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精神长相”取人是对的

人之长相,分体貌和心灵。五官之美如花开艳阳,直接;

而精神之美似暗香浮动,需依托,靠修养方能呈现。

颜值可以美容,但掩盖不了本色;心有境界行则正,腹有诗书气自华。

为什么以“精神长相”取人是对的

到了一定年纪,你的形象里就带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历过的事,哭过的泪和洒下的汗。

一个人若是热情洋溢,总是面带微笑,到老了,脸上的纹路也都是慈眉善目的。如果一个人长期不笑,面目表情僵化,越老显得越可怕,越没有亲和力。

这就是所谓的“相由心生”。到了40岁,你就必须具备与你的年龄、身份、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言谈举止和精神面貌。

为什么以“精神长相”取人是对的

一个人的脸就是一张履历表。”你内在的素质、内在的修养决定了你外在的形象和风貌,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你前半生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学到的知识懂得的经历,无形中都在改变你后半生的长相。

好看,不止是肤浅的漂亮,更是举止端庄,待人谦卑、谈吐优雅…… 所有的惊艳,都来自长久的准备。

为什么以“精神长相”取人是对的

曾子曾说: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六祖坛经》上说:一切福田,都离不开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开花结果。

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善良给了别人,终会从别人那收获善意。

无论你对谁好,从长远来看,都是对自己好。 一直善良下去,只问自心,不问得失,一路芬芳已在你的身后跟随。

为什么以“精神长相”取人是对的

一个人未经世故,容易在逆境中沉沦,也容易苛以待人,而饱经世故而不世故的人,见过生活凌厉,依然内心向暖。

周国平在《灵魂只能独行》里说: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

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为什么以“精神长相”取人是对的

奥黛丽·赫本被誉为女神,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很多,并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记住。

也不是因为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但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精神长相”这个词

一个人真正的资本,不是美貌,也不是金钱,更不是学问,而是不会随着岁月变迁而消失的“精神长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