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一轮复习已经开始!这“10大弊病”和“8大雷区”吃大亏

2019高考一轮复习已经开始!这“10大弊病”和“8大雷区”吃大亏

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吧~

2019复习的十大弊病

弊病一:喜欢钻研偏难题型

表现:许多同学认为攻坚阶段就必须要有大量的偏题、怪题、难题才能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才能拿下高考中的压轴题。

解药:《考试说明》明确提出,不考偏难、怪题,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一个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弊病二:题目做得越多越好

表现:许多同学漫无目的的做题,做得都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

解药:《考试说明》中明确提出,注重基础,考查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最有效的。要多做一些基础题,还要注意一些规范的表述。

2019高考一轮复习已经开始!这“10大弊病”和“8大雷区”吃大亏

弊病三:

不注意知识系统化

表现: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复习效率低下的最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化就难有头绪,各知识之间就彼此孤立,各部分内容复习到什么火候,哪些地方过关了,那些地方自己没有学好,心中无数。

解药:第一轮复习以后,应在各知识点梳理的基础上,找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归纳,不仅可以梳理这一部分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今后那些有难度的题提供一些可行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弊病四:不注重抓住学科体系重点

表现:有些同学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学得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

解药:当基础知识和方法复习一轮以后,我们应该抓住重点来学。这里的重点是一方面抓住重点学科学习,差的学科上升空间大,应予以重视,促进学科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要理清学科内的终点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力争触类旁通,形成能力。各个知识的板块内容,要能够在知识梳理过程中有所掌握,高质量的训练好一些相关的题目,不贪多、只求精。

弊病五: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表现:有些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谓不努力,但是成绩还是上不去,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解药:首先要明确看书和做题的三个境界:

看书

第一境界“记”,记住那些概念、定理、公式,明白有关知识的意义。

第二境界“联”,就是将现在所学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系统。

第三境界“用”,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点应用到解题中去,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

解题

第一境界“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

第二境界“思”;就是解题以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第三境界“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如果提升到这种境界,看书时候多想应用,设想应用这些知识时的情形,做好配套练习,做题时候多想书本和知识联系,这样的效果一定会更好。

弊病六:不善于总结归纳

表现:这种症状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题海战术导致的结果,拼命做题,认为做多了、接触面就广了,题型练得多了,方法就多了,居然还有一些高三老师也一直这样认为。其实题海茫茫能做得完吗?

解药:复习中,我们应该总结和归纳一些知识系统,也要归纳和总结存在的问题,形成错题档案,还要归纳解题方法,如归纳某些问题的重要解题思路,并总结哪些方法能解决哪些问题,还有归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知识学透,把方法用活。

弊病七:学习计划不合理

表现:有些同学糊里糊涂的过日子,摸摸这个,碰碰那个,或者完全从兴趣出发,或者干脆把学习任务堆积起来,一直拖到不得不完成为止,这时候新任务就来了,导致自己无所适从。

解药:复习计划可以分为三种,其一是阶段性计划,即对一个时间段内学习的大体安排。其二是短期计划,常常为天计划,可以具体设计自己的时间安排,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制定好以后严格执行。并使自己过得充实起来。第三是整体的计划,包括成绩的分数,名次等,这样使自己永远会有目标。

弊病八:根据个人喜好下功夫

表现:许多学生学科发展不平衡,只对某个学科感兴趣,或者只对某个老师所教的课感兴趣。对自己不喜欢的科目,或者对自己不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漫不关心,导致成绩无法提高、学科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解药:要想提高总分,应在弱势学科和自己不太感兴趣的学科上多下功夫。

弊病九:旧错屡犯,成绩难以提升

表现:有些同学没有从错题中总结经验的习惯,所以没有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一味的认为自己没有记住。

解药:在纠错过程中,既要总结错误原因,更要分析其原因,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怎样改变条件和问题,使错误的答案变成正确的答案。同时,要抓住典型对正确解题进行分析,对答案进行检验。事实证明,练习是实践,分析是升华,只做不分析,练习往往走过场。要分析解题的根据是什么,还有没有别的解法等。

弊病十:患得患失,考前心态失衡

表现:大考当前,有的学生因为过度紧张导致状态不佳,甚至病倒。

解药:考前要防止两个极端的做法:一是过度放松,破坏了长期形成的生物钟,会适得其反。二是挑灯夜战、加班加点导致过度劳累。

2019高考一轮复习已经开始!这“10大弊病”和“8大雷区”吃大亏

一轮复习的“八大雷区”

小编要和同学们说的这8个雷区,一轮复习时一定不要踩,以免事倍功半。

一、对时间认知误区

一轮复习时间长,但容不得半点浪费!

从一轮复习开始一直到“高三一模”,部分学生认为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段。所以往往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即开始第一个月还抓得比较紧,但一个月后就开始松懈,认为来日方长,何必抓得这样紧,所以在时间把握上就比较随意,甚至可能浪费了不少宝贵的时间。

事实上,第一阶段的复习任务确实是耗时最长的,其主要任务是为高考各个学科全面夯实基础,而打基础又往往是要花最多时间的。但随着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后面的时间就非常紧迫了。所以,第一阶段要强化时间意识,而且要有足够的耐性。否则,到后面就无法补救了。

二、埋头做题,缺少分析

动手做题,动脑思考,题海不白下!

题海战术是大家最容易落入的“陷阱”!很多同学认为成绩提高不了,是因为题目做得不够多!

但是做题不分析不思考,同样的题目错多遍又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呢,想要学会知识,必须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思考”,做题只是为了提高做题的熟练度和综合应用。所以,盲目做题没有针对性和全面性。一定数量的题目是需要做的,但做题的同时也要思考出题者的意图。

由于篇幅有限,就先和大家分享这么多,后续我还会继续分享,高考中高一知识点就占60%,希望大家不要为此忽略,要注重高一知识的学习。

如果你感到学习吃力,跟不上老师节奏,小编推荐使用《疯狂600提分笔记》里面有高中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以及错题分析,还有9大科目知识考点。小编以过来人身份告诉,高一高二的你,现在努力还来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