍衛守住宮門,不讓人進入。

周勃、灌嬰等重臣都不敢進入,可事情卻不可耽擱。十幾天後,樊噲等不及,就此闖了宮殿,進去看見劉邦躺在一個太監身上睡覺,樊噲大哭:

“始陛下與臣等起豐沛,定天下,何其壯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憊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見臣等計事,顧獨與一宦者絕乎?且陛下獨不見趙高之事乎?”(《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什麼意思?就是說,都什麼時候了,你還在和宦官廝混,難道看不見前朝的趙高嗎?

這話說出來,劉邦笑了。但心裡絕對有意見,怎麼能拿趙高說事?趙高可是秦朝覆滅的罪魁禍首之一。別說陪自己的太監不是趙高,就算是趙高,自己也不是秦二世那麼弱啊!

直闖宮門,瞎做比喻,這讓劉邦很不爽。雖有不快,但這事還不能讓劉邦起殺心。




有人說樊噲要謀反,這讓劉邦終於動了殺心

劉邦的好哥們盧綰終於要造反了,樊噲被劉邦派去平叛。躺在病床上的高祖劉邦疾病日趨嚴重。身邊有人說:“樊噲私下有情況,陛下一旦去世,樊噲(呂后的妹夫)就會和呂后聯合,而且會殺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

劉邦氣壞了,老子還沒死呢!先是好友盧綰造反,現在又是樊噲有不軌情況,都殺了,乾淨。

於是,劉邦派了陳平去抓捕樊噲,並告訴陳平,可就地正法。

陳平是個聰明人,怎麼會幹蠢事呢?抓了樊噲,晃晃悠悠往回運,等著交給劉邦,讓劉邦自己裁決。

可是,陳平一行還沒到,劉邦就去閻王殿了,於是,樊噲就交給了呂后。如此,樊噲自然獲救了。




縱觀歷史長河,上了皇帝的位置,人就少了份安全感,人就多了份威嚴,很容易動刀動槍。

臣子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時刻提醒自己,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將自己的角色合理定位。

樊噲雖然保護自己做得不好,但勝在運氣夠好。


藍風破曉

漢朝開國大將樊噲出身卑微,和劉邦交往甚為密切,兩人可以說如親兄弟一般。

樊噲(kuài)(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9年),沛人。西漢開國元勳,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為呂后妹夫,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后信任。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為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早年以屠宰狗為業,曾在鴻門宴時出面營救漢高祖劉邦。封舞陽侯,諡武侯。四川宣漢縣有樊噲鎮。

我們可以看到,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呂后是劉邦的妻子,也是皇后,她和劉邦一起平定天下。樊噲的妻子是呂雉的妹妹呂須,所以,樊噲和劉邦還是連襟關係呢,俗稱“挑擔”。這樣,樊噲和劉邦的關心就不能從簡單的君臣關係來看了,兩人的關係密切,但是也很複雜,充滿了權力和利益的衝突鬥爭。

樊噲是個武將,可以說是劉邦身邊的第一猛將,但出身寒微,也是一介莽夫,所以韓信不怎麼願意和樊噲這樣的交往。當然韓信最好結局也不好。早年隨劉邦征戰天下,深的劉邦信任。

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剛回到長安,燕王盧綰叛變。劉邦派樊噲率軍去討伐。

然而樊噲這邊剛走,另一邊就有人開始說小話了,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跟呂后是一夥子人,狼狽為奸,串通一氣,你要提防啊。”

一個皇帝,一個皇后,然而其實兩個人還是有矛盾的。劉邦對呂后干預朝政早已不滿,心裡存在怒火和不忿。劉邦感覺到如果樊噲和呂后真的預謀不軌,可就難搞了。於是,他決意臨陣換將,與陳平計議此事,讓陳平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載大將周勃,到了軍營後宣佈立斬樊噲,由周勃代替。

