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雌激素

一、藥理作用與臨床評價

(一)作用特點

雌二醇——生物活性最強。雌三醇最弱。

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

(1)促進和維持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徵(促使乳腺腺泡發育,乳房增大,乳汁生成)。

(2)卵巢:

刺激卵泡發育;

雌激素血液濃度的高低通過反饋的方式——促進或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釋放——間接影響卵巢功能。

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3)輸卵管:加速卵子在輸卵管的運行速度。

(4)子宮:促進子宮內膜和平滑肌的代謝。

(5)陰道:促進陰道上皮基底層細胞增生、分化、成熟及角化。

(6)骨骼:促進骨質緻密,但能使骨骺提早閉合和骨化而影響骨的長度增加——TANG青春期前過量雌激素攝入,影響身高。

(7)心血管:降低血管通透性,降低血膽固醇——(TANG女性高血脂、冠心病發病率低,女人就是命好)。

(8)皮膚(滋潤皮膚、亮麗頭髮)。

當雌激素水平降低後,會形成更年期綜合徵。同時心腦血管病和骨質疏鬆症發病率顯著增高,甚至出現阿爾茨海默病。

剛停經並且馬上開始使用雌激素——緩解更年期症狀,維持骨密度,降低患糖尿病、心肌梗死的風險。

(二)典型不良反應

1、子宮內膜過度增生;長期大劑量使用雌激素——輕微增加子宮內膜癌和乳腺癌發生的可能性——預防:與孕激素聯合。

2、高鈣血癥、水鈉瀦留、體重增加、三酰甘油升高、糖耐量下降;

3、血栓性靜脈炎和(或)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風險增加;

4、絕經後陰道炎,局部使用雌激素——白帶增多,下腹脹或陰道灼熱。

(三)禁忌證

1、妊娠、哺乳期;乳腺癌、子宮內膜癌;陰道不規則出血者。

2、肝、腎功能不全。

3、血栓性靜脈炎;血栓栓塞性疾病。

4、膽囊炎(雌激素能使膽汁淤積,病情加重)。

5、充血性心力衰竭、肝腎疾病所致的水瀦留者。

(四)藥物相互作用

1、肝藥酶誘導劑——卡馬西平、苯巴比妥、苯妥英鈉、撲米酮、利福平——加快雌二醇、己烯雌酚的代謝——減低雌激素活性。

2、己烯雌酚與抗凝血藥、抗高血壓藥合用可降低後者的作用。

二、用藥監護

(1)雌激素治療可能誘發陰道不規則出血。

(2)己烯雌酚----導致子代女性在青少年期就發生“少女陰道癌”,因此妊娠期婦女禁用。

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3)儘量採用有益的聯合用藥

① 雌激素與維生素D和鈣劑並用,可減少尼爾雌醇的用量;

② 雌激素與雄激素聯合用藥——緩解乳房腫脹疼痛、性慾減退和抑鬱症狀。

三、主要藥品

1、雌二醇——

① 卵巢功能不全或激素不足引起——功能性子宮出血、原發性閉經、絕經期綜合徵;

② 前列腺癌。

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2、戊酸雌二醇——

① 絕經後更年期症狀、卵巢切除後的雌激素缺乏引起的症狀。

② 與孕激素類藥物合用——避孕藥。

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3、炔雌醇——閉經、月經過少、功能性子宮出血、絕經期綜合徵,子宮發育不全,前列腺癌等。

避孕藥。

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4、雌三醇——絕經後婦女因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泌尿生殖道萎縮和萎縮性陰道炎。

醫生推薦:雌激素(常見避孕藥總結)

5、尼爾雌醇——絕經期或更年期綜合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