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新時代的中德關係」:雙邊關係必須放在多邊關係中考慮

會議|“新時代的中德關係”:雙邊關係必須放在多邊關係中考慮

9月23日,由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留德語國家分會、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德國研究》雜誌編輯部、同濟大學中德校園、同濟大學中德學院共同協辦的第六屆中德論壇——“新時代的中德關係”國際會議在同濟大學召開。

同濟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工程院院士、上海歐美同學會留德語國家分會會長吳志強教授致辭。吳志強表示,中德兩國均身處新時代的前沿,雙方的合作對於新挑戰、新問題的應對具有積極的全球意義。中德論壇是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和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聯合打造的一個高端學術平臺,從2013年開始到今天,我們始終針對中國和德國當下以及未來長遠的發展展開高端討論和論壇對話。我們已經不再是從德國、中國單邊或只是中德雙邊的視野來看待中德關係,而是站在全球視野下來觀察中德未來的發展,為此,我們邀請了中國、德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的專家學者,每次會議都有非常精彩的觀點,對於兩國政治界、經濟界、文化界、科技界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今天我們探索新時代的中德關係,它不僅僅包括我們中國的新時代,也包括整個世界的新時代。這幾年來,我們感到整個世界從理念到政治、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在一個新時代的前沿。在此背景下,中德合作就變得特別有全球的意義。

德國波恩大學副校長施坦方·科內曼教授在致辭中對同濟大學全方位對德交流所取得的成果給予肯定,期待德國波恩大學與同濟大學升級兩校之間已有的“中德論壇”等合作機制,共同攜手為推動中德關係不斷向前發展貢獻積極力量。

來自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浙江大學、德國波恩大學、德國漢堡赫爾穆特-施密特大學、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和上海市歐美同學會等高校和機構的共70餘名專家學者前來參會。論壇圍繞“德國默克爾4.0政府的對華政策”“中德關係當前熱點議題”“中德人文交流”和“中德關係與中歐關係”等四個議題展開。

  • 德國默克爾4.0政府的對華政策

論壇第一單元的主題為“德國默克爾4.0政府的對華政策”,由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教授主持。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崔洪建作主題為“德國對華關係的三重身份”的報告,介紹了德國作為歐洲主導者、歐盟政治經濟穩定與團結的維護者、西方價值觀的捍衛者,在處理對華外交過程中的角色權衡。他強調,中德雙方都應當賦予其雙邊關係更多的特殊性,共同致力於推動兩國雙邊關係向前發展。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教授在“默克爾對華政策的新選擇及其侷限性”報告中表示,德國對華政策需要處理國家自主性與超國家機構之間的矛盾,如何在不損害歐盟及美國利益的前提下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德國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中德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胡春春副教授在報告中對“默克爾新政府是否有以及是否需要中國戰略”這一問題進行解答。他強調,“戰略”這一概念在中、德、美等國的語境之下具有不同的意義。他表示,西方的戰略思想是一種規範性的理想模型,而中國的戰略思想是時勢型。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特聘教授芮悟峰在“新時代的中德關係:機遇與挑戰”報告中,探討現階段德國政府對華外交面臨的諸多挑戰,尤其是德國對於中國這一日益強大的競爭對手對其企業進行“大舉收購”的深度憂慮。

德國漢堡赫爾穆特-施密特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米歇爾·施塔克教授對本單元的報告進行了點評。他認為,在中德外交關係的問題上,中德關係走向並不是由德國外交部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德國各界在國際舞臺的大量經驗,在國際經驗的基礎上建立了這樣的中德之間合作關係框架。我們兩國雙邊關係必須放在多邊關係中來考慮,我們必須關注整個國際秩序結構的變化,這是我們講雙邊關係之前需要考量的。

  • 中德關係當前熱點議題

會議的第二單元圍繞“中德關係中的熱點議題”展開,芮悟峰主持本單元討論。

德國波恩大學政治學系蒂爾曼·邁爾教授認為,德國乃至歐洲各界應當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尤其應從經濟方面入手謀求共同發展。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院長、移民研究所所長宋全成教授在“中德兩國在難民問題上合作的可能性”的報告中,介紹了德國和歐盟在難民問題上面臨的挑戰以及德國化解難民危機的經驗。他強調,中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過程中同樣會面臨難民問題,因此,中德、中歐雙方在這一領域具有合作的潛能。

