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盈利 不产业 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初具规模

《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8年)》显示,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环节产业规模2018年将突破5700亿元。其中,从事大数据交易、交换共享等数据流通业务的企业占比为11.3%,市场初步定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出台“数+12”战略,力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衡量一个产业是否成熟,重要标准在于其是否盈利。自2014年首次出现以来,数据交易在我国蓬勃发展。尤其是2015年4月14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贵州省、贵阳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式挂牌运营,成为我国首家大数据交易所,拉开了我国数据交易产业化大幕,并于2017年首次盈利。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18年)》显示,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环节产业规模2017年预计可达4200亿元,2018年将突破5700亿元。其中,从事大数据交易、交换共享等数据流通业务的企业占比为11.3%,市场初步定型。

无盈利 不产业 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初具规模

2015年4月14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正式挂牌运营,拉开我国数据交易产业化大幕。

位居产业链上游,数据交易驱动数据流通融合,助力大数据政用、商用、民用,其重要作用已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誉为大数据产业皇冠上的“明珠”。我国已在2017年12月8日提出,要制定数据资源确权、开放、流通、交易相关制度,完善数据产权保护制度。

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已经明确提出,引导培育大数据交易市场。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进一步予以支持,各地大数据政策也将数据交易纳入其中。2016年获批的八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已在数据交易流通领域展开积极探索。

无盈利 不产业 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初具规模

依托自主开发的数据交易系统,贵阳大数据交易所逐步创立国内首个数据交易体系。

政策利好,我国数据交易趋于活跃,深入释放数据红利。截至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赢得2000多家会员企业认可,可交易的数据产品超4000个,涵盖30多个领域。《2016年中国大数据交易产业白皮书》预计,我国大数据交易市场规模2020年将达到545亿元。

当前,我国加快5G、IPv6商用部署,数据资源正在爆发式增长。IDC早年预测,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数据总量到2020年将超过8000EB。这一预测很可能提前变为现实。大数据因而被誉为21世纪“钻石矿”,潜在价值正在数据交易中释放。

无盈利 不产业 我国大数据交易产业初具规模

在2018数博会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发布“数+12”战略,力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由于我国80%以上数据资源集中在政府,我国政府已将大数据提升为国家战略,力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对此,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动态链入政府公开数据,与众多城市发起“城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联盟”,启动“城市数字引擎”,共同释放政府数据价值,促进大数据“双创”。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数据价值,深入挖掘内部数据,整合外部相关数据,创新大数据应用;参与大数据领域共享经济,开创新的增长点。为了适应新形势,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已发布“数+12”战略,稳步扩大数据交易“朋友圈”,共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