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毕业的真的买不起房子吗?

你如何看待“很多复旦的同学买不起房子”这一说法?(日月光华bbs国庆节前开始外网就上不去了,就在这里问问大家 Orz… )

复旦毕业的真的买不起房子吗?

本来就是哗众取宠的表述吧

前段时间说“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的“教授”后来回应了一下,说他的真实意思是“不是每个地方的人都吃茶叶蛋,还有些地方很穷,人均收入很低…”之类的。本来他那句话就是“哗众取宠”,但凡只要有一个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他这句话就成立了,但显然跟我们所理解的他的原义有出入。所以,“很多复旦的同学”的意思是多少人“买不起房”?毕业多少年买不起的叫“买不起”?“买不起房”是指东拼西凑借钱、连“郊环老破小”的首付都拿不出呢,还是指这辈子也别想全款买一套“汤臣一品”?(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jpg)

复旦毕业的真的买不起房子吗?

简单聊聊

我身边的复旦同学是如何买房的

之前《住在上海》其实发过很多复旦同学如何买房的故事了。比如85后瑞虹、仁恒、翡翠滨江业主 总结:选房思路就是买贵的,主要靠家里支持 (也能代表一部分人吧。)

比如一个普通家庭复旦外地毕业生是如何买房的 总结:脑子非常活,特别希望那些拿着一手比他更好的牌却还在抱怨的人点开看一下。这个故事里还没提到这位“普通毕业生”后来还创立了一家promising的待上市创业公司。

再比如复旦外地毕业生85后小夫妻置换历程 赵巷各别墅小区业主测评 等等作者都是复旦同学,真的是很多85后复旦学生都早就不止买一套了。

鉴于有些人老“觉得”上海人买房容易,今天再说几个身边比较熟悉的外地生源里

普通家庭的复旦同学的买房故事吧。

农村考出来的某同学

至少两套宝山经纬

同班同学,90后男生,单身(只是说明“未婚”所以目前限购)。西部农村考出来的。据他说,大一开学时,系主任当时看到他的生源地,嘟囔了一句:我们系怎么会去那里招生的。。。这位同学2013趁着新房低迷、限购没那么严格时破的限购买了第一套宝山经纬,当时经纬新房才2w出头点。后来他直接又注册了公司再入一套,据他说这套就当自己住了,不打算出掉了,因为税费高。(后台回复#限购#查看限购速查表及相关限购政策解读,回复#经纬城市绿洲#查看往期测评,回复#税费#查看上海二手房交易税费相关文章。)

读书期间就买杨浦

“伪学区房”的

理科女博士

毕业在郊区做公务员

在“大虹桥”辐射区买房

毕业就进入上海某郊区做公务员的88年美女学姐,来自江苏省普通家庭。入的绝不是“赚钱”的行业(这一行赚钱的方法都写在《刑法》上了),但因为成为了公务员,自动获得了户口和购房资格。当时,青浦城区单价1字头的好房子还不少,现在边上都是商业,17号线地铁也马上通了,再加上“大虹桥”辐射区的概念,这五六年的变化非常大。最新上海9月一手房网签数据显示,青浦新城都4w+了,且之前有几个卖得一般的项目成交也起来了。(有人猜测说因为青浦最近有动迁,所以成交活跃,拭目以待。)这位学姐与队友都非常配合地各自都用足了首套的各种优势,目前重仓“大虹桥”。

当然,复旦毕业不买房

不代表就是卢瑟

当然,也需要澄清一下,不买房不代表就是卢瑟。听听校友是如何描述身边不买房的“复旦同学”的:

“我一个同学看空房价了,卖了2套了,还投了个20倍回报的公司,走上人生巅峰了。”

“我们同班同学04的,把公司卖给了马云,是我身边遇到的赚钱第二多的,第一多的是财大的,一年近一个亿。然后这种级别的人一般在上海都没很多房,他们都是拼命在工作的,但房子是想买就能买的。”

……

我自己身边最“优秀”的复旦同学也都是不以“买得起房”、“买了几套房”为人生目标的。前几天在某号上看到了失联一两年的隔壁班同学,原来他去哥大深造后在非洲跟野生动物走私做斗争,低调地在做一些或许能“改变世界”的事情。还有一位同班同学,毕业1年后辞去了国企的工作,开始了深度旅行,并逐步成为了专业网站的签约摄影师和签约作者,用摄影和写书的收入继续她的旅行,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可能真的,只有我们这种没有“鸿鹄之志”的人,才在觊觎“买房”,毕竟“买房”是有方法可循的、相对风险更小、试错成本更低的生活方式……)

我看到的很多很多复旦同学在毕业后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努力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无论买房还是不买房。很多复旦的“普通”毕业生都能在毕业五六年后买房,无论房子多少、大小、远近,这就是我看到的。

住在上海 (zhuzaiSH)

只说真话的专业地产号

关注上海购房者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