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宏觀:個稅大修點評」個稅改革助推擴大內需

6月19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這是個稅法自1980年出臺以來第七次大修。此次改革的重點包括了: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勞動性所得首次實行綜合徵稅;個稅起徵點由每月3500元提高至每月5000元(每年6萬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等。

個稅本身具有調降空間

個人所得稅是目前我國僅次於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第三大稅種,中國上一次調整個稅起徵點是7年以前,從上一次修法至今,除了2012年個稅累計同比增速為負值外,其餘年份均為兩位數增長,且大幅高於GDP增速。另外,個人所得稅在稅收收入中的比重2016年已經達到8%,創出1999年來的歷史新高。從絕對規模和結構來看,個稅本身都具有調降空間,尤其在中國經濟轉型發展需要啟動內需的關鍵時期,個稅在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方面更具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中銀宏觀:個稅大修點評」個稅改革助推擴大內需

「中銀宏觀:個稅大修點評」個稅改革助推擴大內需

綜合徵稅邁出第一步

採用綜合所得基本減除費用標準,並首次增設專項附加扣除的方式,這標誌著我國建立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改革邁出實質性的一步。綜合徵稅是將所有收入統籌在一起適用具體稅率,能達到調節收入差距和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而現行的分類徵收是將不同收入分開、分別適用不同稅率,這當中可能導致因收入結構不同帶來的實際稅負差異,從而部分抵消個稅再分配的作用。因此,與國際接軌,首次採用綜合徵稅這種世界上通行的個人所得稅徵稅模式,能夠更好地體現稅收公平,體現個稅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

專項扣除切中民眾負擔痛點

此次稅改中,首次提及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繼續教育支出、大病醫療支出、住房貸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專項附加扣除,而教育、醫療、住房正是目前中國居民支出中最為剛性的部分。中國居民儲蓄長期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就是由於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社會保障較弱,居民以此三項為主要目的進行預防性儲蓄的習慣。此次稅改將三項民生最大負擔列入抵扣環節,雖然預計在操作上會設置抵扣上限,但在實際增加收入的效果上導向意義明確,能夠切實增加居民實際可支配收入,一定程度促進內需擴大。另外,抵扣環節的設置為以後政策可擴展性建立了合法的“口子”,例如二孩、緊缺人才個稅優惠等導向性政策均可以通過立法在此框架中得以實現。

個稅改革大力助推擴大內需系統性改革

財政部表示,將以現行3%至45%的7級超額累進稅率為基礎,將按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調整為按年計算,並優化調整部分稅率的級距。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3%稅率的級距擴大一倍,現行稅率為10%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3%;大幅擴大10%稅率的級距,現行稅率為20%的所得,以及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10%;現行稅率為25%的部分所得的稅率降為20%;相應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這三檔較高稅率的級距保持不變。本次改動,雖然級距數保持不變,但具體級距的稅率皆有降低。對於中低收入群體而言,降低稅負的力度會更加明顯。

中國曾經多次實施過擴大內需戰略,包括家電下鄉、新能源補貼等政策,但並沒有形成一個理想中與中國龐大人口相對應的消費市場,其中關鍵就是由於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抑制了潛在消費空間增長最大的中低收入群體的需求。此次個稅改革優化調整稅率結構,擴大較低檔稅率級距,惠及數量龐大的中低收入群體,為擴大內需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勢頭。中國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而中美貿易戰的外部壓力也給了中國推動全面內部改革的契機,結合普降消費品關稅、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等多年呼籲的政策正式落地,預計減稅降費、放松管制、對內開放等一系列措施也將會有重大進展。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在雄安新區、海南、粵港澳、自貿區等區域的開放政策或將因此而得到重大突破。

---------------------------------

本文為中銀國際證券宏觀固收研究系列報告,作者華夏、朱啟兵。中銀國際證券宏觀固收研究團隊致力於以翔實的數據、縝密的邏輯為基礎,發現價值,匹配收益與風險,願我們的研究服務能為您的投資成功盡一份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