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程學院「探尋非遺,傳承文化」實踐團開展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南昌工程学院“探寻非遗,传承文化”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為了深入挖掘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民族傳統文化,引領教育廣大青年學生勇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以弘揚文化助力精準扶貧,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南昌工程學院“探尋非遺,傳承文化”三下鄉實踐團隊踏上了前往贛州市南康區赤土畲族鄉的文化之旅。

南昌工程学院“探寻非遗,传承文化”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本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主要從三個方面開展,一是參觀調研畲族民族特色的文化。在當地基層幹部們的帶領下,實踐團同學們參觀了赤土畲族鄉的花園村,走訪了和暢亭、吊腳樓、石碑、風雨橋、惠風亭等傳統畲族民族建築;來到帶有畲族特色的南康區赤土畲族鄉中心幼兒園,參觀了畲族小朋友們民族特色手工藝品,瞭解了畲族特色的學習內容,讓實踐團成員對於畲族的文化內涵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也堅定了同學們保護少數民族文化的決心。二是參與了畲族竹竿舞等一系列民俗活動。實踐團在當地民俗老師的指導下,一覽了畲族傳統服飾,學會了畲族民歌,並向民俗老師學習了畲族竹竿舞,一起探討竹竿舞蘊含的鮮明的文化特徵和豐富的社會價值,並在在畲族鄉政府舉行了南昌工程學院“探尋非遺,傳承文化”實踐團文藝匯演,展示同學們幾日以來實踐調研的成果,邀請了當地基層幹部以及村民共計60餘人,匯演共有舞蹈,長笛演奏,雙截棍表演,畲族民歌大合唱以及竹竿舞等多種形式,得到了觀眾們的廣泛肯定。

三是深入瞭解當地扶貧工作的進展。實踐團來到了赤土畲族鄉杏花村,通過走訪駐點扶貧幹部,瞭解到從2015年開始杏花村通過當地特色大棚農業,光伏發電,家畜養殖以及政府幫扶等方式已經脫貧124戶,今年僅剩16戶未脫貧,隨後在書記的帶領下,同學們又拜訪了畲族村民,深入瞭解脫貧狀況以及畲族傳統民風民俗。

南昌工程学院“探寻非遗,传承文化”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此次三下鄉活動通過一系列的生態調研、走訪調查、文化交流等活動,挖掘赤土畲族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全方位、多方面地發掘其文化內核,積累大量的第一手調研資料,並且利用專業優勢進行當地民俗文化調研,發揚和推廣畲族文化,為傳統文化的挖掘和保護做出了貢獻。

(南昌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 供稿)

更多相關新聞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江西共青團(gqtjxsw)”和微博“江西共青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