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卧底传销救母 母亲却执迷不悟

男子卧底传销救母 母亲却执迷不悟

男子卧底传销救母 母亲却执迷不悟(附传销新变种)

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家住四川的小文本来在东莞打工,最近,他与母亲电话聊天时发现,母亲的言谈举止十分异常,深入了解后,小文察觉到母亲陷入了传销。为了将母亲解救出来,他来到长沙,不动声色卧底进入了传销组织。

小文卧底进入传销组织后,偷偷的与反传销组织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并告知了自己和母亲在传销组织内的一切情况。为了不露出破绽,同时保证小文母子俩的安全,反传销工作人员还交代了小文与传销组织人员的相处之道。

小伙发出求救信号最终锁定传销窝点

成功解救母子俩屋内发现涉传资料

经过执法人员的摸排,最终锁定了传销窝点的准确位置,在进入窝点后,里面有三女一男,男子正是求助者小文。小文表示,为了将母亲解救出来,他装作陪同母亲来长沙谈大生意,获取传销组织人员的信任,不过,对于儿子的苦口婆心的劝说,母亲刘芳(化名)仍执迷不悟。

如已被骗且有人跟踪无法脱身,应保持冷静,不要有过激行为,寻找时机向亲朋好友发出求救信号或直接报警,注意说清周围的位置和环境。如发现传销组织,可以拨打当地12315电话或110向属地各级工商或公安机关举报。

涉传人员全部遣返街道加大排查力度

工商执法人员在房间内查获了众多涉传资料,还有涉传人员上课时记录的所谓的“投资”笔记。在大量证据面前,房间内的涉传人员没有再辩驳。目前,执法人员正在对这个传销组织进行进一步的深挖当中。同时,辖区街道也将对小区住户情况进行摸排,重点加大对出租房屋的摸底调查。

如何区别是不是传销?

第一,往往以从事商品、服务推销等经营活动为名,利用急于“发财致富”的心理,编造各种名目的“经营项目”,如“网络倍增”、“消费联盟”等,有的甚至打广告,拉名人做宣传,诱骗他人参加。其与一般的直销活动有明显区别,没有经营许可证、无店铺经营、无退货保障、无退出自由。

第二,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又称“入门费”。所谓“商品”和“服务”,有的具有真实内容,但物非所值,有的仅仅是名义上的,是虚拟的。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其本质是只有在“购买”了一定数量或者金额的“商品”或者“服务”后,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其他成员加入传销组织并按照一定比例抽取报酬的资格。

第三,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的依据。在组织结构上都是按照加入的顺序、发展人员的多少、“业绩”大小等因素组成“金字塔”型层级结构。这种机制就诱使传销的参加者不断挖空心思,欺朋骗友地“发展”他人参加,使传销组织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第四,传销活动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其诈骗性。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对参加者进行精神乃至人身控制,诱骗甚至迫使其成员不断发展新成员(下线),以敛取成员缴纳的入门费。传销活动的参加者既是这种诈骗活动的受害者,又是使这种诈骗机制发挥作用的违法者。

总之,识别传销主要看三个特征:一是入门费,加入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二是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三是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

传销新变种

随着移动互联网、网络购物、跨境电商等网络概念和营销方式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传销活动。速览!

变种1:金融传销

特点:承诺高收益,引诱投资。这种吸收资金的行为名目常见的有“××金融互助社区”、“××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理财”、“××慈善金融互助平台”、“××金融互助投资”、“××互助社区”、“××财富互助平台”等。这种行为隐蔽性强,多由境外人员远程操控,投资款往往通过个人银行账户网银转账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转。

现在许多金融诈骗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喧嚣一时,不法分子为吸引更多的群众,编造各种名目,或许以高息、或许以投资入股、或许以高薪职位、或许以发展下线获提成、或假借无效合同等等。作案手段五花八门,被害人眼花缭乱,且受害后不自知,甚至煽动亲朋好友入“圈套”。

典型案例:“MMM”、“珍宝币”、“百川币”、“聚宝金融”、“环求力金”、“中国蒙商”、“美洲矿业”、“易富地基金”、“虚拟U币”、“假20世纪福克斯”、“ABCD财富网”

变种2:网络传销

特点:利用互联网,打着电商或者微商的旗号,成本较低、发展迅速、骗人不见面。

一些传销分子打着电子商务的旗号进行非法传销活动,“网络营销”、“网络直销”、“网店加盟”及“循环消费”、“满100返100”、“消费增值”、“一边上网娱乐,一边上网赚钱”等宣传十分吸引人。

目前,网络传销发展蔓延快的原因,一是民众趋利心理作祟。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迅速,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加剧,造成不少人心理失衡,浮躁冲动、幻想“一夜暴富”,面对高额利率、投资入股、收益分红、高薪就业等的诱惑,丧失理智,落入“圈套”;二是网络传销传播信息方便快捷且成本低廉。一些网络传销号称“在家就可创业、穿着睡衣就能挣钱”,鼓动性很强;三是职能部门监管不力。由于各部门在监管上还存在很大漏洞,没有统一的协调机构或机制,问题出现后往往没有及时做出反应,致使涉案范围进一步扩大,导致犯罪行为潜伏周期长,波及被害人更多,影响更大,损失更严重。同时,网上传销的“拉人头”骗局更为隐蔽,发展下线的速度更为迅速,受骗人群更为众多,骗人手段更为多样,可谓是“骗钱不见面”。

变种3:“旅游”传销

“只需要交少量会员费,便可以免费高端游”、“加入我们就可以免费畅游世界”、“别人旅游都是花钱,我们旅游可以赚钱”、“旅游加创业”.....目前,直销企业和准直销企业中并没有旅游公司,同时,由于目前"旅游"并不在直销许可的产品范围内,短时间旅游公司都不可能成为合法的直销。

典型案例:“WV梦幻之旅”、“河北领远网络科技”、“红色旅游”

变种4:“国家工程”传销

特点:打着“国家扶持”、“有政府背景”、“文化产业”、“精神文明”、“好项目产业大联盟”、“农业发展平台”等旗号,伪造国家机关文件,虚拟公司企业,打着新产业的幌子虚假宣传。

常常以“连锁销售”、“连锁加盟”、“投资开发”、“资本运作”等手段,或者以考察、旅游、加盟、“发展代理”、“建立工作站”等方式从事传销活动。

典型案例:“1040工程”、“明明商”、“西部大开发”

变种5:“假冒直销企业”传销

典型案例:尚赫、玫琳凯、康婷等发展较好的直销公司被不法分子假冒

变种6:“假慈善”传销

特点:号称自己有官方背景,打着“慈善救助”、“爱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业,筑和谐家园”、“爱心支助贫困学子”等形式,欺骗善良的群众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集善家园网”、“世界和谐基金会”

变种7:“养老”传销

特点:以“消费养老”、投资养老院等为名,大量发展会员,达到融资敛财的目的。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快,在政府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一些打着“养老”幌子的模式,实则为圈钱圈地,甚至是行骗。

典型案例:“上海家帝豪消费养老”、“天权投资管理养老院项目”

以上就是关于“四川男子为救母卧底传销组织 母亲被救后却执迷不悟 ”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帮助。传销虽然给当地带来经济刺激,促进了消费,但其会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引发社会刑事案件上升、家破人亡等社会骚乱。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决抵制传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