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承上啓下 規劃統籌中德關係未來發展

新華社柏林7月7日電

應德國總理默克爾邀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赴德國主持第五輪中德政府磋商並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這是一次承上啟下、增信釋疑、指明方向的重要訪問,兩國政府將共同規劃和統籌今後四至五年中德關係發展,推動中德關係更上一層樓。

史明德說,近年來,中德關係在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框架內保持了高水平穩定發展勢頭,真正體現了全方位、戰略性特徵。兩國合作既涵蓋經貿、科技、教育等諸多領域,也包括就大國關係、國際秩序、多邊體制等議題進行溝通協調,戰略互信不斷增強。

關於未來如何進一步夯實中德互利合作,史明德認為雙方至少應從三個方面推進。首先,中德要進一步擴大雙向開放。今年年初以來,中國推出放寬金融、新能源汽車、製造業等領域市場準入及外資股比限制等政策,中國會繼續堅定不移地開放市場,也希望德方繼續敞開開放大門。

其次,雙方要加強科技創新合作。當今世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發展未來產業時,沒有國家可以單打獨鬥,獨霸市場。中德利用各自科技優勢、共同開發合作,才可能在今後取得更大成功。

第三,雙方要不斷開拓新的合作領域。在繼續推進汽車製造、機械、化工、電子等傳統領域合作的同時,兩國應積極挖掘智能製造、數字化、人工智能、自動駕駛、車聯網等新興領域合作,打造中德合作新引擎。

談及一些歐盟國家對中國投資的擔憂,他說,德國在中國投資30多年,累計800多億美元,而中國對德投資現仍處於起步階段,從總量上看僅相當於德國在華投資的10%,不足外國在德投資總額的0.3%,就質量而言也無法與德國對華投資同日而語。這說明,中國企業的投資併購不僅沒有對德構成威脅,而且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中方願繼續鼓勵中國企業赴德投資,增進雙向開放和雙向投資。

史明德說,中國加強同中東歐國家的合作完全是基於雙方的比較優勢和市場需求,不存在架空和分裂歐盟的問題。相反,開展“16+1合作”有利於歐洲縮小內部差距,實現均衡發展,為實現歐洲一體化進程提供助力。

他強調,“16+1合作”是開放包容的,也始終在中歐關係和歐盟有關法律法規框架下進行,歐盟代表多次受邀出席“16+1合作”框架下的重要活動。德國和中東歐國家有著密切聯繫,我們將積極推動德方在中東歐地區開展三方合作,把中德經濟互補優勢同中東歐地區的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形成互利多贏的良好局面。

關於中國與德國和歐盟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如何加強互信與合作,史明德說,在日益不確定的世界中,中國和德國,中國和歐洲共同利益增多,中德、中歐加強務實互信合作將成為亂局中的穩定因素和正能量。中德應共同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早日達成,儘快開啟中歐自貿區談判。

史明德最後表示,德國和中國作為世界上的主要經濟體,應展現擔當、旗幟鮮明地支持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共同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和多邊貿易體系。他期待本輪政府磋商能就此對外釋放強大信號,使全球治理合作成為中德關係乃至中歐關係新的強勁增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