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留了她们,却又让她们“重获新生”

拘留了她们,却又让她们“重获新生”

失足妇女大部分都因缺乏一技之长、生活空虚、受金钱诱惑、受人蛊惑等主观原因而走上违法道路。温州市拘留所凭借国家级“巾帼文明岗”的优势,向省妇联争取了“失足女性就业力提升”培训计划(全省唯一一家)。温州市如臻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已经在这里展开相关48课时培训,美甲、店面的简单LOGO设计等等都是她们的学习范围。

拘留了她们,却又让她们“重获新生”
拘留了她们,却又让她们“重获新生”

6月13日下午,温州市拘留所的医务室里,因无证驾驶机动车被拘留7天的杨某正在进行考驾驶证的体检,他将在这里完成 12 课时的交通法规学习,出拘留所后,他马上参加理论考试,然后直接到娄桥驾校上车学习,将很快拿到C1驾驶证。杨某受益的正是温州市拘留所新推出的“拘学同步”机制,这也是全国拘留所的首创机制。

2015-2017年,温州市拘留所收拘无证驾驶人员分别为1087、1128、1162人次,均占这个所当年被拘留人员的24%左右,其中有54人在三年内因无证驾驶被拘留而“二进宫”;2015-2017年,无资质从事明火作业人员分别为82、115、119人次。而相当多的人,认为骑摩托车不是驾驶机动车;另外一些电焊操作者根本不知道电焊工是特殊工种,一定要上岗培训持证上岗,他们认为自己被拘留很冤枉。

这些人拘留时间一般最多15天,怎样用有限的拘留时间,结合被拘留人的违法行为性质,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延伸至执法末端呢?

今年4月,温州市拘留所逐步推出“拘学同步”工作机制,建立了机动车驾驶理论培训基地、焊工职业资格证理论学习培训基地和失足女性就业力提升教育基地。

拘留了她们,却又让她们“重获新生”

5月10日,被拘留人员罗某因无证驾驶被送到温州市拘留所执行行政拘留7天,他参加“拘学同步”的报考机动车驾驶证学习后,5月21日通过了驾考科目一(交规理论)的考试。出所时,他感动地说:“非常感谢拘留所对我的关心,这种培训模式非常好,大大节约了我的时间成本。我算过了,在外面理论学习要花3天,每天上4节课,比较花时间。另外还有自己报名、学车也要排队。现在这问题都解决了。”

这次集中电焊知识培训的有10人,他们都因无证操作被拘留。这天,来自温州开发区“老乡工作室”的民警闫俊营正在为他们上消防安全课,老闫说,在外面电焊工理论培训每人需要150元,实际操作需要850元,现在温州市拘留所和劳动就业部门商定,彻底减免了这1000元的费用。

温州市拘留所主要负责人方兆铭介绍,“拘留同步”得到了温州市公安局监管支队、交警支队、娄桥驾校、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老乡民警工作室、温州市如臻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整个费用很低,学习设备比如投影仪、电脑都是现成的,考驾照前的体检也是用拘留所现成的医务室和医生,当然民警的工作量也是相应增加了许多。

拘留了她们,却又让她们“重获新生”

方兆铭介绍,今年4月份以来,温州市拘留所已经对123名学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其中驾驶科目一70人,电焊理论培训14人,失足女性职业培训39人,取得初步成效。

喜欢看这篇的你可能也喜欢:

拘留了她们,却又让她们“重获新生”

✎文/于朝耘 董海晓 金向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