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笔记:浏河绿道的好与“不好”

太仓笔记:浏河绿道的好与“不好”

梁东方

即使对于生活在太仓的人来说,即使对于生活在这样没有雾霾、绿化非常好、空气中总是有一股甜蜜的味道的地方的人来说,也依旧是要找好地方去走一走。太仓的好地方在哪里,很多人说是河边。太仓有太多的河,每一条河的河边都很美,不过这时候人们却是特指的浏河。

浏河几乎是太仓和上海嘉定之间的界河,尽管互相之间有所参差,但是基本以河为界。太仓在河的北岸,河的北岸有茂盛的树木植被和良好的沿河绿道,与浏河河水相伴相随。

从一个北方干旱地区来的人的视角里看上去,这条有着真实的流水的河流,这条不必事先打好水泥底儿以防渗漏的河流,真让人怎么看也看不够。彼岸高挺的水杉(此岸其实也有)像是整齐的旗帜一样,让平卧的河水有了立体的参照。河流笔直,水杉也一样笔直。这两种笔直都是有生命的,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内在节律和缤纷细节,它们都是活生生的生命存在。

太仓笔记:浏河绿道的好与“不好”

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我的故乡,所有的河流都已经干涸;城市旁边偶有作为景观的“河”,也都是先抹好了水泥底儿防渗层,又建了橡胶坝,不仅不能让其流动,更兼还要不断向其中补水,以对抗强烈的蒸发和渗漏。它们实际上都是水池,河流形状的水池。

而眼前的浏河,和南方的大多数河流一样,在自然地流淌。河中不断有驳船载着堆积如山的砂石经过,往来穿梭,于繁忙之中透出一种浓郁的时光感来。在这样的地方,不论是健走还是慢跑,不论是推着婴儿车遛娃还是三五好友漫行,于间发出“逝者如斯夫”的感叹来,实在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之事。

而能让人有这样哲学感的审美叹息的地方,就一定是江河湖海山川丘陵之类地理感强烈的所在。浏河河边的这种人化自然的美妙,不实地走一走、望一望,便很难真切。而一旦走了一走、望了一望,便会心生顾念,忍不住就还会再来,再来不了便会念念不忘,常在于怀。毕竟,我们在生活中,能厕身这样的美景中的时刻,不多矣。

太仓笔记:浏河绿道的好与“不好”

走在这样的地方,或者步行或者骑车或者坐定了遥望,沐浴在身后高拔的水杉和香气馥郁的樟树影子里,花花草草之间的惬意与悠然,的的确确是要比城市里的车水马龙状态,比郊野中没有人行路径的河边野处要宜人得多。

关键是太仓本身人口不是很多,河边来散步的休闲的人也不多;没有广州塔下珠江两岸的热闹,也没有外滩的拥挤。浏河有自己的安静平和的特质,它像是一条运河一样笔直,好像完全等宽等深,自浩瀚的太湖而来,早已见过大世面;而长江就在前面,大海也已经不远,再不用急急地前行,只是舒缓地悠然地走着自己生命途中一段有始有终的路。

走在与这样的河水相伴随的浏河绿道上,你的心绪怎么能不也跟着舒缓悠然起来呢!

说了浏河绿道这么多的好,那么它的“不好”到底是什么?

现在的浏河绿道只是作为城市公园的一部分,东西沿着河道的延伸长度还是有限,没有向东一直到浏河汇入广阔的长江的河口,没有向西一直回到烟波浩渺的太湖,没有形成可以向着无限远的地理纵深去想象的宏大格局。这条绿道上没有远途的骑行者,没有追踪远方的风的可能路径。

以太仓全国县域经济名列前茅的地位来说,以浏河沿途的昆山乃至苏州的雄厚财力来说,修建这样一条比肩欧美国家的绿道工程,相信资金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大约缺的就只是规划和协调以及实施了。如果能联合浏河对面的嘉定,一起将河的南岸也修建起这样一条可供步行和骑车的绿道,那就更其完美了。

所以,这样的“不好”,实际上我们对好上加好的要求,是提升在这个地方生活着的人们的幸福指数的一个更进一步的要求。当然,当它修成的时候,我这样的外来者也一定会再来,骑车环太湖,然后顺着浏河来到太仓直达长江和大海。那将是一种怎样让人意气风发的好环境,是怎样一种令人有无穷想象的途程!

太仓笔记:浏河绿道的好与“不好”

很多时候,所谓美好生活不是抽象的物质富裕之类的词句,就是这样具体到了每个人的,对于自己喜欢的生活场景的向往。我曾经骑车沿着莱茵河和易北河从源头走到大海,但愿有一天还能在自己的国家里,也这样沿着浏河骑行,从太湖走到太仓,走到浏家港。太仓浏河岸边的盛景,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给我的向往提供了最真切的实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