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是什么意思?

Andyyu


智能合约这一概念是由Nick Szabo于1994年提出,该合约被定义为“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包括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不同于传统合约,该合约基于区块链技术而发展、以数字为表现形式并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自动执行。人们对其最为常见的认识就是将其视为是一段自动运行的代码,一段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的程序,当预设的触发条件成就时合约即自动执行,相较于一般的电子合约来说更进一步。

但是,只有结合了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代码合约才可以被视为真正的智能合约,而该合约的核心则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具体表现为一种“开放的分布式数据库”,该技术使得该合约可以在一种完全公开、透明和不可被篡改的环境中运行。在这种环境的理想运作下,合约双方不再需要特定的企业来担任中间商或担保机构,所有交易都是公开透明的,即实现了“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目标。

区块链的提出使智能合约的执行获得了可信的环境,比特币交易中的输出条件是用脚本描述的,这也是智能合约的雏形。以太坊首先实现了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完美契合。

在智能合约的概念模式如图,一般而言,智能合约封装预定义的若干状态、转换规则、触发条件以及应对操作等,经各方签署后以程序代码的形式附着在区块链数据上,经对等计算机网络传播和节点验证后记入各个节点的分布式账本中,区块链可以实时监控整个智能合约的状态,在核查外部数据源确认满足特定的触发条件后激活并执行合约。

以太坊是目前开发智能合约最常用的平台,特定的基于堆栈的二进制字节码(即以太坊虚拟机字节码)组成了以太坊的智能合约。这个合约可以利用Solidity、Serpent、LLL等高级语言编写,然后编译为EVM字节码存储执行。

以太坊中智能合约是存储在以太坊区块链中特定地址的代码(功能)和数据(状态)的集合。智能合约以消息的形式在网络中传播,以太坊中合约则是存储于交易之中。EVM判断一个交易是否为合约类的依据是该交易中是否存在代码,若交易信息是代码则该合约得以执行。若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某合约账户不存在则会自动创建合约地址,并将合约存入该账户。

虽然以太坊中智能合约可用于实现与比特币类似的账户余额认证方案,但其与比特币脚本程序存在显著差别:合约是图灵完备的;合约非无状态的,它们可以存储计算数据;任意合约杰克从其他合约处获取部分数据。


科技行者


智能合约是一种计算机协议。

比特币作为区块链的最初产物,是在2008年由一个匿名人物中本聪提出的,但是随着区块链的发展,诞生了以太坊、智能合约等

智能合约概念可以追溯到1995年,是由一个计算机科学家尼克提出的,表示一个智能合约是一套以数字形式定义的承诺,合约参与方可以在上面执行这些承诺的协议。

而随着演变,智能合约已经愈加成熟,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这些交易具有可追踪以及不可逆转的特点。

首先,智能合约具有合约制定的高时效性以及去中心化的特性,不用依赖第三方权威机构或者中心机构的参与,只需要通过智能合约就能完成,大大减少了协议制定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协议制定的效率。

其次,

智能合约具有低成本性,智能合约是以计算机程序为载体的,由事先制定好的代码控制,一旦发生毁约等情况程序就会强制执行,降低了监督的成本

最后,智能合约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不需要人为参与,从而也去除了失误,提高了合约的准确度。

智能合约虽然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但是也出现过很多漏洞,比如在上一年,以太坊钱包Parity就出现了一个漏洞,导致多重签名的智能合约无法使用,超过1.5亿美元的以太坊资金被冻结。

今年2月份,一份报告就分析出了基于以太坊的三万多个智能合约含有安全漏洞

总而言之,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的一项核心技术,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未来还需要经过不断地完善才能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区块链大触


智能合约其实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从用户角度来讲,智能合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自动担保账户,例如,当特定的条件满足时,程序就会释放和转移资金。

从技术角度来讲,智能合约被认为是网络服务器,只是这些服务器并不是使用IP地址架设在互联网上,而是架设在区块链上。从而可以在其上面运行特定的合约程序。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了,英迈链平台中的INMC就是一个很好应用案例,通过引用以智能合约为基础的、记录流量数据价值的区块链技术,避免中心化带来的各种弊端,增强支付的安全性,保护用户隐私,增强数据的可信度,打造全球国际泛快捷支付生态系统。通过惠❤️ym2018988一起交流学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