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之聲|平度市副市長徐廣舉:以農民合作社爲支點撬動鄉村振興大課題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作為山東省唯一的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 平度市既是全國百強縣市,也是一個擁有246萬畝耕地和120萬農業人口的農業大市、農民大市。面對鄉村振興這一時代課題,平度市紮實踐行“六個推動”, 把農民合作社的培育發展作為一項“衣領子”工程,用3361家農民合作社抓點帶面、穿珠成串,譜寫平度市“三生三美”融合發展的絢麗答卷。

堅持紅色引領,畫出鄉村振興同心圓

一是讓黨旗“飄起來”。平度市以“黨建引領、服務凝聚、合作富民”主題活動為載體,根據合作社的經營規模、協作關係、從業黨員等情況,採取“龍頭企業+”“產業園區+”“生產基地+”“村級黨組織+”四種組建模式,先後建立起431家合作社黨組織,其中單獨組建190家、聯合組建241家,成立了17個聯合黨總支。平度市沙北頭蔬菜產業合作社黨支部以洋蔥生產為紐帶,聯合3家合作社黨支部、3家蔬菜加工企業黨支部、3家省外種植基地黨支部,建立了青島市第一家合作社黨委。二是讓組織“活起來”。針對入社黨員服務意識淡化、責任意識消退、致富技能缺乏等問題,指導各合作社黨組織開辦農民合作黨校、組建講師團巡迴授課、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舉辦合作經濟論壇等,把農民合作社打造成為夯實執政基礎、提高黨員素質、培養新型農民的重要平臺。通過紅色引領,有效激發了合作社黨員細胞活力,逐漸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優勢、發展優勢。

深植綠色基因,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一是品牌化運作。作為中國首個養生美食文化之鄉,平度市“三品一標”農產品高達154個,其中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產品19個,位居全國縣級首位。近年來,平度市深挖品牌底蘊,在連續高標準辦好“四季節慶”(春季雲山大櫻桃節、夏季明村西瓜節、秋季大澤山葡萄節、冬季馬家溝芹菜文化節)活動的基礎上,又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養生美食文化節和地標農產品交易會,創建了中國首家芹菜博物館、鮮食葡萄博物館、花生博物館,有效提升了本地農產品影響力。二是標準化生產。先後制定完善各類農業生產技術操作規程69項,發佈地方標準14項,實現了主要農產品全覆蓋。在全市100餘家合作社標準化生產基地推行“統一環境質量、統一關鍵技術、統一規程標準、統一檢測方法、統一產品標誌”的“五統一”標準,農業生產實現了標準化引領。三是多元化融合。以“順時養生·食在平度”品牌打造為抓手,堅持產業鏈相加、價值鏈相乘、供應鏈相通“三鏈重構”,扶持鼓勵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美食+食材、美食+食養、美食+旅遊”為方向,深入推進農業“接二連三”,不斷提高“新六產”發展水平。目前,總投資60餘億元的28個集“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園、創業園和田園綜合體”於一體的優質高效“三園一體”農創項目正在有序實施,農業新動能板塊加速崛起。

築牢金色保障,打造鄉村振興新“錢”景

一是創新農戶信貸模式。紮實推進農民合作社信用互助試點,以“成員制、封閉性、民主制”為原則, 規範合作社內部運營,先後培育發展福滿地糧蔬專業合作社等9家試點合作社,參加成員達451戶,可使用互助金額2209萬元,已發放互助資金1488萬元。深入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市財政出資設立1000 萬元風險補償基金,啟動貸款保證保險,深化改革試點效應。目前,已為90餘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辦理“農村土地經營權證”,累計提供貸款4.5億元。二是豐富政策性農業保險種類。在原有承保政策性農業保險險種基礎上,新增馬鈴薯價格指數保險。兩年來,累計承保馬鈴薯2.9萬畝,提供風險保障資金6594萬元,賠付158.5 萬元,有效避免了“菜賤傷農”風險。三是探索農產品“保險+期貨”新模式。在全國率先探索開展政策性雞蛋“保險+期貨”業務,構建了“政府+保險+期貨”共同服務養殖合作社的全新模式。2017年,平度市陳氏兄弟蛋雞合作社在雞蛋行情持續低迷的市場逆境下,不賠反賺了300萬元。

借力“黑色科技”,開啟鄉村振興加速度

迴歸原色鄉村,永葆鄉村振興最本色

一是脫貧攻堅與鄉村轉型雙輪驅動。以“經營主體帶動型”“土地資源助推型”等扶貧農創體模式為依託,將貧困戶納入產業化脫貧鏈,提供從資金支持、技術指導到銷售渠道、入園就業的全程服務,通過土地流轉、收益分紅等利益聯結方式,構建扶貧共同體。目前,全市49個扶貧農創體和53個種養加產業鏈項目,已惠及貧困人口823戶2270人。其中,崔家集前窪蔬菜專業合作社農創體已建成使用36個冬暖式蔬菜大棚,6個經濟薄弱村每村每年獲得租賃收入5 萬元,全部實現脫貧摘帽。二是特色打造與“共享農莊”融合發展。在村莊規劃中,注重將平度市的歷史文化、紅色遺址、農耕文化等特色元素貫穿其中,培育吸引遊客的興趣點、聚焦點和體驗點,吸引市民下鄉發展“美宿”遊,以“美麗經濟”帶動鄉村振興。比如雲山鎮西宋戈莊,石徑鋪巷,槐花飄飛,鄉愁滿滿,遊人如織;投資過億元的大澤山鎮響山潘民宿村,用農田、果園、古井打造特色美宿,也已初步成形。三是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共建共融。以合作社發展壯大為紐帶,引導農民參與農村社會事務管理,增進群眾的合作意識、民主意識、責任意識,弘揚互助團結、誠信友愛、鄰里和睦的社會風範,實現更加有效的自我治理。同時,大力推進鄉村文化建設。2017 年,全市開展“送戲下鄉”2100場,新增主題文化牆2.2萬平方米,新(改)建村級文化活動廣場99個、鄉村大舞臺37個、村史館25個,組織開展了“最美家庭”“美麗庭院”評選活動,群眾共建共享美麗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期刊之聲|平度市副市長徐廣舉:以農民合作社為支點撬動鄉村振興大課題點擊【藍色標題】查看徵訂指南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合作社人必讀|2018年度《中國農民合作社》在線訂閱指南(視頻)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點擊藍色鏈接

查看完整通知內容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報名通知|關於舉辦農民合作社輔導員能力專題培訓班的通知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期刊之声|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以农民合作社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大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