高祖要陳平儘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劉邦也是疑心重,非要親自檢驗!周勃當即動身,但是心裡也在打小算盤啊。陳平說:“樊噲是皇上的老部下,可以說是心腹。軍功居高。他又是呂后的妹夫,這就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現在讓我們殺了樊噲,萬一以後他後悔了,這個責任誰能擔得起啊。

周勃也是擔心啊,聽謀士陳平這樣一說,自己也慌了,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於是和陳平商議,先把樊噲綁了,送到長安,然後殺不殺,讓劉邦自己再做打算。

於是,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臺,準備傳聖旨。另外又派人去叫樊噲。樊噲是個莽夫啊,也沒想太多,認為只是傳達平常的敕令,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不料,臺後忽然轉出武將周勃,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

走到半路,劉邦病故的消息傳來。兩人又慌了,劉邦去了,朝中必定是呂后執政。幸虧先前沒有殺了樊噲,不然兩個人都沒有命活了。兩人想著趕緊趕到長安,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陳平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聰明人啊,呂后姐妹遂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劉邦殺樊噲的原因,就是害怕他謀反!心裡認定樊噲是呂后的人,一旦謀反,對自己的政權可以說是滅頂之災。因此,才會不顧一切想要殺掉樊噲。

劉邦這個人很有手段,他登基後陸續消滅了韓信、彭越、英布、臧荼等異姓諸侯王,又裂土分封九個同姓諸侯王。這都是在慢慢的剷除對自己有威脅的人。另一面他也很懂得安撫民心,畢竟自己也是貧苦人民殺出來,知道暴政對人民的傷害。

另一邊,他又採用寬鬆政策治理天下,士兵可復員歸家,豁免其徭役,重農抑商,穩定了經濟秩序和統治。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開放關市,以緩和雙方的關係,折讓漢朝的文化顯得雍容大度。

公元前195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同年崩,廟號太祖,諡號高皇帝。

公元前189年,樊噲因病而死,死後諡號為“武侯”。早年隨劉邦一起患難與共的人中,這樣算是一個好的結局了。


KK籃球

這件事情確實存在,劉邦病重,有人開始進讒言,說如果劉邦死後,樊噲會擁兵殺了趙王如意,因此劉邦下令讓陳平持詔書帶著周勃,讓周勃代替樊噲在軍中的位置,而且還交代的很詳細:進入軍營,立即把樊噲斬首!

那麼劉邦為什麼要殺掉樊噲呢?其實這和樊噲的身份有很大關係。樊噲的妻子是呂后的妹妹呂嬃,也就是說樊噲是呂雉的妹夫。

呂雉和劉邦生的兒子是劉盈,劉盈性格平和,仁義通達,但是劉邦非常的不喜歡這個兒子,他覺得戚夫人生的趙王如意更像自己,不拘小節,性格豁達,是個能夠成大事,掌控全局的人。因此雖然如意被封為趙王,但是卻被劉邦留在長安,悉心栽培,這就在無形中給太子造成了壓力。

戚夫人年輕貌美,經常在劉邦身邊照顧劉邦的起居,於是就整天在劉邦面前哭訴,請求劉邦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時間長了劉邦開始動搖,起了廢除太子的想法。這時御史大夫周昌佔了出來,極力為太子辯護,劉邦迫於大臣們的壓力,於是取消了廢除太子的決定,但是太子之爭已經由暗變明,戚夫人和呂雉之間的爭鬥也趨於白熱化。

呂雉為了鞏固太子的地位做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樊噲,以換得呂家在軍中的支持。這是武的方面

呂雉另一方面去請教張良,如何才能保住太子的地位,張良給呂雉出了一個主意。什麼主意呢?當時西漢建國後,劉邦想請德高望重的唐秉、崔廣、吳實、周術這四人前來輔佐自己,但是這四人是秦國時期的名士,不屑於輔佐態度傲慢的劉邦,因此劉邦總是引以為憾。後來,呂雉派人帶著太子的親筆信和誠意去找到這四個人,這四個人奇蹟般的同意來輔佐太子。這是文的方面

