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教育招股书的秘密:仅靠200多名老师年收入过亿

一条财经/丁锦

银杏教育赴港IPO,招股书披露“带病”的教育,生师比严重不达标,面临黄牌警告?全职教师数量官网与招股书数据严重不符,到底信谁?高校扩招遗留下来的“教师少、学生多”局面,何时才能解决?

6月19日,专注提供酒店管理高等教育服务的中国银杏教育集团在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目前,在港交所提交招股书的教育集团共8家。

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1-3月,银杏教育收入分别为1.21亿元、1.34亿元、1.39亿元、3113万元。其中,净利润分别为3684万元、3989万元、4120万元、671万元。净利率分别为30.5%、29.8%、29.6%、21.6%。

银杏教育招股书的秘密:仅靠200多名老师年收入过亿

银杏学院的收入主要来自学费和住宿费。2015年、2016年、2017年及2018年一季度,学费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5%、79.4%、82.8%、86.1%。住宿费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6.5%、6.6%、7.4%。

此次银杏教育上市,拟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建设南溪新校区、招募教师及员工和业务运营。

全职教师人数招股书是官网公布人数的一半

资料显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由成都银杏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额出资,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是四川省首批由教育部审核确认的独立学院之一。

根据合作协议,银杏资产管理负责银杏学院的资金及资产贡献以及日常运营,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有权获得每学年学费总额的20%作为联合办学支援费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于2015年通过的一项书面决议案及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与银杏资产管理于2017年12月31日订立的一份补充协议,联合办学支援费用自2012-2013学年起由学费总额的20%调整至7%

银杏学院侧重于为中国酒店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自2002年起开始提供酒店管理高等教育服务。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是中国最早期的以酒店管理为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银杏学院的官网中“学校简介”显示,学院现有全职教师307人,兼职教师134人,引进了大批相关行业与专业的领军人物、具有海外学术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士,还拥有一批“双师双能型”优秀教师,为学院应用型人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银杏教育招股书的秘密:仅靠200多名老师年收入过亿

但在招股书表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我们有154名全职教师及134名兼职教师”。

这两处数据中,兼职教师的人数完全一致,为何全职教师的数量相差近半?

银杏教育招股书的秘密:仅靠200多名老师年收入过亿

调查发现,在招股书中,有这样一处数据与官网的全职教师人数正好相符。

招股书“雇员”一项中,银杏教育列出了全职教师、教学支援员工、管理层及其他行政人员的数量及占总数的百分比。在下面的“附注”一项,表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在490名雇员当中,307人持有教育证书。”

至此,真相大白。银杏教育在官网中的307名全职教师,是将“持有教育证书=全职教师”。

一位教育从业者表示,由于统计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统计上报的教师是指在册教师及入校后进入教师职称系列的人员,而其中有部分人已不在教师岗位工作,还有部分人已流失到其他单位,但档案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导致在岗教师与在册教师人数相差较大。

生师比43:1严重不达标,教育质量堪忧

生师比,是指学校专任教师数与折合在校学生数的比例,是本科教学评估中用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

招股书显示,于2014-2015、2015-2016、2016-2017及2017-2018学年,银杏学院的学生总数分别为8831、8751、9327、9553名。其中,有154名全职教师及134名兼职教师。

其中,生师比=折合在校生数/教师总数,而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数+聘请校外教师数*0.5

由此计算得出,银杏学院的教师总数为221名。生师比为43:1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生师比合格条件和限制招生条件。

银杏教育招股书的秘密:仅靠200多名老师年收入过亿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生师比指标高于22:1,表示该项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凡有一项指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学校,即被确定为限制招生(黄牌)学校。银杏教育的生师比与合格标准相差甚远,是限制招生指标的近两倍。

生师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高校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的办学质量。严重失衡的师生比状态下,势必影响到高等教育质量。

目前生师比不合格问题在国内高校普遍存在。例如,正在港交所排队的华立大学,生师比为29:1,也已超限制招生指标。

作为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生师比差距过大,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大诟病。而这离不开高校扩招的大背景。

1999年起,为了解决经济和就业问题,中国高校开始扩招,直到2012年,持续了13年的扩招才以高等教育质量下滑为代价,被教育主管部门叫停。其留下的“教师少、学生多”的局面,至今还在缓慢改善中。

2018年3月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8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根据《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将依托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参考毕业率、就业率、师生比等指标,认定基本条件、基本管理、基本质量不达标的专业,并予以公布。严格实行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引导学校对不达标专业及时调减或停止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