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狼圖騰》:農業的偉大戰略地位

讀《槍炮、病菌與鋼鐵》之二

反《狼圖騰》:農業的偉大戰略地位

在《狼圖騰》這本書裡,草原上的人對田野裡的人是不太看得上的。

似乎草原上的人是狼性,是勇敢的代名詞;而耕田的農民是羊性,是懦弱的代名詞。

真得是這樣嗎?

看到這一條,只是看到了歷史中的一個片段。

這位作者,既沒有從中國歷史縱深上看,更沒有從人類歷史的縱深上看。

而《槍炮、病菌與鋼鐵》,就從人類發展史的角度,說明了農業的偉大之處。

糧食生產是槍炮、病菌和鋼鐵發展的一個先決條件。

反《狼圖騰》:農業的偉大戰略地位


不同大陸的地理差異,導致族群是否或何時變成農民和牧人,進而導致了他們以後截然不同的命運。

不同部族在史前的不同時期學會了糧食生產。有些部族,如澳大利亞土著,卻從來沒有學會糧食生產。

在那些學會糧食生產的部族中,有些(例如古代的中國人)是靠自己獨立發展糧食生產的,而另一些(包括古代埃及人)則是從鄰近部族學會糧食生產的。

反《狼圖騰》:農業的偉大戰略地位


有什麼不同呢?

第一,我們直接就能看到:能夠獲得更多卡路里,擁有更多人口。

第二,馴養多樣化的牲畜,並形成循環。

牲畜在4個不同的方面養活了更多的人:提供肉類、奶脂、肥料以及拉犁。

而人類各種各樣疾病就是在馴養動植物種時產生的,動植物樣式越多,意味著更能抵禦病毒和細菌。

第三,產生定居生活,並形成循環。

固定居所由於縮短了生育間隔期,而促使人口變得更稠密起來。一般來說,農業部族的生育間隔期是狩獵採集部族的一半。

第四,定居生活可以把多餘的糧食貯藏起來,用以養活專門人材:國王和官員。

反《狼圖騰》:農業的偉大戰略地位


當然還有軍隊。

還有神職人員。

技術工人。

文明產生了。

戰爭也得以持久。

這就是不列顛帝國最終打敗新西蘭武裝精良的本土毛利人的決定性因素。

再比如,馬鞍和馬鐙發明後,馬使來自亞洲大草原的匈奴人和一波波其他民族對羅馬帝國和後繼國家造成威脅,最後蒙古人於公元13世紀和14世紀征服亞洲和俄羅斯的許多地方。

反《狼圖騰》:農業的偉大戰略地位


還比如,從馴養的動物那裡獲得的病菌,在歐洲人對美洲、澳大利亞、南非和太平洋諸島的土著的征服中起了決定性作用。

作者總結說,動植物的馴化意味著人類的糧食越來越多,因而也就意味著人口越來越稠密。因此而帶來的糧食剩餘,成了定居的、行政上集中統一的、社會等級分明的、經濟上覆雜的、技術上富有革新精神的社會的發展的先決條件。

反《狼圖騰》:農業的偉大戰略地位


能否利用馴化的動植物,最終說明了為什麼帝國、知書識字和鋼鐵武器在歐亞大陸最早發展起來,而在其他大陸發展較晚,或根本沒有發展起來。

《狼圖騰》只說明草原民族在對農耕民族時武力上的優勢,可是這段歷史,最終還是農耕民族書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