呂雉有這一文一武的幫助,已經是羽翼漸豐,在朝中的威望見漲。劉邦看到這種情況,於是徹底放棄了廢棄太子的念頭。

當時燕王盧綰叛變,於是劉邦就派樊噲前去鎮壓,當樊噲領軍出發後,有人開始在劉邦面前進讒言,(這個人到底是誰,史書上沒有記載)說如果劉邦死後,樊噲立馬會造反,殺了趙王如意和戚夫人。

劉邦這時還是病重的狀態,為了防止呂雉專權,削弱呂雉的左膀右臂,劉邦趕緊找陳平來商量。陳平給劉邦出主意,先剝奪了樊噲的軍權,然後處死。劉邦採納了陳平的建議,讓陳平帶著詔書,用車拉著周勃,用周勃來代替樊噲掌軍,到軍中後立馬處死樊噲。

幸虧陳平考慮周全,陳平心想:樊噲是劉邦的故人,曾經救過劉邦的性命,又是呂雉的妹夫,因此雙方都不能得罪。先把樊噲抓起來,用囚車送回去見劉邦。這時劉邦也不再發怒,讓劉邦自己決定是否殺了樊噲。

還沒有等到運送樊噲回去,劉邦駕崩的消息就傳來了,於是樊噲被釋放,恢復了原來的職位。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劉邦決定殺死樊噲其實主要是因為樊噲是呂雉的妹夫,而呂雉和戚夫人當時的奪太子之爭已經趨於白熱化,劉邦為了壓制呂雉,保護趙王如意才在一氣之下要殺了樊噲,幸虧樊噲命大,要不然就成為刀下鬼了。


每日趣評

劉邦手下有位將領很牛,很兇猛,猛到什麼程度呢,猛到他進來之後,連項羽看到他都緊張,時刻保持著戒備狀態,這位牛人就是樊噲。只可惜老婆娶錯了,連累自己差點被殺,雖然自己後來是躲了過去,但是老婆兒子還是被大臣殺死了。很是可惜。算了還是先看下他的出場背景

鴻門宴的故事都聽說過,說的是秦朝末年,劉邦先打進了函谷關,引起了項羽不滿,當時項羽有40萬大軍,劉邦只有10萬人。其實即使兩個人的軍隊數量反過來,劉邦也打不過項羽,更何況還差距這麼大。真實的情況其實不是項羽請劉邦吃飯,而是劉邦為了避免被幹掉,一大早就來到了項羽軍營中請罪,然後晚上項羽又請劉邦吃了一頓,因為地點在鴻門所以稱為鴻門宴。

項莊舞劍

宴會上的事大家都知道了,范增讓項莊武劍刺殺劉邦,項伯呢反過來保護劉邦,這就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來歷。哎,如果不是項伯,項羽怎麼可能最後被劉邦擊敗呢。張良一看這樣不行啊,趕緊出去把樊噲叫了進來。

史記上說,樊噲拿著劍和盾牌,眼睛瞪著項羽,頭髮都豎了起來,眼角都要裂開了。項羽也緊張的\n \n握著劍,你是誰幹什麼呢,知道樊噲身份後,賞了一杯酒和一個未熟的豬腿,然後樊噲還對著項羽說了一段話,劉邦勞苦功高,你不僅不賞還想殺他,如果這樣的話,那下一個滅亡的就是你的了。樊噲的舉動和言辭把項羽打動了,劉邦趁機溜了出去,跑回了大營,這次劉邦得救多虧了樊噲。

