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刷分现象愈演愈烈 猫眼想看指数成为重灾区

6月19日,张先生在家中翻阅报纸时,被《北京商报》上一篇名为《数据“打架”谁在操纵电影评分》的文章所吸引。作为一名饱受评分误导的影迷,他不禁为文章中披露的一些电影行业丑恶现象而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电影行业刷分现象愈演愈烈 猫眼想看指数成为重灾区

除刷评分外,诱导性评分也是猫眼为影片造势,拉高票房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解释道,在猫眼的部分电影调查问卷中,电影的评分选项中只有“不错”、“挺好”、“一般”等选项,没有特别差的选项。这样以来,利益方就可以不动声色地为影片的口碑注水。

对于《北京商报》披露的刷分现象,猫眼疑似主动对号入座,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5月19日下午,猫眼在上海举办了2018猫眼合作伙伴大会。会上猫眼娱乐产品负责人彭袆宇先是声称“猫眼评分刷不动,水军没有用”。随后,彭袆宇他进一步表示,猫眼会像反腐败一样严厉打击刷分作弊行为,维持最公正、最公平、最客观的购票观影体系,并打造一个影片与影片之间公平竞争的体系。

电影行业刷分现象愈演愈烈 猫眼想看指数成为重灾区

事实上,与“猫眼评分刷不动,水军没有用”相对应的是猫眼平台上愈演愈烈的刷分现象。今年五一档,影片《后来的我们》遭遇到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退票风波。利益方先是通过刷猫眼想看指数为影片造势,。在首映前夕,猫眼想看指数已经高达82万,成功超过了众多著名的好莱坞大片,引得无数观众想要一睹为快。随后,再通过大规模的购票行为来造热票房,误导院线提高排片量。与此同时,观众担心买不到好的位置、场次,就会提前购票,从而进一步拉高预售额和热度,形成一种循环。而等到夜间利益方变会再通过票务平台的退票渠道进行退票,但由于此时已经售出较多影票,院线方已经无法取消相关场次。

电影行业刷分现象愈演愈烈 猫眼想看指数成为重灾区

纵观这起事件中,猫眼不但身兼出品方和发行方双重角色,而且还是该事件最主要的线上退票渠道。于是,各方纷纷将怀疑的对象集中在猫眼身上。与此同时为洗清自身的嫌疑,猫眼连发三份报告来说明问题,然破绽百出的解释反而使得自身的嫌疑进一步加重。无奈之下,猫眼电影COO康利召集多方媒体举办了一场恳谈会,值得关注的是会上猫眼依旧没有拿出能洗清自身嫌疑的有力证据。最后,在国家主管部门介入后,认定电影《后来的我们》在预售阶段确实存在问题。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猫眼运用自身平台的便利和信息不对称等条件,通过刷分刷票大规模为《后来的我们》造势,进而牟取暴利。在这起事件里,院线也好,观众也罢,均被利益方玩弄于鼓掌之中,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其实,猫眼平台愈演愈烈的刷分现象误导了院线,也误导了观众,严重破坏了中国电影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这样的现象如不加以遏制,那么真正优秀的国产影片就永远难有出头之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