米歇爾·施塔克探討了中德安全合作的前景:中德在地區爭端與安全政策方面擁有諸多共同利益,雙方在安全領域的交流、對話與合作有助於兩國共同應對一系列挑戰。

德國漢堡赫爾穆特-施密特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員丹·克勞塞圍繞“聯合國維和體系下的中德合作”這一主題,表示中德兩國在理念和價值觀方面有著諸多相同點,雙方在聯合國維和體系下的積極協作將有助於維和目標的實現。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朱宇方博士在“中國在德投資情況及德方反應”的報告中提到,“德國製造”的品牌吸引力、歐元-人民幣的匯率變動、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和投資業發展日益成熟等因素是中國在德直接投資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朱宇方表示,針對中國直接投資在利益、經濟秩序、政治和價值觀等層面的潛在影響,德國政界和經濟界基於各自立場做出了不同的研判,雙方由此產生態度差異,而未來中德在企業併購領域的摩擦可能將成為一個新的常態。

德國波恩大學歐洲一體化研究中心主任盧德格·庫恩哈特教授對本單元報告進行了評論。他表示,最近這幾年中,中德兩國在認知方面其實有很多區別,不同國家的觀念有不同的表達方式,這些影響了雙方之間的信任建立,也引起了很多矛盾。我們需要思想上的交流來滿足政治方面的需求和雙邊關係的促進。經濟方面,我們歐洲對“一帶一路”的想法也能夠促進今後兩國關係的發展。此外,我們希望在軍事、民事以及經濟方面的合作達到一個平衡。而且,經濟上的互補合作與競爭,也涉及到規則和調控的問題。雙方如何參與國際性合作,這方面我們需要有創新性的方案。

  • 中德人文交流

會議第三單元的主題為“中德人文交流”,由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主任董琦研究員主持。董琦對中德人文交流的機制建設和實踐動態做了簡要介紹,並期待各位專家的交流與探討能為今後的中德人文交流注入新理念、指明新路徑。

施坦方·科內曼做“大學視角下的中國作為夥伴國”的報告,對中德高等教育合作動態以及“精英倡議計劃”“雙一流建設”等教育發展戰略進行了對比。他表示,眾多德國高校已經將中國視為其戰略發展規劃中的重要夥伴,波恩大學對華合作也取得一系列成果。但同時中德高校合作還存在高層決策的不透明、合作落實不到位、學科覆蓋不均衡等問題。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黃穎在報告中從政治、文化、社會、經濟等不同側面分析了中國形象在德國的演變及其原因。

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亨德里克·沃內索爾格在“歌德與孔子:德中關係中的軟實力”的報告中,對軟實力的構成、形成及其具體影響做了闡釋,重點介紹了近年中國在德留學生規模的擴大、孔子學院的迅速發展對於中國在德軟實力的提升所發揮的積極作用。

同濟大學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司馬濤從“如何促進中德相互認知”這一問題出發,結合學科、教育、媒體等不同方面探討雙方認知差異的成因,強調對於對象國的考察應當古今結合,尤其要關注歷史對於現代的持續影響。

胡春春對本單元報告進行了評論。中國知識很重要,漢學很重要,目前漢學在德國的發展還有很多侷限性,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加強和改善,同時也需要我們逐步改善德國的中國形象。文化是我們促進雙方交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目前,我們雙方文化學院已經有合作的平臺,雙方的合作有著非常良好的基礎。通過高校之間的合作和新的戰略伙伴關係的建立,相信我們一定在軟實力方面會有進一步的提升。

  • 中德關係與中歐關係

本次會議的第四單元以“中德關係與中歐關係”為主題,由米歇爾·施塔克主持。

德國希爾德斯海姆基金會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德國波恩大學歐洲一體化研究中心永久研究員米歇爾·蓋勒做“危機10年(2008-2018)背景下的歐盟團結與未來”報告,對歐盟的凝聚力構成進行了深入剖析。他認為,歐盟應對未來各項發展任務的關鍵要素是提升成員國間彼此信任度、獨立承擔責任以及成員間的互相團結。

盧德格·庫恩哈特做“德國在歐盟內的當前與原則性挑戰”的報告。他表示,歐元區改革、西巴爾幹半島問題以及難民危機構成了歐盟未來階段發展過程中的三大挑戰。

鄭春榮在“德國在中歐關係中的角色”的報告中,對中德關係與中歐關係如何能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進行了分析。他認為,德國應從相互尊重、追求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等理念出發,在中歐關係中發揮正能量,真正起到引領中歐關係發展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查建國 仝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