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总不免感叹“做好人难”,然而我们往往会发现,对某些人来说,“不做好人”会难上加难,他们会一边抱怨做好人,又一边不得不做别人眼中的好人。好人往往有两个自体表象,一是“我是个卑微、不受欢迎的人”;二是“我是个善良和有道德的人”。好人往往有两个客体表象,一是“人性险恶”,二是“众生皆苦”。然后,他们会用自体表象和客体表象和人打交道。
好人的自我形象往往是卑微和不受欢迎的,他们通常感到生活空虚而无意义,长期陷入缺憾、渴求、徒劳、绝望的感觉。他们的自尊在长期的消极体验(内心空虚或暗自神伤)中消磨殆尽,自然对他人的敬仰油然而生,总是抬举别人、自惭形秽。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向来不够合群,渴望交往却总是事与愿违。他们会不计代价地保持情感关系,始终有种声音在心中回荡:“我很空虚,我很饥渴,关心我吧!”为了维持人际关系,他们只能讨好他人、委曲求全,压抑个人合理需求,久而久之竟给别人以没有需求的印象。有人形容好人的内外世界:“人际关系一片和谐,内心世界一片落寞。”有些好人也会痛苦地抱怨老板、亲戚、朋友或同伴,可也只是抱怨而已,难以用行为改善处境。好人他们意识层面会感到伤感,潜意识层面有着强烈的罪恶感。他们有时会易激惹、愤怒和怨恨自己。
好人往往有非常强烈的道德感,通常会刻骨铭心地记得自己的每项过失,不断追忆曾经的瑕疵。然而,他们对他人的过失通常持谅解、敏感和同情的态度,以获得道德愉快的体验。所谓道德愉快,是指利他行为通常会给别人造成有益的效果,行为者会获得快乐体验,道德愉快给人以平安和欣慰之感,使人心甘情愿地造福于他人。只要一个人的道德愉快超过他的痛苦体验,他就是一个精神相对健康的人。然而,我们中有很多好人似乎试图用道德性自虐(有目的忍受痛苦)试图获得道德愉快的同时以受苦换得依恋关系,他们吃尽苦头或受人侵害,却矢口否认自己有任何不适或不满,并且会为对方开脱。他们以承受苦难为荣,又蔑视无法像他们一样忍辱负重的人,故而常常给人留下高高在上蔑视众生的印象。
有些好人会认为“人性险恶”,对威胁具有期待性恐惧,经常会感到自尊、安全和健康面临危机,为避免不和谐局面出现,他们通常会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从人格特质来说,很多心理咨询师属于抑郁型人格者,抑郁型人格和好人特质有诸多重叠处。心理咨询师在体验和反思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获得一种众生皆苦的道德情操,并会投射到来访者身上,与之形成共鸣,以达到共情理解的效果。当然,他们有时会因拯救情结所累所困。然而,共情这个心理咨询的利器,对边缘型人格组织者和反社会人格个体经常会失去作用。边缘型组织者原始防御(否认、分裂、投射认同等)过于强烈,往往需要设立严格的咨询边界和使用面质,这和好人特质的属性是相反的。面对边缘人格组织者的攻击,咨询师通常会习惯于理解接纳,回避面质对抗,因为在心理咨询师的潜意识里:“为难一个困境中向你求助的人总归于心不忍”。反社会人格者的内心世界则是恶意操纵他人的意图,持有弱肉强食的固有观念,咨询师的共情通常会被反社会人格者视为软弱或无能。故而对心理咨询师而言,成为一个清醒和强硬的好人真是个不小的挑战。
在早期家庭的教养中,好人通常会遇到未经处理的丧失;养育者比较挑剔或常常引人内疚;儿童常常感到应为父母负责(角色反转)。有些好人在早年经历中他们曾因承受磨难而受过嘉奖。经常有这样的案例,出生在困苦家庭中的女童,碰上一个抑郁或失能的母亲,父亲对女童对母亲的照顾大加赞赏,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扭曲错失快乐童年时光的实质,孩子长大后往往会认为吃苦和自我牺牲是一种很光荣的事情,并以此为路径试图成为他人眼中的好人。
(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机构观点)
参考文献
1.《神经症》 许又新/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13年11月二版五刷
2.《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美)南希·麦克威廉斯/著 鲁小华、郑诚等/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年1月 初版三刷
——————————————
心之爱 |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联系授权
閱讀更多 心之愛心理諮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