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業做成中國的名片,全球第一客車每年搭載340億人次

二十多年來,宇通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修理廠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客車生產基地,其生產的客車每年搭載340億人次,相當於每個中國人每年乘坐25次!宇通的奇蹟,始於一種中國特有的國情車——臥鋪車。

把企业做成中国的名片,全球第一客车每年搭载340亿人次

當時的湯玉祥只是鄭州客車廠(宇通前身,1993年改制)的一名車間主任。不斷湧動的民工潮讓他嗅到了商機,他帶領車間一班人馬,以前瞻性的眼光開發出國內第一款臥鋪車。憑藉這款車,宇通幾乎是在一夜間成為市場明星,1994年全國大中型客車銷量下滑11%,而宇通卻逆勢上漲98%!湯玉祥也順勢成為公司副總經理。臥鋪車的技術含量並不高,暢銷的關鍵在於抓住了市場需求。宇通之後,很多企業也推出了臥鋪車,但唯獨實力一般的宇通獲得了成功。

把企业做成中国的名片,全球第一客车每年搭载340亿人次

臥鋪車的成功就贏在前瞻性的思維上。那之後,宇通又根據市場需要,率先推出新能源客車、新一代校車,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此,宇通每年將4%的銷售收入、數億元用於研發,先後建起行業內首家博士後工作站、首家國家級技術中心、全球領先的整車電泳生產線。“在自主研發上,我不怕投入,要做中國客車第一,你得有真功夫。”湯玉祥說。

1993年宇通只有18名技術人員,如今這一數字超過2500人。強大的研發實力和龐大的科研隊伍為宇通不斷取得技術突破奠定了基礎。作為國內新能源客車的領軍者,宇通早在1999年國家還沒補貼時,就開發出首款純電動客車。那時候,比亞迪還是一家電池生產企業。2005年就成立了國內第一個專門的校車研發團隊,三年後該團隊推出國內首款“長鼻子”校車,在業界引起轟動。2002年,宇通在行業內率先引進ERP系統,該項目由普華永道負責,全球排名第一的SAP公司提供系統,項目耗資數千萬元,僅用一年多就投入使用。

把企业做成中国的名片,全球第一客车每年搭载340亿人次

ERP實施三年,宇通80%的關鍵配件和所有的消耗配件都做到了零庫存,極大地提高了客戶響應速度和資金週轉效率。2008年,由於市場銷售火爆,很多同行都因為發動機斷貨而痛失訂單,唯獨宇通絲毫不受影響。如今,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宇通每年數百億的資金進出,基本上不用他簽字,凡是方法、標準、預算內的事,他基本上不管。只有碰到特例,才插手干預。2008年金融危機時,很多外國企業都撤走了,宇通卻堅持留下來。不但留下來,還給對方提供了500萬美元的配件。

到2016年累計銷售客車5827輛,市場佔有率超過90%,以至於在古巴大街上,跑的客車幾乎全是宇通牌。宇通在南美市場贏得了美譽,併成為中國在當地的一張名片,連古巴交通部副部長都讚歎:“宇通是古巴公路的王者。”對於宇通業績連年攀升、在海外成為中國名片等讚譽和褒獎,湯玉祥總是一笑而過,認為那只是無心插柳之舉,是趕上了好時候,他更關心的是,“讓宇通持續健康地發展下去,讓這兩萬多員工有飯吃,把日子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