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大学不逊清华 今年首批本科生毕业 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隶属于中科院。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创办的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了我国的第一个理学博士,第一个工学博士,第一个女博士,第一个双学位博士。自1978年首次招生以来,有108位校友成为院士。2012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并于2014年起招收适当本科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科大本科教学委员会主任席南华曾表示,学校致力于培养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科学报国的未来科技领军和骨干人才。“我们招生时候就告诉学生,想要当官发财不要来国科大,我们需要有科技报国情怀的人才。”国科大副校长苏刚说。

7月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2018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举行。这是国科大40年校史上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出席并寄语首届本科毕业生,副院长、国科大原校长丁仲礼发来书面致辞,副院长、党组成员、国科大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副秘书长、国科大原党委书记邓勇出席,与国科大有关负责人、学院院长、院士专家、教师代表以及学生家长等来宾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国科大首届本科生共有290人于今年毕业,分布在6个专业,其中244人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这所大学不逊清华 今年首批本科生毕业 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始终牢记矢志科研的初心

“国科大本科生教育的辉煌历史的第一页,是你们2014级同学写就的。”因公务原因未能到现场祝贺的丁仲礼,在给毕业生发来的书面致辞中说道。“我郑重地向2014级本科生全体同学说一声感谢,你们在高考中都得了高分,却最终选择了我们这所既非985也非211的大学,照一些说法是当了‘小白鼠’,并且当得心甘情愿。”

白春礼在现场致辞时说,在本科教育上,国科大还是一名“新兵”,社会上,包括教育界的一些同行对此抱有疑问。“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在座的各位优秀的同学们,你们怀揣科学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憧憬,坚定执着地选择了刚刚招收本科生的国科大。”

这所大学不逊清华 今年首批本科生毕业 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时光倥偬,青春不负。“四年来,你们始终牢记矢志科研的初心,从‘不轻松的中学’来到‘更加不轻松的国科大’,在中科院这座科学殿堂里,全身心地学习科学知识,为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成长为未来科技领军人才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白春礼在致辞中对首届本科生充分肯定。

“国科大招收本科生是国科大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新模式、构建完整高等教育体系的职责和使命。”白春礼说:“感谢你们把最美好的四年青春时光献给了国科大,身体力行地见证着、推动着国科大的发展。”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同学们,我希望你们能够传承中国科学院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淡泊名利的家国情怀和优秀品质。希望大家牢记党和人民的期望,不断与大师前辈‘对标’,与自己的理想目标‘对标’,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始终将个人的成长梦、成才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地结合,真正成长为未来的科技领军人才。”白春礼殷殷叮嘱。

仿佛在为2018届本科毕业生上“最后一课”,白春礼谆谆教诲说,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意识,用批判性思维去认识和分析未知世界;在不断增长才智的同时,能够锤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常养浩然之气,常扬君子之风;坚持终身学习,始终做一个谦卑为怀的人,“只有保持对未知的敬畏,才能激励我们不懈探索”。

332名首届本科生 直接就业仅7人

此前,国科大曾召开新闻通气会披露,2014年招收的332名首届本科生,共有290人于今年毕业,其余30人延期毕业,1人结业,1人在休学,10人退学。截至6月15日,首届290名本科毕业生,直接就业的仅7人。244名毕业生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占毕业人数的84.1%。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有85人到境外留学(57人出国深造,28人赴香港高校深造),约占毕业人数的29.3%;159人在国内读研究生,占毕业人数的54.8%。此外,还有39名毕业生计划明年申请出国读研或在国内深造。

这所大学不逊清华 今年首批本科生毕业 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国科大雁栖湖校区

前往境外留学的毕业生中,11人进入全球TOP10高校深造;52人进入全球TOP100高校(含前十)深造,占毕业人数17.9%。2014级物理学专业刘子煜在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普渡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offer之后,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项目全额奖学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杨羽飞在3所世界名校之间选择了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董亦楠在哥伦比亚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之间选择了哥伦比亚大学;数学专业的程元选择了纽约大学柯朗数学研究所读研。在国内读研的159名毕业生中,155人选择继续在国科大(包括国科大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习,其余4人分别选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西湖大学。在实行学分制的高校,延期毕业并不少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国科大延期毕业的同学中,有一些是主动申请的,他们要修双学位,希望利用国科大教育资源多学一些课程等。同时攻读化学与计算机专业、来自北京四中的汪诗洋就是其中一位,他曾与其他5位同学赴美,在2017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上荣获金奖。

本科课程主讲教师中院士18人、长江学者3人

国科大倡导知识创造者担任授课教师。目前,本科课程主讲教师共有45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06人,占比67%,其中院士18人、长江学者3人。例如2017—2018学年的基础课,席南华、李永舫两位院士为一年级授课;徐涛、周忠和、吴一戎三位院士为二年级授课;向涛、欧阳钟灿两位院士为三、四年级授课。

这所大学不逊清华 今年首批本科生毕业 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

2014级本科生正在做化学实验

针对本科生开设科研实践课,学生前往中科院各研究所进行1-4周的实践活动,与科学家面对面,接触先进科研设备、感受科研魅力、激发科研兴趣。专业研讨类课程每十人左右一个班级,进行研讨式教学。“大一,我进入了中科院化学所光谱组,接触红外、紫外、圆二色光谱仪,上手学了激光共聚焦和全反射荧光显微镜,读文献,为分析化学课打基础。大二,我进入了导师杨国强研究员的光化学课题组,每周参加组会,读文献;假期的时候,我到另一个课题组看水凝胶制作和仿生材料设计。大三,我进入曹安民研究员课题组学制作锂硫电池,我还选修?几门化学研究生课。我的毕业设计也是在化学所聂宗秀研究员课题组做质谱分析。”已被芝加哥大学全额奖学金录取的2014级化学专业刘钰说。

四年来,中科院党组全力支持国科大本科生培养工作,向国科大提供了全院最优质的科教资源。中科院各研究所尤其是京区40多个研究所深度参与本科生培养,包括院士在内的众多优秀科学家纷纷走上讲台或担任学业导师;各研究所还为本科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实践资源。正是这所特别的“科教融合”大学,以“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的科研布局,培养了290位本科毕业生,也让继续投身科学研究领域的他们,将科学的情怀、学识、努力、气质传承下去。一直以来,国科大通过科教融合的特色与优势,造就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愿尔曹,万里长纵目。朝海日,任飞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