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文苑」儿时的记忆

「稷山文苑」儿时的记忆/刘红娟

儿时的记忆

稷山 刘红娟

老父古稀今已满

双鬓染霜素寡言

当年撑起家中天

如今年迈已残年

殚精竭虑为儿女

吃苦受累无怨言

寒暑易节苍桑变

父爱无疆恩如山

看着父亲渐渐变老,我心疼久久难以平静。

我出生在吕梁山下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常听父辈们说:父亲是个智慧聪颖的人,曾经是县红旗中学的优秀学生,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学习成绩更是优秀,全校名列前茅。只因家里兄弟姐妹多而爷爷又体弱多病,父亲毕业后,就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回村承担起一家之长的责任。

文人墨客笔下的父亲是诗,是韵,是海。而我的父亲是 铁骨铮铮的庄稼汉子 ,那个年代的人,只能靠种地生活,然而只靠种地怎能使一家老小填饱肚子呢?为了不让家人饿着,父亲常常上山砍柴然后再拉到县城去卖钱。艰辛的生活磨砺使父亲更加成熟,懂得了人情事故。

小时候我们每天都唱着歌谣: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拖拉机嘎嘎嘎,没有文化不算话。我是穷人家的孩子。那时我就想好好学习,长大一定成为有文化的人,住高楼大厦,过城里人的生活。好想去县城看看,再吃上一个香脆的火烧。现在想起当年的火烧还是回味无穷,金黄的外表,一层层的油酥饼,真香,美美的呀!

有一天,父亲早早的就把柴装好,在车上还特意弄了个小坑窝,让我坐上柴车和他一起去县城。我开心的小脸笑成一朵花啦。

那时候人们走的都是窄小土路,路面坑坑洼洼的很难走,上坡,过水渠都很费力气的,看着父亲吃力地拉车,我要下来帮忙推,父亲不让。我恨自己不能快点长大,就可以替他拉车了,就这样一路难行,一路艰辛,快到中午时才到县城,父亲把车拉到集市人多的地方,摆好柴,父亲吆喝着,干柴,上等的好干合木柴。集市上人来人往,有的问价,有的讨价还价。我傻傻的呆在一边看这繁华的闹市。看着父亲忙着卖柴,收钱。因为我家这干合木柴易燃,别人就都来买。看着父亲口干舌燥滴,我不由得心酸难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后半响,我们的干合木柴全部卖完了。我看着父亲数着钱露出甜甜的笑,有一毛的,五毛的,一块的,父亲开心地说,今天卖得不少,五块八毛,给你和弟弟买衣服好吃的去。我们就去集市上转,给我买了几尺花布做衣服,然后又给我们买了饼干,糖块,我高兴得一走一跳的,东西买好后,父亲说走吃饭去,这时我真感觉肚子饿的咕咕叫了,父亲说,去吃你爱吃的火烧,再喝一碗羊汤。我说,嗯嗯,和父亲走进馆子里,父亲就说,老板拿三个火烧,两碗羊汤,随着老板一声回应好咧,稍等马上就来,我心里算着,一个火烧五分钱,三个是一毛五,一碗羊汤三毛,两碗六毛,一共七毛五。火烧羊汤端来了。我和父亲美美的吃了一顿,吃完父亲把我掉在桌上的火烧渣渣都捡起吃了,说不能浪费粮食,我看着父亲眼圈都红了。当我们吃完天就快黑了。

父亲说吃饱了,喝好了上车回家,父亲拉着我往回走,父亲一边拉车一边唱着歌曲,时不时和路人打着招呼。我坐在车上想入非非,至今还历历在目。

父亲是一本厚厚的书,当一页一页读完,我可敬可亲的父亲已经渐渐地老了,父爱无言,父爱如山呀!

