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二論開創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將圍繞“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中心任務,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趕超目標。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開創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要服務全省發展大局,把保護生態環境與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以良好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保護生態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生態環境良好,才能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同時降低能源資源消耗,有效解決汙染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還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落實好保護生態環境各項重大舉措,將有力促進產業模式實現高循環、資源利用實現高產出、汙染治理實現高效率、生態產品實現高供給,在經濟發展的結構、效率、效益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和提升。我們要準確把握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的關係,使兩者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我省生態環境基礎好,近年來又承擔中央賦予的建設生態文明試驗區重任,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全國前列,探索出一批全國領先的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發揮出了試驗區的示範引領作用。也應當看到,我省生態環境仍有一些薄弱環節,與群眾對生態福祉的需求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為全國探索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仍有很大作為空間。我們要更加積極主動作為,努力取得更顯著的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有力推進高質量發展。

牢固樹立並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經濟發展全過程,以改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用更加嚴格的資源總量和節約制度、環保準入和監管制度等硬性約束措施,倒逼傳統產業加快改造升級步伐,提升傳統產能綠色化水平;通過建立綠色金融制度體系,激勵企業擴大綠色投資,加快發展新興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素質的有機統一。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今年是全面完成試驗區38項重點改革任務、全方位檢驗試驗區建設成效的關鍵一年。我們要進一步深化認識、凝聚力量,大膽改、深入試,把國土空間科學開發先導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先行區、環境治理體系改革示範區、綠色發展評價導向實踐區等“四區”建設以及健全政策支持體系、推行市場化模式、加大綠色金融支持等各項改革試驗任務,抓得更深、落得更實,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探索出更為豐碩的改革經驗和制度成果,不辜負中央的信任和重託。

培育加快綠色發展新動能。全面落實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責任,完善綠色生產、綠色消費政策,推進綠色技術創新,發展壯大綠色產業。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全面落實國家節水行動計劃,降低能耗物耗。開展創建節約型機關、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區行動,倡導綠色出行,引導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向綠色、低碳轉變。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充分認識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牢記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光榮使命,在新起點上繼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努力開創試驗區改革新局面,推動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