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夜蛾爲害盛期,如何防治?

玉米夜蛾,又名甜菜夜蛾、玉米小夜蛾,是雜食性害蟲,廣泛分佈在全國各地,可為害玉米、高粱、甜萊、大豆、花生、芝麻、菸草、蔬菜等170多種植物。

主要為害玉米葉片,幼蟲可將玉米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僅剩下葉柄、葉脈,造成玉米減產。為害幼苗時甚至可將幼苗吃光。玉米夜蛾各蟲態對高溫抵抗力較強,7~8月份降雨少、氣候乾燥的年份蟲害發生較重。

玉米夜蛾為害盛期,如何防治?

為害症狀

【形態特徵】

卵:圓球狀、白色,成塊產於葉面或葉背,8~100粒不等,排為1~3層,通常外面覆有雌蛾脫落的白色絨毛,因此不能直接看到卵粒。幼蟲:體長約22毫米,體色變化很大,有綠色、暗綠色、黃褐色、褐色至黑褐色,背線或有或無,顏色亦各異。較明顯的特徵為:腹部氣門下線為明顯的黃白色縱帶,有時帶粉紅色,此帶直達腹部末端,不彎到臀足上,是別於甘藍夜蛾的重要特徵,各節氣門後上方具一明顯白點。蛹:長10毫米,黃褐色,中胸氣門外突。成蟲:體長8~10毫米,翅展19~25毫米。灰褐色,頭、胸有黑點。

玉米夜蛾為害盛期,如何防治?

玉米夜蛾

越冬蛹在翌年3月份羽化為成蟲,4月份在雜草上出現幼蟲,6~7月份為害玉米苗,7~8月份是為害盛期。成蟲白天隱藏在土塊下、雜草叢及枯葉下的陰涼處,夜晚活動產卵,趨光性強。

玉米夜蛾為害盛期,如何防治?

為害

【防治方法】

1、田間管理:實行冬耕冬灌,並剷除田間地頭雜草,可消滅大量越冬蛹,減少蟲源。春季3~4月除草,消滅雜草上初齡幼蟲。在產卵期和孵化期,結合農事操作摘除葉背面的卵塊和群集為害的初孵幼蟲,集中銷燬。

2、燈光誘殺:成蟲發生期用黑光燈進行誘殺。

3、藥劑防治:於3齡前噴藥防治。噴灑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2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3500倍液;20%滅幼脲1號膠劑1000倍液、44%速凱乳油1500倍液、2.5%保得(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生物製劑可選用每克含孢子l00億以上的殺螟桿菌或青蟲菌粉500~700倍液,或用10萬國際單位的Bt乳劑100~200倍液噴霧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