想起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虽然那时家里穷,偶尔才能吃一次好的,穿不上华丽的衣服,但是那种浓浓的甜蜜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父亲一闲下来就教我写字,教我唱歌。记得最深的一次是写数字8,我简直是笨到家了,就是不会写,不管老师怎么教,我总是把8写的站不起来,好像8是懒虫老想睡觉似的,气的我回家哭的不吃饭,不写作业。父亲从地里回来见我不吃饭问明原因,耐心的父亲不顾干活累和饿就在院子里的大桐树下教我,他先在地上画了两个圆圈紧挨着垒在一起,我先也是画两个圆圈,画着画着就在圆圈上画出8码了,我高兴的跳起来了,我会写8码了。父亲也开心的笑了。

父亲是伞,为儿女遮风挡雨,父亲是水,为儿女灌溉着甘甜乳汁。看着一天天变老的父母,我温含着些许的心酸,不管怎样都应及时让父母颐养天年。

那年月,家里说拿不出钱真拿不出,有一天弟弟突然生病,高烧不退,母亲用尽所有办法都不行,找村里保健站打针,几天过去了不见好转。还说弟弟得了怪病,没办法治疗。父亲不服气,应是要带弟弟去县城大医院看,然后骑着家里的破自行车带着母亲和弟弟走了,我看着他们的背影,有说不出难过。当时父亲身上只有借来的二十元钱,可是入院就要三十多元呀!怎么办?看没钱,不看弟弟的小命就难保了,父亲怎么忍心看着娃就这样不治呢?父亲只好求医生先给弟弟输液,治病,还把所有的钱都给了医生,吩咐母亲管好娃就出去了。到下午有人送来了钱给母亲,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送钱的人才说父亲给县城一家盖房子打地基的人家拉送大石头块了,那些年人们盖房子打地基不像现在用水泥浇灌,而是拉好多大石块来打地基。父亲和人家说好先给些钱给娃看病。

父亲常在县城与人做些小买卖熟人多,好办事,打听到一家人需要石头打地基,就和人家谈好价钱,但是那家人说必需要马上送货。就这样父亲叫人送钱给在医院的母亲,而他先把给自家准备好打地基的石头给人家送去,就是这还远远不够,然后父亲又去地里,山涧边找能用的,一连好多天,父亲都为找石头没白天黑夜的忙,有时急的连饭也顾不上吃,人都瘦了一圈,这石头要一块一块的找然后再装上平车,又自己一车一车的拉着送到县城。想当时不知道父亲怎么把那么多的石头一块块找下又装上平车再送到县城。二十多里坑坑洼洼的窄土路又是人力拉着送。想想不由的我泪流满面,可怜的父亲呀,受苦受累的夫辈们。而母亲也在医院细心照顾弟弟,可爱的小弟恢复后又活蹦乱跳的了。弟弟出院后,父亲给我们买了火烧,饼干还有麻花,我和弟弟围着这么多好吃的高兴的说,咱家要过年吗?父亲说,只要你们好好的不生病咱就天天过年。

这是多么珍贵的画面,又是多么动人的情景呀!此时此刻,我热泪盈眶,百感交集。经过父母的辛勤劳作和艰苦奋斗后,苦日子总算过去了。我们家过得一日比一日强,一年比一年好,苦尽甘来,如今一家人早就在县城住上了高楼大厦。可是可敬可爱的母亲已丢下我们离去,只剩下孤苦的父亲。

远远的看见小区门口一群人围着爱说笑的父亲给他们讲故事。看着谈笑风生的父亲,我,默默的笑了,也欣慰的哭了。

全家顶梁无怨言

苦累人生担在肩

岁月无情白发染

霜刀风剑皱纹添

年复一年拼命干

撑起家中这片天

父为儿女爱如山

及时行孝莫迟缓

「稷山文苑」儿时的记忆/刘红娟

「稷山文苑」儿时的记忆/刘红娟

刘红娟,网名幽岚,运城市稷山县人,从小喜爱诗词,今生与文字有缘,心中充满诗意,生活处处有诗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