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阿根廷貿易前景向好

1972年2月19日,中國與阿根廷建交。今年2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阿根廷總統毛裡西奧·馬克裡互致賀電,共賀兩國建交45週年。45年來,中國與阿根廷之間的經濟往來不斷增多,合作不斷深化。如今,面對世界經濟政治局勢的變幻,同為發展中大國,中國與阿根廷之間合作的重要性愈發凸顯。

遭遇瓶頸成因複雜

2004年,中阿建立戰略伙伴關係,雙邊關係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貿易往來也進入了一段“蜜月期”。

根據中方的統計數據,2004年,中阿之間的貿易額為41.07億美元。到了2010年,貿易額增至219億美元。2014年7月,中阿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然而近5年,中阿雙邊貿易額一直在150億美元左右徘徊。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6年,阿中雙邊貿易額為151.43億美元,同比下降11.8%。阿根廷自中國進口104.83億美元,同比下降11.0%;阿根廷對華出口46.6億美元,同比下降13.5%。

另外,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中國與阿根廷均處在經濟轉型階段,因此兩國的產業結構是存在競爭關係的。阿前任總統克里斯蒂娜任職期間的貿易政策就有著進口替代的傾向。”岳雲霞說道。

兩國間不斷激化的貿易摩擦就印證了這一點。2016年,阿根廷對華髮起11起反傾銷調查,數量居拉美國家之首。阿方正在執行的88項貿易救濟措施中有53項針對中國產品。

實際上,早在2015年1月舉行的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上,阿根廷國際研究所所長豪爾赫·卡斯特羅就呼籲巴西和阿根廷應牽頭與其他南美國家一起,與中方商談中國與南美洲建立自由貿易區事宜。但兩年後,在中國積極推進自由貿易區戰略的大背景下,這一自由貿易區卻未見進展。“這是有客觀原因的。”徐世澄指出,“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南方共同市場(下稱南共市)的成員國。作為經濟一體化組織,根據協議,南共市成員國不能與其他國家或國際組織單獨簽訂雙邊貿易協定。”除了南共市的內部約束機制,來自阿根廷國內的利益集團的反對也是主要障礙。岳雲霞表示:“阿根廷國內的工會組織是非常強大的,在可行性研究之時,阿方認為自貿協定可能會帶來對國內利益的損害。而阿根廷作為南共市牽頭的國家,與中國的協調和共識格外重要。”

把握機遇深化合作

迷霧之中也有希望。2015年11月,毛裡西奧·馬克裡當選阿根廷總統。新政府上臺之後,貿易政策隨之出現了調整,貿易管制措施正在逐步減少。

而根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一季度大宗商品展望報告,需求的回升以及供應的受限將惠及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能源燃料類商品,阿根廷經濟在2017年可能會中止衰退。一方面,經濟恢復會帶來進口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出口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也會帶來貿易額的增加。岳雲霞表示:“不出意外的話,中阿貿易在2017年應該會有一定恢復。”

短期來看,歷史機遇的大門也已經打開。特朗普上臺後實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衝擊到了阿根廷。“美國先是退出了TPP,接著又停止從阿根廷進口檸檬90天,釋放出了貿易保護的信號。”徐世澄表示,“阿根廷現在應該會考慮轉向歐盟、亞洲等市場,這對我們來說是個機會。”今年5月將在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拉美國家是否會被納入“一帶一路”戰略版圖值得期待。

“從長期來看,美國政府會逐漸迴歸理性,阿根廷政府也會重新調整東西方關係,中阿之間的長期合作還是取決於雙方的利益和需求。”岳雲霞說。

展望未來中阿兩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進口貿易和產能合作是兩大著力點。據阿根廷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6年阿對華貿易逆差58.23億美元,而阿根廷整體對外貿易順差為21.28億美元。“阿根廷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很大,這也激化了兩國間的貿易摩擦。”徐世澄說,“隨著中國中產階層的崛起,對阿根廷的奶製品、牛肉等農產品的需求會增加。中國可以派出採購團,更多地從阿根廷進口我們需要的農產品或者其他附加值比較高的產品。”

2016年,習近平主席與馬克裡總統舉行了兩次會晤。幾次高層訪問都提到了產能合作這一話題。目前,中國已與阿根廷在油氣、農業、礦業、航空航天、新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簽訂了合作協議。通過產能合作,例如地鐵、高鐵、水電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帶動雙邊投資,也是緩解中阿間貿易問題的可行之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