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藥神」不如相信科學 新醫改第十年永遠在路上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熱映,無數議題被討論。新時代,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在“緩解‘看病難’‘看病貴’難題,提升百姓健康獲得感”方面2018年5月30日上午9點,九價HPV疫苗在博鰲超級醫院和睦家醫療中心進行第一針接種,來自北京的史女士接種了九價HPV疫苗,這也是在我國內地接種的第一針九價宮頸癌疫苗。

2018年6月13日,上海,VR認知症體驗設備、全球頂尖擬態服、智能壓力監測坐墊……一款款科技感十足的養老產品,吸引著大家的目光。當天上午,第十三屆中國國際養老、輔具及康復醫療博覽會將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

2018年1月8日,武漢協和醫院專家戴MR眼鏡實時“指揮”3700公里外手術。 一位59歲的新疆女患者在當地醫院接受骨折手術,為她“操刀”的醫生,分別身處新疆、武漢、美國三個地方。這看似科幻小說的場景,卻因“混合現實”技術成為現實,專家認為將遠程醫生“帶進”本地手術室能推進遠程醫療、調節資源,今後有望推廣到臨床。


2017年5月17日,甘肅蘭州,解放軍蘭州總醫院,“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是當今國際最先進的第三代內窺鏡手術器械控制系統,是世界上僅有的、可以用於人體手術的人工智能輔助的腔鏡手術系統。權威統計顯示,自2016年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先後在甘肅省人民醫院和解放軍蘭州總醫院裝機運行以來,已開展手術近400臺。

2017年10月28日,由南京揚子集團投資建設的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展示中心在南京江北新區產業技術研創園正式開館。該中心總投資60億元,存儲中心一期工程於今年9月底完成,存儲容量達52PB,江蘇省8000萬人的個人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以及全省174家三級醫院影像資料等健康醫療大數據近期將統一存儲在該中心。

2017年12月15日,遼寧瀋陽,在瀋陽第四人民醫院,中藥飲片智能顆粒機吸引眾多市民的注意。一牆的白色塑料罐,每個罐子底部都貼著條碼,罐中裝的是神威藥業提純的中藥配方顆粒。根據處方,藥品指示燈自動亮起,藥劑師根據指示燈抽取藥罐進行操作。中藥像速溶咖啡一樣泡著喝那樣簡單。服用方便是因為中藥變成了顆粒。


2017年12月5日,湖北武漢,一個白白胖胖的機器人伴隨著輕快活潑的“小星星”來回在武漢協和醫院外科手術室的走廊上。這個通體雪白被醫生護士們戲稱為“大白”的機器人,它是智能醫用物流機器人系統,也是武漢協和醫院對於做好醫療物資的管理,在降低醫院運營成本的同時保障患者權益全國首推的創新舉措。

2018年6月11日,河南鄭州,日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人工智能機器人“嵩嶽”醫生亮相河南省立眼科醫院,成為眼科醫生的“得力助手”,它具有人工智能診斷和人機交流、信息收集、遠程診斷、打印報告等多項功能,提高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和篩查水平,能及時發現“病灶”解決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