屠夫出身

根據史記記載,樊噲是沛縣人,殺狗的,至今在徐州還有樊噲的後人以殺狗為業,持續了兩千多年了,是當地的一道美食。

樊噲

劉邦嫡系

樊噲和劉邦從年輕時就熟悉,劉邦起兵反秦時,樊噲就是劉邦的親信,跟著劉邦東征西討,樊噲的官位不是靠劉邦賞的,都是自己真刀真槍掙回來的。這個史記中都有記載,每次斬首多少,封什麼樣的爵位,這都是樊噲拿命拼來的。

進入咸陽之後,大家都被咸陽的繁華所吸引,在加上宮裡眾多的美女,劉邦是流連忘返,還是樊噲勸誡劉邦,不要貪圖享樂,劉邦才撤出的。

之後的鴻門宴剛才介紹過了,樊噲在這個事情上立了大功,封樊噲為臨武侯。

劉邦樊噲

東征西討

樊噲屬於將才,不是帥才,打仗很勇猛,是劉邦手下最勇猛的將士,他打仗經常帶著人率先登城,斬殺俘虜敵軍。

平叛主力

當年為了擊敗項羽,劉邦封了很多異姓王,這個時候雙方沒有共同的目標,分歧越來越大,加上劉邦不斷開始清洗項羽的舊部,導致了異姓王開始造反,這個時期樊噲成為了平叛的主力。

史記說是,樊噲跟隨漢高祖劉邦討伐燕王臧荼,樊噲俘虜了臧荼,平定了燕地。韓信被封在楚低,劉邦怕他造反,想把韓信抓起來,這事又是樊噲劉邦辦的。

樊噲一身帶兵打敗了七支部隊,攻下五個城池,平定六個郡,五十二個縣,俘虜了十二位將軍。

呂后

死裡逃生

樊噲一生對劉邦是忠心耿耿,還娶了劉邦的小姨子呂后的妹妹做老婆,倆人成了親戚關係。但也是這層親戚關係,差點讓樊噲死掉。

劉邦的發小盧綰,在劉邦病重之後發動叛亂,劉邦讓樊噲帶兵前去平叛,樊噲前腳剛走,後面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計劃等陛下百年之後,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劉邦一聽就火了,一個是自己的愛妃,一個是最近喜歡的兒子。把陳平叫了過來,讓他和周勃一起去樊噲的軍營,殺死樊噲,讓周勃帶兵平叛。

陳平這個是人,在當時絕對是隻老狐狸,他都算計好了,殺了樊噲那就得罪了呂后,自己以後沒好果子吃,如果不殺樊噲那就得罪了皇帝,現在就沒好果子吃。思來想去陳平想到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來到軍營,把樊噲綁了起來,帶回去讓皇帝處置。

劉邦臨終前想殺樊噲

結果走到半道上就的到消息,劉邦駕崩了,大漢朝的掌門人變成了呂后,陳平心想還好沒殺樊噲,要不然自己命就沒了。就這樣樊噲總算撿回了一條命。

妻兒被殺

樊噲雖然在劉邦手下死裡逃生了,但是他妻子和兒子的結局並不好,特別是他老婆,呂后的妹妹呂嬃,仗著自己姐姐是太后,為所欲為,得罪了太多的人。呂后死後,陳平周勃等大臣誅殺了呂氏家族,就是在這次動亂中,樊噲的老婆呂嬃被大臣亂棍打死了,他和樊噲共同的兒子也被大臣所殺。

據說是樊噲留下的配方

樊噲後人

漢文帝繼位之後,覺得樊噲的功勞還是很大的,所以讓庶出的樊市人繼承了樊噲舞陽侯的爵位。樊市人去世之後,樊市人的兒子樊他廣繼承爵位,不過沒多久被人告發,說樊他廣不是樊市人親生的,沒有權力繼承爵位,樊他廣被奪去爵位貶為平民,就這樣樊噲的爵位正式被廢除。

此後樊噲的後人,就又幹起了樊噲的老本行賣狗肉,而且人家有祖訓,只做生意不做官。至今已經2000多年了,在徐州一代很有名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